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樊增祥年谱》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erna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樊谱》既充分展现了樊氏个体的生命状态,令其形象丰满、个性鲜明,同时又给《樊谱》注入了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扩展了此谱的信息容量,同时,《樊谱》作者在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上花了很大的功夫,其书征引的材料十分广泛、丰富。这些是本书的显者特点。
  关键词:樊增祥 年谱
  程翔章、程祖灏先生合著的书稿《樊增祥年谱》(以下简称《樊谱》),经过专家的层层严格评审,获批列入2017年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新近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作者继2015出版的《湖北近代作家研究》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研究湖北近代作家的力作,可喜可賀!
  对于《樊谱》的谱主樊增祥,今天的一般人可能感到陌生,于其生平、事功不得其详。其实,樊氏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颇大的重要人物。对这样一位在昔日声名甚著,而在今天却少人关注的历史人物,《樊谱》的作者怀着极大的热情,以年谱的形式展开深入研究,无疑具有学术价值和意义,可以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
  《樊谱》的作者在《后记》中说:“樊增祥生活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我们希望通过对樊增祥的研究,让读者明确地看到或感受到:这里彰显的不仅是樊增祥个人的精神风貌,更为重要的是彰显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这可谓是作者撰作《樊谱》的一种期待和目标。今观此谱,作者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目标。这得益于作者能将谱主置于深广的历史背景和多变的时代风云之中予以观照、描写和解读。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该谱在“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五十五岁”条目下,有这样一些记述文字:“三月十三日(4月12日),朝廷以山东部分义和团主力转入直隶境内,会威胁到朝廷安全,命直隶总督裕禄认真查禁。……五月十四日(6月10日),英德俄法美日意奥等八国组成二千多人的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向北京进发,抵杨村。……五月二十五日(6月21日),太后下旨,与各国宣战。……七月初五日(7月30日),八国联军成立天津临时政府。七月初九、十日(8月4-5日),沙俄军队先后占领哈尔滨、瑷珲、营口,八国联军占领北仓。……七月中旬,樊增祥达到西安后,遂将途中所作结为《投殳集》,自言:‘既而都下奇变,构衅西邻……乃献书府主,潜备西巡,愿效前驱。脱身虎口,径宣府,历大同,入雁门,涉代郡,崎岖两月,复归于秦。身非杜陵,沉吟天宝,才惭陆九,遭遇兴元。命其所作曰《执殳集》。’……七月二十日(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内,大肆掳掠。……樊增祥的挚友王懿荣为免遭外敌侮辱,与其妻同时投井而死。在庚子国变中,被世人奉为‘伶界大王’的‘小叫天’谭鑫培,曾一度下落不明,京中名流文士连篇累牍地作诗怀念。爱好戏剧的樊增祥也写有《都下伶人小叫天或言兵解或言在汴感赋一首》。……十月下旬,易顺鼎抵达西安,与樊增祥、左绍佐等好友相聚。挚友相逢分外高兴,经常宴集唱和。增祥写有《与石甫笏卿论诗六叠前韵》、《七叠韵赠石甫》、《八叠韵酬石甫见赠》、《九叠韵和石甫感事》、《十叠韵赠某提督》……《上府主》等诗作。”由此可见,《樊谱》虽然是以记述樊增祥的生平事迹为主,且以记述樊增祥的诗歌创作情况为多,但没有止步于个体化的叙事,而将笔触延伸到了更广阔的时空境域,描写了樊氏所处的动荡时势,并述及樊氏相交之人的遭际,相关之事的大要……这样,既充分展现了樊氏个体的生命状态,令其形象丰满、个性鲜明,同时又给《樊谱》注入了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扩展了此谱的信息容量,诚能“彰显中国近代的历史进程”。
  如所周知,一部年谱要想全面、立体地展现谱主的真实面貌,需有大量可靠的资料提供支持。《樊谱》作者在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上花了很大的功夫,其书征引的材料十分广泛、丰富。其材料除了主要来源于相关史书(如《清史稿》等)、传记(如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以及樊增祥的诗文集(如《樊山集》、《樊山续集》、《樊山集外》等)之外,还取自他人所撰的回忆录、日记、诗文集等。例如,《樊谱》P.42:“刘成禺在《左宗棠与樊云门》)中说:‘增祹学问切实,高于樊山。张之洞督学湖北,刻《江汉炳灵集》,载增祹文多篇。樊山得庶吉士后,增祹不久病死,士林惜之。’(《世载堂杂忆》第45页)”P.84:“闰五月初四日,在李慈铭等师友的一再关心、敦促下,樊增祥娶京兆人祝氏为继室……李慈铭在同日的日记中亦记有其事:‘为云门议婚祝氏,今日迎娶,往贺。……云门新夫人来见,娟洁如玉茗楼诗格,足称佳偶矣。’(见李慈铭《越缦堂日记》)”P.191:“易顺鼎在东归途中曾作《蓝田县道中寄樊山按察》诗寄赠(见易顺鼎《东归集》)。”如此繁富翔实的资料,增加了《樊谱》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总之,《樊谱》的特点还有不少,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当然,《樊谱》也有其不足:那就是它对谱主后期、尤其是晚年的文学创作的挖掘、整理不够。这自然也是瑕不掩瑜的。我们热切地期待着程翔章先生研究湖北近代作家新的力作的出版!
