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院校是与社会关联密切的人才供给渠道,其教育目的便是为社会打造更多符合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无论学生是否会在中职阶段毕业后进入社会,中职院校的社会化教育倾向都是不会改变的。而计算机平面设计作为当前社会的热门技能之一,自然是中职院校的重点科目。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了解不同设计理念及设计技巧,加快学习进度,所以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156-01
   中职院校是主要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供给渠道,特别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中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计算机平面设计作为中职涉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科目之一,自然也是备受关注的。而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是十分有利的,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相互配合完成设计项目,了解他人的设计理念,了解更多的设计风格,拓展自身的认知,所以有深入讨论的必要性。
   一、中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需求分析
   (一)认知的拓展
   设计是一项需要以丰富想象力及认知为基础去完成的工作,学习过程的目标亦是如此,我们都知道,即便是我们脑中的想象,也都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支撑,才能更加完整丰富。所以教师为了让学生的设计思想更具创新性,为了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提升,首先必须要不断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配色、更多的风格、更多的纹路,进而得到更多的启发。
   (二)设计实践经验的积累
   平面设计是实践性的工作之一,也是最注重熟能生巧的工作之一。学生是否能够做好平面设计,与其实践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学生实际步入社会后,很少有企业会给学生提供熟练的机会。所以只有从中职阶段开始,让学生不断积累实践设计经验,才能让学生以更加自信的状态面对未來。
   (三)设计技能的掌握
   社会的趋势在不断变化,平面设计的技术也在不断革新,而且平面设计并不是盲目随意的,要提升设计质量,必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有一定的技术要点可以掌握。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设计技能的强化,让学生的设计学习事半功倍。
   二、中职院校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
   (一)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丰富学生的设计认知
   设计领域的工作,与设计人员自身的知识存储量、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等多方面素养基础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学生仅仅局限在自己的思维当中是不可能有所进步的。为了保证学生的认知得到拓展,相关能力素养得到提升,教师必须要给予学生更大的思考认知空间,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走出局限,了解他人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等等。例如,在给学生布置设计项目之前,教师完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形式的草稿设计,每个人利用基础绘图软件设计出自己的草图,并且与小组的其他成员共同讨论,结合多方的意见,发现他人设计草图当中的亮点,这会让设计方案更加完善。除此之外,在小组形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很可能会发现自己没有了解到的设计技巧。部分学生擅长运用艺术字,创造与众不同的文字字体;部分学生擅长从3D角度构建画面,体现画面关系,会让平面设计更加立体;也有部分学生善于观察,能够发现许多有趣的细节作为设计素材,这些都是不同的优势,值得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相互学习,随着学生的认知拓展,其设计也会随之越来越丰富。
   (二)运用项目学习促进学生的配合
   设计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许多学生习惯于一个人的设计流程,便很难与他人共同配合,完成重要的设计项目,显然故步自封并不是好的学习状态。所以自然要利用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养成团队配合的能力。但是小组的配合能否体现出优势,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及小组成员分配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必须合理分组。如同以上所述,每个学生的设计优势不同,在小组合作的设计过程中,每个学生要有自身不同的角色,做好自己的设计部分,结合到一起,达到与整体契合,自然能够提升设计的质量。所以教师对于技能相近的学生应当安排在不同的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专长,自然能够配合得更好。
   (三)计算机技能的同步强化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基础是计算机设计相关技能,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所以教师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顺利,就必须确保小组内学生的基础计算机设计技能能够同步,没有学生会影响小组整体的设计进度,才能避免产生合作纠纷。所以要实行小组帮扶的机制,在每个小组当中安置一名具备一定计算机设计技能基础的资优生,协助部分基础尚需要强化的学生掌握设计技巧,自然能够保证小组的设计质量得到提升。
   中职阶段是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的过渡期,为了保证学生具备专业方向发展的必要技能,各个专业、各个科目的教学都更注重教学改革,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亦是如此。为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教师应当更好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的认知得到拓展,学会相互配合,学会相互帮助,最终达成更理想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李莹.中职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的探究[J].小作家选刊,2016(34):39-40.
   [2]张茜.中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7):217-218.
其他文献
[摘 要] 各省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逐步进入全面铺开阶段,对审核评估试点组织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交流,对保障本轮及下一轮审核评估组织工作的质量,引导院校本科教学符合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新时代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剖析各省审核评估组织工作亟待改进的几方面,并有针对地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 键 词] 审核评估;进校考察;组织工作;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各个学科都开始追求的目标,中职数学也不例外。中职学校的任务是给社会传送大批量具有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较差,学习的难度较大,学习效率不高,尤其是对数学的学习,学习效果不好。因此,构建中职数学高效课堂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首先介绍了中职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然后分析了中职课
“以人为本”将会成为新世纪体育教育的主旋律,成为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体育教育必须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保障。本文从
[摘 要]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承担着培养适应新时代所需人才的重任,但由于学生生源不足,教育质量不高等因素一直制约着职业技术学校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学生是初中毕业无法进入普通高中就读后才选择就读中职学校,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尤其数学教学成为难点。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培养学生有效思考、新旧知识点的衔接、问题设问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思考。  [关 键 词] 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数学兴
[摘 要] 物理是中职教育的重要学科,但是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有着抵触心理,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而构建物理高效课堂能够改善这一问题,并对中职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中职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进行一番详细的阐述与分析。  [关 键 词] 中职物理;高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
[摘 要]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常常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进行思维活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提问非常重要,且在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中职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围绕中职数学教学中提问技巧这一主题展开论述,重点从中职数学教学提问的重要性和中职数学教学中提问技巧两个层面进行深入的剖析,旨在促进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关
[摘 要] 目前多数体育院校计算机课程仅有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单一,且在实际的教学中多忽视理论、侧重操作,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探讨在体育院校进行计算机课程体系的改革,开设多样化、专业差异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并调整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规划,以“计算思维”的培养为核心,重新整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  [关 键 词] 课程设置;体育院校;计算机教学;计算思维
[摘 要] 中职生很多是经历了中考而无缘上高中,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课本内容的学习能力不高。而生物学属于自然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生物学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论,树立生命科学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如何提高中职生的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上加以探讨,希望对学生学习生物学有所帮助,使他们易学、乐学。  [关 键 词] 中
[摘 要] 在当前的中职生物教学中,教师更加追求教学方式的创新与优化,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对此,结合教学经验探讨了中职生物教学之有效方法,以供相关教师借鉴。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生物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8)25
[摘 要] 田径运动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还能提升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高校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随着我国升学率的不断提升,田径课程的教学与训练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的教学或是高强度的训练,这样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不利于高校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此,应开展高校田径教学与训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高校田径教学与训练的情况,对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