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前景研究

来源 :无线互联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s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發展,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所以,在现代社会,加强电力建设既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当前我国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发展水平,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为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进步,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奠定良好的电力基础,提供更多可靠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前景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国家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给广大居民提供了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服务。与此同时,人们对电力能的需求和消耗量不断增长,给各地区的电网工作增加了巨大的负担。加强电力建设,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已成为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变电站作为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电力传输的重要载体,对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建设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变电站内部系统能够有效实施电压转换,从而有效确保电力实现定向传输,减少电力损耗,为用电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供电助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实现自动化运行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促进变电站实现自动化运行,能够有效提高变电站的整体工作效率,显著优化变电站工作质量以及运行安全性,这对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
  1.1  信息处理技术
  随着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应用,特别是信息处理技术与变电站的有机融合,促使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诞生和实际应用。通过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依靠该系统高效的采集和处理信息,在自动化系统环境下,各个模块的操控形式在精准程度方面,能够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有效保保证了变电站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同时该系统还具有自身管理与操控的功能,这使得变电站管理和操控工作,也变得更加高效和便利[1]。
  在当今社会,自动化系统已在很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自动化系统的处理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其中,信息处理技术就是常见的处理手段之一。当设定好相关参数,自动化系统可依照参数要求,对某一项模拟信息进行精准的采集,系统可以将信息转变为数字信号,进而获得变电站的运行信息,包括各项电压数据值、电力流向数据值等。在获得这些数据信息之后,将其及时反馈到系统内的中央调度模块中。此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会对其实现内部集成化、综合化操控,高效完成电能统计工作,精准和采集并处理每一项数据信息。
  1.2  自检防护技术
  自检防护技术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保证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能够有效实现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也能稳定运行,关键就在于该系统具有极强的自我检查和自我修复能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稳定运行,而且无须专业看管,其重要基础就是自检防护技术。
  自检防护技术能够对系统本身进行整体核定,然后依据系统工作状态,对相关数据参数进行科学合理地制定,以保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向各项机械设备传达精准的指令,同时也确保变电站中的各项机械设计,能够精准地接收信息,还能及时且准确地执行相关指令。除此之外,由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具备自动检索功用,在这一功能的作用之下,能够对系统内部设备故障情况进行精准检测,对故障产生的时间、位置、类型等因素,进行精准定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内部的自检功能还能够在第一时间自动修复故障并将相关信息回传到主操控界面中,以供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维护、更新和升级,提供更为丰富的参考依据[2]。
  1.3  数据库技术
  数据信息的高效、精准传递是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特征,也是主要内容,更是其能够得到有效应用的关键。但在数据信息传递过程中,数据处理过程至关重要,这关系着自动化系统传递的数据信息以及最终发出的指令是否正确。数据处理本身呈现出的状态是一种线性状态。因此如果想最大限度地提高处理各类信息的效率,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从而将系统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存储于数据库,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各种数据提供便利。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数据库技术,应注意将数据库与下位信号转变系统充分连接起来,确保各项电压、电流、温度值能够与数据库形成精准对接,为变电变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后续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在我国变电站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其综合自动化系统内部的数据处理形式,主要由3部分内容构成,即基本结构、对象结构和归档结构。这3部分内容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至关重要,三者结合覆盖了整个内部系统,通过整合数据信息,保证不同阶层的数据结构都能够实现精准的运行,进而有效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质量,显著强化其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自动化发展,是电力建设的必然趋势。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等技术充分融入变电站建设,显著优化了变电站性能,使得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在传统变电站工作模式下,很多需要人工操作的工作内容,都由自动化系统代替,在提高变电站工作效率之余,也大幅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既减少了人工成本的投入,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特别是自动化系统具备良好的内部自检功能,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能够实现实时监测,第一时间发现并反馈变电站系统中发生的故障,从而有效减轻了电力企业自身的运营负担[3]。
  根据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营条件,要在系统内有效实现信息传输,不仅需要连接主体调度中心和系统交互界面,还要将设备信息传递到系统的检修中心,从而有效保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及时对设备信息进行全面检索,并将检索结果传递给维修人员,以便维修人员更充分地了解变电站的工作状态,根据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变电站维护工作。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实际信息,针对变电站进行持续工作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既能够有效保障变电站的运行质量,也能够有效延长变电站的使用寿命,对我国加强电力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传统变电站工作中,由于模块分化的工作形式,往往会造成信息交流阻碍,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造成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在建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促进变电站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达模式,建立信息集成平台,从而有效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障碍,促进信息的实时交流,使得变电站的实际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根据变电站的运营模式,在變电站中应用综合自动化技术,推动变电站自动化发展,是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变电站自动化发展前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数据同步处理建设,提高数据同步处理性能。随着各种机械设备结构越来越复杂,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种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对信息传输及响应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必须加大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处理效率,从而使得各项模块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精准都能够得到有效优化,满足智能化机械设备的要求。
  第二,促进数据规划处理功能的优化发展。随着智能化技术越来越完善,在各个领域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对智能化技术的依赖程度也会随之提高。目前,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已形成了集成化操控体系,能够依托于交互设备,准确处理信息和下达指令。对此,针对变电站综合系统中的这一方面,应继续促进该方向的优化和延伸,保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能够对每一项工作细节进行精确地查验,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4]。
  第三,在线监控处理也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功能,对其运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对在线监控处理系统进行全面优化,实现全过程监控。这方面功能依托于信息反馈技术,该技术能够将系统中各个运行环节产生的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并上传到主操控系统,使主操控系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下达正确的指令。
  3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作为电力企业运行的核心组件,其工作效率直接决定着电力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在各类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应用下,为变电站搭载智能化操控系统,令其实现信息反馈、设备自检等功能,极大地提升系统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微.兰新智能变电站工程技术设计与经济性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18.