  (曹海东,著名学者,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一块路碑 又一块路碑  就像不远处的雪山、冰崖  莊严地站立  一块路碑 又一块路碑  迎着扑面而来的暴风雪  坚定地站立  这岂止是一块块路碑  也是一群顶天立地的汉子  一支进军拉萨的军旅  那碑上的一个个数字  不仅记载着筑路人的心愿  也记下青藏高原前进的步履
真是惊鸿一瞥  你以素净与典雅的美  惊喜我迷离的眼睛  带走我目光的  還有你手中转动的经轮  从你清澈的大眼睛里  我闻到了一股信仰的味道  和勃勃青春的气息  真想阳光在这一刻凝住  将青春、信仰和我融在一起  走在大昭寺外的藏家少女  这一刻在八廓街的叫卖声中  你走向何处
青稞酒  一粒一粒的青稞  一滴一滴的水  沉浸在新婚蜜月里  爱情在发酵  幸福一杯就醉  一杯接着一杯  阿妈的皱纹开始舒展  阿爸的话儿飞了起来  姑娘唱起了歌  小伙跳起了舞  丰收的酒,祝福的酒  孤独的酒,欢乐的酒  我一次次喝醉  在梦里回到  那青稞和思念疯长的地方  风干肉  一头牦牛从远古走来  从冰雪中走来  从寒风中走来  此刻,面对一堆风干肉  我不知道它是谁  每年霜降
风沙趁火打劫  在荒凉、贫瘠的大漠头上  鬼哭狼嚎  从不曾更改的初心  有着三步一拜的虔誠  深一脚,梁也承托  浅一脚,地也平稳  牛粪垒积着  生活的厚度和高度  地平线上  阳光把老阿妈的背影  剪辑成一帧照片  ——青稞田的守望者   责任编辑:子嫣
一位“老拉萨”凝望着拉萨河水在一年的不同季节、一天的不同时间中变幻无穷的色彩,他常自问自答:“拉萨河水究竟是什么颜色?”“哦,美丽、温暖如有颜色,那就是拉萨河的颜色。”是的,我也有同感。  那是1956年初春的一天,我第一次见到拉萨河,至今59载过去了,那次见面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当时,我们十多名从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调往西藏工作的干部,由北京乘火车到青海省会西宁,由西宁再乘敞篷卡车沿着青藏公路
内容摘要:医学院的教室服务于学校师生们的身心。教室的构造犹如人体解剖。教室与教师同音,其意义也相近,“孝”与“文”组成的“教”字寓意深远。教室的阶梯折射出学生与教师晋级的十级台阶。教室的人文品质正是教师以及在校同学未来成就的真正品质与内涵。  关键词:教师  医学院校人文文化遗产  1.教育与教室  世界各地。无论城镇乡村与都市,总有教室。无论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与研究院.院内总会有教室,学校
内容摘要: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基础课、主干课,是一门典型的“厚积”才能“薄发”的学科。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古文功底薄、阅读兴趣低、学习效率低等问题,古代文学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弱的课程,在古文教学中,教师教学难、学生学习难成为一大难题。本文立足于当前教改热潮,意在初探中文专业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重点阐述如何运用情感教学法解决古代文学的教学难题。  关键词: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教学 情感教学法 
黑色的打底是我用身体量过来的,  白色的云彩是我用手指数过来的。  陡峭的山崖我像爬梯子一样攀上,  平坦的草原我像读经书一样掀过。  ……  我缺少那些磕长头的朝圣者三步一叩、五体投地的虔敬,甚至一路上都在抱怨山高路远。平均一天十二个小时以上的车程,从拉萨到昌都,走了七天。没有走过西藏的人,你如何知道天地之高远?她有多么美,就有多么忧伤;有多少洁净,就有多少孤独;有多少冰肌雪骨,就有多少苦寒荒凉
虽然早已对蒙着神秘面纱的雪域高原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向往,但怎么也没有想到她竟然会是那样的婀娜多姿。机翼下高耸的山峦就像披着洁白哈达的藏族少女,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各族同胞。群山之间若隐若现地涤荡着一道碧绿色光芒,又如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自由自在地翱翔在蜿蜒起伏的崇山峻岭中。那就是孕育出伟大的藏民族的母亲河——雅鲁藏布江。在雪山碧水的环抱中低空盘旋,令人心旷神怡,宛如置身于传说中的“太虚幻境”。  我的
内容摘要:如今,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高校的网路舆情监控工作有了新的特点、新的现象以及新的挑战。虽然说,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进步与完善,但是由于我国电子信息网络技术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完善,所以,当前各个高校在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的网络舆情监控工作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如今各个高校的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就存在着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