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失败实验的价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ne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验失败是常有现象。在很多时候,实验的失败往往得不到应有重视,甚至当我们面对实验失败的时候会加以“掩饰”。其实,失败的实验也是一种难得的资源,从失败实验中可以挖掘出很多闪光点。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失败实验 价值
  一次听新教师上“互感和自感”这堂课,在进行书上演示实验“断电自感”时,教师对全班学生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然而实验没有成功,全班哄堂大笑。于是教师在慌乱中又进行了第二次实验,但是仍然没有成功,于是他选择了一种最糟糕的方式——现场告诉学生实验的结果。这一方式使得实验现象的分析显得苍白无力。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在上课时遭遇实验失败的情景,并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已成为物理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因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验不能成功进行。这时教师该怎么办呢?其实失败的实验也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资源,而且这种资源若能加以科学开发与利用,则往往其效果与成功的实验相同,甚至是成功的实验所达不到的。那么,我们究竟可以从失败的实验中挖掘出哪些价值呢?
  一、用失败实验激发学生探究激情,提高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由教师操作并以“非常完美的成功”结束,学生常常只是个观众,在旁边看看热闹。而一旦教师演示实验失败,学生可以说是“炸开了锅”。此时如果能让学生参与探讨甚至替代教师进行实验,则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能完成“连老师也失败的实验”可是不简单的。
  案例1:一堂“电容器、电容”公开课上,在进行电容器火花放电实验时,教师在进行了正常操作之后,却得不到火花放电的现象。此时,学生一阵骚动,听课老师都为此捏了把汗。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容易成功的实验,对于本堂课的教学也非常关键。如果此时授课教师重新进行实验,则要做成功并不困难,但他展现了非常高的教学智慧。他将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的热情顿时极其高涨。开始从各个角度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有的学生认为电容器可能漏电了,有的学生认为可能充的电量不够多,有的学生认为可能是电容器坏了,还有学生认为可能空气太潮湿……学生不仅开始使用刚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而且开始翻看后面的知识,尝试从还没有学到的内容中寻找答案。教师将重新实验的机会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上台演示给其他学生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取得了成功。
  二、面对实验失败要实事求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是严谨的,任何疏忽大意都会造成失误。在研究科学的道路上,这种失误往往随处可见,而坚持不懈地探究真相,追求真理,才是正确的科学态度。
  案例2:我在做“决定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这一实验时,当增大两板间距,发现静电计指针偏转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变大。面对失败的现实,我坦诚地向学生解释此实验必须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问题就出在这里。尽管实验前准备很充分,金属板都烘烤过,经自己反复预演实验都是成功的。但上课时为节省时间没有烘烤,结果实验失败了。我如实地向学生说明自己粗心不慎造成实验失败的后果,教育学生要吸取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当场重新烘烤仪器,再演示该实验,实验效果显著。通过这一次实验的失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实验必须“实事求是、严谨细致”。
  三、在失败实验中发现、解决问题,提升探究能力
  爱因斯坦说:“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失败实验的再探究活动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发挥潜能、克服困难、艰辛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失败实验无疑给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探究机会。
  案例3:在学习“惯性现象”时,教师让学生动手实验,将钢笔放在小纸条上,迅速拉出小纸条,观察看到的现象并解释。为了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教师要求学生将钢笔和小纸条放在桌子边缘。实验时,部分学生不敢用力迅速拉出小纸条,结果轻轻拉动小纸条时,钢笔随纸条移动掉到地下,实验失败。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找出没有“迅速”拉是失败的原因。学生通过分析发现了问题,原来慢慢拉时,摩擦力持续作用在钢笔上,使钢笔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迅速拉动时,摩擦力作用时间短,钢笔来不及改变运动状态,就保持了原来的状态不变,这就是惯性。
  四、人为巧设实验障碍,达到预设目标
  为了实现我们所期望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人为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经历实验失败的过程。
  1.在失败实验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培养科学精神。
  虽然教师也常常会举一些科学家艰辛研究的例子,但在那一个个看似简单而又完美的实验面前显得无比苍白。其实,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经历与物理学家相似的失败实验过程,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案例4:奥斯特实验对于电磁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不妨让学生经历一下奥斯特失败的过程。教师可以将导线和小磁针摆成通电后小磁针不会转动的方向,还可以增大小磁针转动的阻力、减小电流等,通过人为设置实验成功的障碍,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懂得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过程是迂回曲折的过程,领悟那看似简单的实验中包含的伟大思想。
  2.在失败实验中体会实验的细节,领悟实验的真谛。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在学生实验前反复对该实验的步骤、原理和注意事项进行强调,尤其注意事项更是说了又说,就怕学生犯这些错误。其实我们不妨也尝试着让学生通过实践去发现,在失败中感悟这些细节,效果会比我们反复说几遍更好。