  [2]霍雨佳,杨宇.自动化电气工程技术要点简析[J].数字化用户,2018(16):114.
  [3]杨晨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浅谈[J].信息系统工程,2018(12):89.
  [4]翟悦.应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几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6):4070.
  (编辑 姚 鑫)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integrated automation technology in substation
  Chen Yut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Anshan 114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the demand for electric energy is growing. Therefore, in modern society, strengthening the power construction is not only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to ensure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and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actual development level of substation autom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so as to provide more reliabl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China’s power industry and laying a good power foundation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spect
其他文献
基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我国教育领域已经全面引进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此种教学模式能够将教学内容与知识直观地展现出来。对此,文章以"Photoshop"课程为例,介绍了"Photoshop"教学现状,分析了"Photoshop"教学质量较低的原因,并提出几点"Photoshop"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策略。
摘 要:创客这一概念正在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目前高校创客教育中编程教育起步晚,校内编程教育尚未形成体系的现状,文章阐述了高校创客教育背景下的计算机编程学习和应用前景,以期增强创客教育可持续发展新平台,加快高校编程教育的教育实践。  关键词:创客教育;高校;编程;人工智能  0 引言  人工智能时代催生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活力与深度应用。以深度学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为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是人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这要求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一定要采用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教会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文章从案例分析的教学角度,提出计算机教学的全新模式,利用案例将实践操作与理论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希望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关键词:案例分析;计算机教学;实
摘 要:高职计算机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具备非常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他们能够灵活地应用所学专业,并能够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相应的教学辅导。这就需要学校必须要了解目前社会对计算机应用的发展需求以及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标准,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文章就目前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素质标准,探讨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网络购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日常行为。僵尸网络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威胁,其数量、规模和危害级别正在迅速增长,并已使全球网络进入新的警戒状态。尤其是在网络购物方面,僵尸网络常被不法分子利用而对网络购物平台发起网络攻击。众多真实的案例表明,利用僵尸网络追踪技术保障网络购物安全已成为从事網络安全的研究人员所重点关注的领域。文章以当前僵尸网络的研究技术为基础,进而对
随着新型技术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行业运行效率,甚至改变传统行业的运行模式,从而为人类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人工智能的优势日益显著,文章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国家教育教学形式对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以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对国家层面、技能大赛培养与人工智能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点给出了人工智能背景下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人工智能在物联网
摘 要: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结合现有教学案例分析来看,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只能够达到片面状态,无法学以致用。文章对当前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促进该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  1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模式  1.1 启发式教学  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教师需要
摘 要:为了改变传统的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训练效果不易跟踪,人工判题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易提高的状况,文章研究并实践了一种应用在线判题系统的程序设计教学方法。通过应用在线判题系统中的题目分类标签、判题结果、小组和比赛以及学生解题情况汇总等功能,可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并为教师提供更直观的教学效果可视化工具,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在线判题系统;程序设计教学;教学研究  
摘 要:文章主要简单介绍了移动学习的特点,通过对现阶段高职计算机类课程中移动学习的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创新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移动学习模式的有效措施,以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作用,转变传统的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响应高职教育改革号召,提升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水平,从而保障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计算机类人才。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移动学习
摘 要:“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是电类专业的基础类实验课程,该课程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针对模拟电子技术线上实验课程的开展,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电工与电子教学中心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深圳易星标技术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利用他们提供的在线真实验管理系统,对现有的实验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对于单管交流放大电路、射极跟随器、集成运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应用、波形发生电路等验证性和设计性电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