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有了关于特色图书馆的讨论,文章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和整理,归纳了特色图书馆定义的几种看法、探讨了特色图书馆的本质以及范畴,梳理了关于特色图书馆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色 图书馆 图书馆特色
一、引言
在我国明确提出“特色图书馆”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1990年12月,《图书馆杂志》组织了关于“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的专题讨论,这是“特色图书馆”一词较早出现在图书馆学期刊上。其后,关于特色图书馆思想的研究是当时比较热点的问题,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关注与参与。围绕特色图书馆的定义,特色图书馆的本质的争论、特色图书馆是否属于公共图书馆、特色图书馆与图书馆特色的辨析等问题研究。
二、特色图书馆的相关研究
(一)特色图书馆的定义
关于特色图书馆的定义,图书馆界尚未形成统一看法。概括起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关特色图书馆定义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四类。
第一类观点认为:特色图书馆是在综合性、普遍性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上,以地方的某一显著特征为依据,重点收藏某一学科的文献信息,使之达到系统完备的程度,并为特定的读者群提供特色服务的图书馆。第二类观点认为:特色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特定用户需求,在做好常规服务工作的同时,集中优势,选择一两个服务领域进行重点艰涩,使其从藏书到服务等各方面在当地文献信息服务体系中均占“垄断”地位的图书馆。第三类观点认为:凡是以某一特色的藏书、某一种特色的服务或某一种特定的读者群为专门服务对象来构建其业务工作的公共图书馆便可称为特色公共图书馆。第四类观点认为:特色图书馆应该是系统收藏某一学科(领域)文献信息的公共图书馆。上述观点的共同认识集中在两点:一是特色图书馆属于公共图书馆,而是特色图书馆系统地收藏某一方面或学科的信息资源。而它们的主要不同点则在于,是否提到提供特色服务。
(二)特色图书馆的本质
关于特色图书馆的本质的争论。有学者发表文章《“特色服务研究”与图书馆发展视野的开拓》指出:“一些研究者笔下的‘特色’范畴及其功用被过分地渲染了,有意无意间,它被理解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唯一的抉择”,其原因是“我们一些同志为‘特色服务’的众多具体成果所眩目,未能从事业本身的历史演变中寻找到它的真正内在规律,步入了认识或理论的误区”;“在当前部分讨论中,存在着一些对不同特点的图书馆做分类判断时的混乱表述”;“公共图书馆系统中近年来出现部分从文献收藏到服务对象的全过程都仅仅是面对社会某一阶层、某一领域的专门或专业图书馆,对于这两种类型的图书馆,用‘特色服务’的口径去套,理论上显得极其牵强”。有学者对之持不同意见,认为没有专注特色服务与特色图书馆的本质,因而就不了解在“服务”与“图书馆”之前加上“特色”一次的新时代特征及由此带入特殊内蕴的意义;“特色服务”口号的提出,正是促进图书馆实现各项工作方针的有利催化剂,凡是真正投身于这场改革实践的人都会同意这一点的;例如湖北省图书馆界一样,把新建立的具有专业型公共图书馆称之为“特色图书馆”是有利无弊的聪明之举。
(三)特色图书馆的范畴
关于特色图书馆是否属于公共图书馆,有学者认为:“特色图书馆科学的定义必须充分而准确地反映其特性与个性,既要避免现有定义的缩水,局限于公共图书馆和过分强调地方性与小型化;又要剔除现有概念的泛化,以局部特色代替整体特色和与专业图书馆混为一谈。”
(四)特色图书馆与图书馆特色
关于特色图书馆与图书馆特色的辨析,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特色图书馆,是指全面收藏某一学科的知识信息,为特定对象提供特定服务的“独立图书馆”;“图书馆特色,是指图书馆在搞好现有基本工作的前提下,以本馆重点信息知识资源位特定用户提供服务所具有的特征。”特色图书馆,天生是整个图书馆事业乐谱中数量极少的特色音符,而图书馆特色,是图书馆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所有图书馆必须力所能及地“特色化”。所谓特色公共图书馆,只不过是拥有一些特色服务项目的公共图书馆而已。
三、有关特色图书馆的学术专栏
除了上述关于特色图书馆的讨论之外,不少图书馆学期刊开设了有关特色图书馆的专题栏目。
1990年,《图书馆杂志》率先组织了关于“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的讨论。《图书情报论坛》可谓是湖北省特色图书馆理论研究的主要阵地。根据笔者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结果的统计,该期刊在1996年第一期发表了《湖北神特色图书馆工作座谈会纪要》和《湖北省特色图书馆工作大事记》两篇专稿,第三期有六篇专论,第四期有五篇专论。此外,该期刊还在1997年至2002年连续六年刊登了《湖北省特色图书馆大事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种比较引人注目的特色图书馆著作和丛书陆续出版。《特色图书馆论》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特色图书馆的研究专著。此后还有周济洋主编的《特色图书馆丛书》由湖北科技出版社陆续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这套丛书,适应了当时特色图书馆建设的需要,为完善特色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创造了条件,为特色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资料支持。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图书馆司特色图书馆研究课题组,湖北省文化厅特色图书馆研究课题组.特色图书馆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2]黄思祝.特色的公共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6(5):25-27.
[3]龚蛟腾.关于“特色图书馆”的界定[J].图书馆建设,2003(6):21-22,42.
[4]龚蛟腾.特色图书馆与图书馆特色辨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5):67-69.
