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教育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8933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语文教学新课改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创新教育。在一些中学,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关键词:浅谈 语文 教学 培养 创新 教育
  
  在教学内容上,创新教育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它能够弥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以及该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新课改形式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从中有了点滴体会,愿请教于同仁。
  一、紧扣教材,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创新人格,使学生有创新的基础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注重培养其创新人格。尤其在中学阶段,培养创新人格比训练创造技能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知道,初中生还不具备直接创造的能力,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继承前人成果,在继承学习中培养创造力和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格,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进取心、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品格。一句话,即培养学生日后成为创造型人才所必备的博大的人文精神。中学语文课本中能培养学生上述品格的篇目很多,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渗透这些品格的教育,如《散步》中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使命感、责任感。
  二、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新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
  三、鼓励创新,允许有错,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敢于创新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与教材与教师与权威的不同见解。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为了鼓励创新,让学生敢于创新,允许学生出现学习上的错误。在教学《范进中举》时,在理出文章结构后,我提问为什么中举前后范进出现这么大的变化?有一位学生回答:范进喜极而疯。这一看法不无道理,但更准确的应该是明写范进中举后高兴而疯,暗写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进而揭示封建制度的罪恶。从而达到作者“揭露弊端,讥讽现实”的写作意图。当时我没有直接否定他的回答,而是和其他同学一起分析文章,让他在分析中认识错误。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后仍敢于发表见解。
  四、采取现代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乐于创新
  教学方法要因教材、因学生、因时间、因地点而灵活多变。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练习法,或点拨法,或读书笔记法,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如幻灯、录像、多媒体等。学习《变色龙》时让学生听录音,感受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体会讽喻的艺术效果。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截取《水浒传》中的故事片断,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一节课完成教学重点,而且学生耳听刘欢演唱的《好汉歌》,眼见鲁达等人的画面介绍,头脑中想象双方的矛盾冲突,兴趣盎然、思维灵活,不断创新。
  五、作文教学中训练创新思想、方式灵活,使学生善于创新
  一方面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两个方面的创新思维训练。
  吉尔福特说:“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的最明显标志。”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而变通是关键。只有一条思路,只会从一个方面看问题,其结果只能是流而不畅,独而不特。培养发散思维要抓住变通性这个关键,着重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换向。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经常进行“一题多做”的多角度思维训练,达到“一树梅花万首诗”的效果。逆向思维即“唱反调”,是从反面、对立面对一些常理进行审视,从而得出新的结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过分夸大了环境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则正是在看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变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后提出的一种新的观点。
   另一方面,写作文的方式要多样、作文的形式要创新。
   首次,作文要常写,要打破每学期8篇的限制。每周写两至三篇在周记本上,每两周给四页作文纸,按正规的格式抄写好;练习本上的简单改,稿纸上的细致些。稍好的就张贴在教室后的学习园地上;再好的就装入信封寄出去;差的多鼓劲,能完成写作量也很不错。
  其次,进行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练笔。如学《故乡》可让学生写《闰土小传》或写《闰土变化调查报告》,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進行了多体裁的练笔。
  再者,试用“各自写——集体改——各自改”的作文课堂模式。写一篇新作文时先让学生课下写,课上找一生读自己写的作文,大家从各方面帮助他一起修改,教师趁机讲授写作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每个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针对性强,积极性高,思维活跃,效果良好。
  最后,积极鼓励学生在作文形式上大胆创新。作文形式的解放与内容的解放同步进行,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写作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让学生想创新、敢于创新,从而学会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造就一代创新人才。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艾灵颗粒治疗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HIV/AIDS 21例予艾灵颗粒冲剂,每日2次,每次2袋开水冲服。如治疗期间出现
目的观察胰抗消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胰抗消胶囊口服
针对当前能源紧缺以及有机废水治理和回收再利用的需求,采用驯化的河底污泥发酵模拟有机废水,研究了不同有机废水制取氢气和去除有机物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糖源质
研究了长春市土壤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强度(氨化作用强度、固氮作用强度,纤维素分解强度和土壤基础呼吸)与重金属(Pb、Cd、Cu、Zn和Ni)化学形态的关系。通过科学采样和实验室测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