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梅喻人,意蕴无穷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uti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霜天晓角·梅
  萧泰来
  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清绝。影也别。知心唯有月。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诗人小传
  萧泰来,字则阳,一说字阳山,号小山,临江(今四川忠县)人。绍定二年(1229)进士。宝祐元年(1253),自起居郎出守隆兴府。又曾为御史。著有《小山集》。存词二首。
  
  赏析
  这是一首写梅的佳作。是作者自况之作。梅花是一种极有个性的花,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长期以来,诵咏者多矣,而脍炙人口者则不多见。萧氏这篇《梅》词,能脱去“匠气”,写出自己的个性,难能可贵。
  首句即入韵。“千霜万雪”四字烘衬出梅花生活的典型环境。“千”“万”二字极写霜雪降次之多,范围之广,分量之重,来势之猛,写出了时间感、空间感、形象感、数量感。“受尽寒磨折”一句以“寒”字承上,点出所咏对象:梅。说梅受尽了“千霜万雪”的“磨折”,可见词人所咏是人格化了的梅花,咏物即是写人,梅与人相契相生。“赖是”三句,极写梅花不为恶势力所屈的高尚品格。“赖是”即好在,幸是,亏是。亏是这副天生的铮铮铁骨,经得起霜欺雪压的百般“磨折”。“浑不怕”即“全不怕”,写得铿然价响,力透纸背,表现出梅花之自恃、自信、自矜的神态。而“瘦硬”之词,则是从梅花的形象着笔。因为寒梅吐艳时,绿叶未萌,故用“瘦”字报其形;严霜铺地,大雪漫天,而梅独傲然挺立,生气蓬勃,故以“硬”字表其质,“疏影”乃虚写,美其风致;“瘦硬”则实绘,赞其品格,二者各具神韵,而传神妙趣实同。
  下片以“清绝”二字独立成韵,从总体上把握梅花的特性,意蕴无穷,让人回味。“清绝”之“清”有清白、清丽、清俏、清奇、清狂、清高等种种含义。“清”而至于“绝”,可见其超脱凡俗的个性。“影也别”说梅花不仅具有“瘦硬”“清绝”与“众芳摇落独鲜妍”的品质,就连影儿也与众不同,意味着不同流俗,知音难得,自然引出“知心唯有月”一句。黄昏月下,万籁俱寂,唯一轮朦胧素月与冲寒独放的梅花相互依傍,素月赠梅以疏影,寒梅报月以暗香,由是,其含蕴之深,画面之美,境界之高自然化出,煞是耐人寻味。最后二句写梅花孤芳自赏、不同流俗的个性。
  本来不是春荣的梅花,一腔幽素怎能向海棠诉说呢?又何必让好事者拿去和以姿色取寵的海棠攀亲结缘呢!这里借前人“欲令梅聘海棠”之说反其意而用之,表现了梅花不屑与凡卉争胜的傲气,词人借梅自喻的心绪也不言自明。总之,这首咏梅词是词人有感而发之作。上下片分写梅的傲骨与傲气。傲骨能顶住霜雪侵凌,傲气羞与凡卉争胜。
  古人总结写诗方法有赋比兴三种,但因题材和命意的需要,有时可以在写法上结合使用。这首词就是赋与比两种写法综合运用的。因为在写法上它是以梅喻人。梅的瘦硬清高,实象征人的骨气贞刚,品质高洁,梅格与人格融成一片,二者契合若神,由此显出无穷意蕴,耐人玩味。
其他文献
片 名:《我爱贝克汉姆》Bend it like Beckham  导 演:古莲达·查达GurinderChahda  编 剧:古尔吉特·宾德拉Guljit Bindra  主 演:帕敏德·娜格拉Parminder K. Nagra  姬拉·丽莉Keira Knightley  乔纳森·雷·麦耶斯Jonathan Rhys-Meyers  类 型:体育、喜剧  发 行:20世纪福克斯公司,获得洛加
期刊
语文学科与各门类艺术息息相关,艺术鉴赏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已经陆续向同学们介绍了剪纸、雕塑、绘画、摄影、音乐等各门类艺术及鉴赏的相关知识技巧,2008年本栏目将继续从艺术的百花园中撷取朵朵小花奉献给大家。  (红 枫)    木版年画的起源  年画,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旧时候,每当春节来临,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把房院打扫得
期刊
  
期刊
好的人名、物名,或新奇精巧,或含义隽永,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见,起名字也是良好语文素养的体现。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中,各地涌现出一批质量较高的“命名题”,令人耳目一新。    一、起店名    [真题回放]  (浙江台州)取名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艺术。店铺、漫画、文集等,如名字取得好,本身就会产生无穷的魅力。请同学们参与以下活动,感受起名的乐趣。  请给下列店铺选择合适的店名,将序号填在相应
期刊
参加了多年的中考作文阅卷工作,回头想一想,觉得大多数考生考前对写作没有把握,缺少胜算。考场作文好的少,大多数作文无特色可言,甚至毛病很多,这可能是因为考生大多抱有碰运气、靠临场发挥的侥幸心理造成的。那么考场作文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什么呢?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这恐怕要算是缺少文气。“文气”就是指文章里的气势,有文气就是说有文章的样子,文气是文章区别于其他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特征。打一个不太恰
期刊
热点专题一 自我成长类    专家引路  纵观近年各地的考题,我们发现命题与半命题作文内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自我成长类考题逐渐成为命题核心。像 “动力来自”(北京)、“给我一个的机会”(山东日照)、“那一次,我很”(河南课改区)“改变了我”(江苏盐城)“成长脚步”(浙江宁波)“学会留心”(湖北武汉)等就是2007年中考的典型考题。其他形式的作文题,虽然内容各异,但视野也相对集中,开始由社会、自
期刊
【汤教授档案】  汤吉夫,小说家、教育家、学者,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从悉尼到堪培拉,从布里斯班到墨尔本,无论是繁华的市区,还是宁静的乡村,到处都是看不到尽头的车流,如同河水,静静地在公路上无休止地奔腾。   车流很畅,极少见到堵车的事。起码在那里逗留期间,我是没有看到的。   车,主要是中高档的卧车。奔驰、宝马、丰田、大众、福特、沃尔沃,所在多有。在悉尼大教
期刊
【名家档案】  曹禺(1910~1996),剧作家、戏剧教育家。本名万家宝,字小石。生于天津。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时的所见所闻对曹禺的反帝爱国思想的形成和他一生的创作起了巨大的作用。他的《雷雨》成为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其后的《日出》《北京人》《家》也都是杰出作品。    家宝对语文和外语课是很上心的。南开中学的教学不偏科,重视基础训练。语文和外语课要求也很严格,老师经常布置课外阅读书目,还
期刊
流派简介  论语派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题材丰富,涉及广泛,亲切随意,独抒性灵,再加上与之相联系的很高的知识文化含量、幽默的智慧以及闲适的格调和自然的生活情趣,融合成了以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小品文的整体风貌。     主要特色  论语派更重视文章的格调情趣和文体特色。“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是他们的创作宗
期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诗眼也应该是透视诗人情感的窗户。扣住诗眼分析作者所表现的情感,是欣赏诗歌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诗眼在诗题中,直接表露出作者的情感。《春夜喜雨》是唐朝诗圣杜甫的七律名作。欣赏此诗,扣住诗题中的“喜”字,便可把握诗人的情感。因为此“喜”是诗眼,是诗人喜爱、兴奋、愉悦之情的流露。首联议论,是诗人情不自禁的纵声喝彩,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激情表白,为全诗奠定了喜悦的感情基调。诗人以拟人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