  案例5:在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中,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橡皮筋要同一规格,要拉长到同一长度,要平衡摩擦力,橡皮筋要平行于木板”等细节。过程中会经历一些失败,但这种体会一定比教师讲很多遍深刻得多。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各种体验,不管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是可贵的。失败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它为学生提供了探究活动的素材,探究失败原因过程中的收获远比轻易赢得的成功要多得多。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其他文献
摘 要: 《弟子规》是清代学者李毓秀撰辑的著名儿童启蒙读物。它以学规、学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和品德修养方面的指导,曾被誉为“开蒙养正之最上乘”的读物,对后世产生了普遍而深远的影响,特别其中养成教育思想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弟子规 文明礼让 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良好性格养成的起点,0~6岁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婴幼儿对最初行为印象最深刻,反复几次以后便形成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稳
摘 要: 如今,人们日渐意识到传统教育之外进行系统的素质教育、情商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每一个生命个体需要学会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学会自律、责任、合作、解决问题等与生命有关的人性化的东西。通过游戏活动的体验性教学,让学生自己探索内心真正的声音,发现广阔的人生视角,学会处理情绪,学会探究内在渴望,学会生活、学会成长。  关键词: 情商教育 体验学习 内在渴望 中学教育  本校有良好的科研氛围
2015年我市教育教学上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学讲活动,各中小学都在实施。我校当然也不例外,各教研组组织老师认真学习之后,在自己的班里划分小组,每节课都在摸索用“学讲模式”完成。可是我发现一个月下来,学生的知识学习只浮于表面,我在教学上也有点无所适从。到底是我的“学讲”没有做到位,还是学生不适合这一方法呢?  在探究原因之前,我有必要介绍学生。我校这几年生源不断减少,我所教的这个班只有二十多人。在这些学
足球运动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影响范围最大的项目之一,受到高校广大师生的喜爱。因此,普通高校开设足球选项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期待的项目。但是,近年来随着各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足球选项课教学面临许多的新问题,这些问题要求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不断反思、改革、发展与创新,而要实现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的不断进步,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现在的
摘 要: 班主任要让学生感受到“爱”,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依赖,跟学生沟通谈话交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在“六心”上做好文章。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谈话 六心  一、爱心:“没有爱,没有教育”。  与学生交心谈话是一种典型的爱的教育的形式。爱学优生,班主任会自然而然地做到,但是爱后进生,也许就有些困难。困难,也是要做的事,这就必须有强烈的职业道德观:为人师表,爱学生像爱自己的孩子
摘 要: 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高校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高校辅导员成为学生工作管理中的重要角色。作者通过对高校辅导员的身份进行定位,对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为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工作管理中应用心理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心理特点 心理健康 危机干预  根据目前高校教育的现状,教育部进行统计,截止2014年7月9日起,中国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542所,其中包
摘 要: 《战国策》共33篇497章,它主要记载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思想、言行,塑造了一个生动活跃、五光十色的士人群体。司马迁首先为战国士人立传,《史记》中纵横家的传记篇幅之长超过了除孔子外的其余诸子传记之和;西汉末年刘向搜集、整理战国士人资料,成书《战国策》,自己认为是“纵横家之说”,褒扬战国士人为“高才秀士”;宋代曾巩则斥责该书为“邪说”,认为战国“游士”其言其行“为世之大祸明矣”,主张“放而绝
新世纪课程改革的“灵魂”是什么?能否用这样一句话概括:让教学回归教育──从“文本教学”回归“人本教育”。因此,新课程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是理念的转变,角色的转变,因为新课程实施的是“人的建设”。所以,新课程呼唤教师打开学生的心门,走进学生的心灵,必须有两串钥匙:一串钥匙挂着“尊重”、“保护”、“关爱”,一串钥匙挂着“唤醒”、“激励”、“发展”。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
摘 要: 古诗词中意象是物象的一种,不是普通的、客观的物象,而是浸透了诗人思想情感、生命体验、认识阅历的特殊物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可以说,意象是古诗词的细胞,在古诗词学习中具有核心意义,特别小语文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更期待古诗教学能从机械、琐碎的经院式讲解中挣脱出来,导向对古诗意象、内涵的丰满解读。这种解读依存于人的记忆表象和知识结构。结合近几年古诗词情境教学中的自我实践与
摘 要:错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教学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误应进行换位思考,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捕捉、反思、利用学生错误中所蕴含的合理的资源,将学生的学习错误当做契机,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让错误转变宝贵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 课例研究 出错资源 学习习惯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教育领域中的不断深入,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