[5]李国新.1980-2010中国图书馆法治研究评述[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4):2-6.
关键词 特色 图书馆 图书馆特色
一、引言
在我国明确提出“特色图书馆”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1990年12月,《图书馆杂志》组织了关于“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的专题讨论,这是“特色图书馆”一词较早出现在图书馆学期刊上。其后,关于特色图书馆思想的研究是当时比较热点的问题,引起了不少研究者的关注与参与。围绕特色图书馆的定义,特色图书馆的本质的争论、特色图书馆是否属于公共图书馆、特色图书馆与图书馆特色的辨析等问题研究。
二、特色图书馆的相关研究
(一)特色图书馆的定义
关于特色图书馆的定义,图书馆界尚未形成统一看法。概括起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关特色图书馆定义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四类。
第一类观点认为:特色图书馆是在综合性、普遍性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上,以地方的某一显著特征为依据,重点收藏某一学科的文献信息,使之达到系统完备的程度,并为特定的读者群提供特色服务的图书馆。第二类观点认为:特色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特定用户需求,在做好常规服务工作的同时,集中优势,选择一两个服务领域进行重点艰涩,使其从藏书到服务等各方面在当地文献信息服务体系中均占“垄断”地位的图书馆。第三类观点认为:凡是以某一特色的藏书、某一种特色的服务或某一种特定的读者群为专门服务对象来构建其业务工作的公共图书馆便可称为特色公共图书馆。第四类观点认为:特色图书馆应该是系统收藏某一学科(领域)文献信息的公共图书馆。上述观点的共同认识集中在两点:一是特色图书馆属于公共图书馆,而是特色图书馆系统地收藏某一方面或学科的信息资源。而它们的主要不同点则在于,是否提到提供特色服务。
(二)特色图书馆的本质
关于特色图书馆的本质的争论。有学者发表文章《“特色服务研究”与图书馆发展视野的开拓》指出:“一些研究者笔下的‘特色’范畴及其功用被过分地渲染了,有意无意间,它被理解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唯一的抉择”,其原因是“我们一些同志为‘特色服务’的众多具体成果所眩目,未能从事业本身的历史演变中寻找到它的真正内在规律,步入了认识或理论的误区”;“在当前部分讨论中,存在着一些对不同特点的图书馆做分类判断时的混乱表述”;“公共图书馆系统中近年来出现部分从文献收藏到服务对象的全过程都仅仅是面对社会某一阶层、某一领域的专门或专业图书馆,对于这两种类型的图书馆,用‘特色服务’的口径去套,理论上显得极其牵强”。有学者对之持不同意见,认为没有专注特色服务与特色图书馆的本质,因而就不了解在“服务”与“图书馆”之前加上“特色”一次的新时代特征及由此带入特殊内蕴的意义;“特色服务”口号的提出,正是促进图书馆实现各项工作方针的有利催化剂,凡是真正投身于这场改革实践的人都会同意这一点的;例如湖北省图书馆界一样,把新建立的具有专业型公共图书馆称之为“特色图书馆”是有利无弊的聪明之举。
(三)特色图书馆的范畴
关于特色图书馆是否属于公共图书馆,有学者认为:“特色图书馆科学的定义必须充分而准确地反映其特性与个性,既要避免现有定义的缩水,局限于公共图书馆和过分强调地方性与小型化;又要剔除现有概念的泛化,以局部特色代替整体特色和与专业图书馆混为一谈。”
(四)特色图书馆与图书馆特色
关于特色图书馆与图书馆特色的辨析,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特色图书馆,是指全面收藏某一学科的知识信息,为特定对象提供特定服务的“独立图书馆”;“图书馆特色,是指图书馆在搞好现有基本工作的前提下,以本馆重点信息知识资源位特定用户提供服务所具有的特征。”特色图书馆,天生是整个图书馆事业乐谱中数量极少的特色音符,而图书馆特色,是图书馆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所有图书馆必须力所能及地“特色化”。所谓特色公共图书馆,只不过是拥有一些特色服务项目的公共图书馆而已。
三、有关特色图书馆的学术专栏
除了上述关于特色图书馆的讨论之外,不少图书馆学期刊开设了有关特色图书馆的专题栏目。
1990年,《图书馆杂志》率先组织了关于“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的讨论。《图书情报论坛》可谓是湖北省特色图书馆理论研究的主要阵地。根据笔者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结果的统计,该期刊在1996年第一期发表了《湖北神特色图书馆工作座谈会纪要》和《湖北省特色图书馆工作大事记》两篇专稿,第三期有六篇专论,第四期有五篇专论。此外,该期刊还在1997年至2002年连续六年刊登了《湖北省特色图书馆大事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种比较引人注目的特色图书馆著作和丛书陆续出版。《特色图书馆论》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特色图书馆的研究专著。此后还有周济洋主编的《特色图书馆丛书》由湖北科技出版社陆续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这套丛书,适应了当时特色图书馆建设的需要,为完善特色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创造了条件,为特色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资料支持。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图书馆司特色图书馆研究课题组,湖北省文化厅特色图书馆研究课题组.特色图书馆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2]黄思祝.特色的公共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6(5):25-27.
[3]龚蛟腾.关于“特色图书馆”的界定[J].图书馆建设,2003(6):21-22,42.
[4]龚蛟腾.特色图书馆与图书馆特色辨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5):67-69.
[5]李国新.1980-2010中国图书馆法治研究评述[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