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对《伤寒论》原文进行客观全面的探析,指出《伤寒论》中非常重视病机阐释.其对于寒热真假辨证的论述内容丰富,精辟独到.包括根据患者苦欲、能食与否、口渴与否及口味异常、面色、大便、心烦、呕吐、脉象等方面细辨寒热.对于《伤寒论》病机理论和中医学辨证理论的研用,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机 构】
: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杭州31005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伤寒论》原文进行客观全面的探析,指出《伤寒论》中非常重视病机阐释.其对于寒热真假辨证的论述内容丰富,精辟独到.包括根据患者苦欲、能食与否、口渴与否及口味异常、面色、大便、心烦、呕吐、脉象等方面细辨寒热.对于《伤寒论》病机理论和中医学辨证理论的研用,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阿胶浆对亚健康气血亏虚型女性月经周期舌象图像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量表法、专家判读筛选亚健康状态气血亏虚型女大学生32例,于月经周期第8天服用补益气血剂复方阿胶浆21d,分别检测月经周期第3、7、14、21、28天舌象图像,进行舌象图像指标分析.结果:服药后不同时间点舌质、舌苔a、S值均较服药前明显增高,舌质I、L值显著降低;从趋势变化而言,与月经第3天比较,舌质、舌苔a、S值于月经周期第14、21天增高较显著(P<0.05),舌质、舌苔b值在月经周期第14天增高较显著(P<0.05).
合邪发病观为《黄帝内经》所论重要发病观之一,通过“因加而发”“外内合邪”“两感于寒”“风寒湿三气杂至”等内容体现出来.文章分析了合邪发病的各种类型,总结出其具有感邪不确定性,一邪主导性,正虚必然性和病机复杂性四方面的规律.提示临床须辨明发病主因与次因,以决定治疗的主次先后,时时重视固护正气以防止疾病过程中的次生病因的侵袭;同时针对合邪发病的不确定性及病机复杂性,全面慎护养生.
五行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奠定了中国传统思维的基本模式.五行学说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石,其所蕴含的推理是中医思维的灵魂.伴随认知科学的脚步,五行学说的研究发生了认知转向.然而累累之研究硕果,尚未涉及五行推理的大脑认知神经机制.文章提出一个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五行推理研究的新动态,并为之提出了一个工作假说:五行推理分为同行归类推理和五行生克推理,其本质是“推类”,其认知过程是“个别-普遍-特殊”,包含复杂的分类机制和类比机制.应用事件相关电位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测试大脑进行各类五行推理任务时产生的神经生理活
通过以温病郁热辨证方法分析升降散类方的辨治思路和用药原则,认识到杨栗山论治温病学术经验与吴又可一脉相承.其轻则清之八方、重则泻之六方恰如刘河间“辛苦寒药治之”与“辛苦寒药下之”的运用原则与方法.升降散类方为认识温病郁热病机,应用温病郁热辨证起到了极好的启发作用.同时,温病郁热辨证的传承与创新又为升降散及其类方的临床运用奠定了全面的理论基础,也启示温病学辨治理论体系的深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