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关系之中,不可能游离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之外,因此,指导各级各类学生学习一些经济与政治常识,始终是国家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的技工院校新版国家级《德育》(第二册)已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正式出版。该册教材是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新颁发的《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为指导和依据编写的。本教材的适用对象涵盖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初中起点中级班、初中起点高级班和高中起点高级班(高级班包括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技师班)。与旧版相比,新版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了一些调整。
一、内容调整
从内容上来看,全书仍和旧版一样,共分为五课内容,各课的内容具体调整如下:
1.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
这是关于经济常识的最基础部分,知识点调整不多。相对于理财而言,中职生大都碰到的还是消费问题,因此,在第二节第二个问题学会合理消费中,加入了合理消费的基本要求这个知识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指导学生的消费行为。其中在讲述消费方式得当时,加入了一种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绿色消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第二课:走进经济圈
主要对第三节内容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第一个问题关注三大产业删掉,只在第三课第二节中以资料卡片的形式简单介绍我国的三大产业划分。第一个问题重点介绍税收,让学生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和种类,明白作为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对旧版教材中第二个问题劳动者权益保障,保留讲解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劳动合同制度的内容,将涉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放在了第五课第二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讲解。
3.第三课:发展中的我国经济
由于涉及我国现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调整较大。在当前形势下,社会公平愈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因此,原版教材第一节的最后一个知识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改成了“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介绍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十七大中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新提法。原版第二节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删掉,介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教材在讲述我国经济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基础上,介绍我国经济正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引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介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以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眼点。第三节除了保留讲解几个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外,其余部分全部删掉,主要介绍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中国面对这一形势为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及新阶段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4.第四课: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是介绍我国政治常识的基础部分,知识点变动不大,主要是对其结构进行了调整。将旧版第五课第一节的知识点作为第一节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的内容。第二节行使公民政治权利,将了解公民权利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对这些权利的初步了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增强国家主人翁的意识,同时也为维护自己的公民权利提供基本的知识准备。教材主要介绍了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自由权,其中,自由权是新增的一个知识点。
5.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除旧版的第一节大部分内容放在第四课第一节外,其余全部删掉。本课仍分为两节。第一节阐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第二节介绍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原则,以及为促进社会和谐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四个措施。
二、形式调整
为加强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职业活动、社会现象的联系,新版教材依然保留了“案例链接”、“资料卡片”、“探究与实践”等栏目,将“想一想”、“议一议”两个小栏目去掉,新添了“课堂讨论”、“活动天地”两个栏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探究,力求把大道理的灌输和具体知识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安排了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和活动。同时,标题和栏目都用蓝色或蓝色背景醒目标出,使全书显得活泼而不失严谨。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教材中难免疏漏,欢迎广大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利于我们完善教材,共同做好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
一、内容调整
从内容上来看,全书仍和旧版一样,共分为五课内容,各课的内容具体调整如下:
1.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
这是关于经济常识的最基础部分,知识点调整不多。相对于理财而言,中职生大都碰到的还是消费问题,因此,在第二节第二个问题学会合理消费中,加入了合理消费的基本要求这个知识点,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指导学生的消费行为。其中在讲述消费方式得当时,加入了一种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绿色消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第二课:走进经济圈
主要对第三节内容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第一个问题关注三大产业删掉,只在第三课第二节中以资料卡片的形式简单介绍我国的三大产业划分。第一个问题重点介绍税收,让学生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和种类,明白作为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对旧版教材中第二个问题劳动者权益保障,保留讲解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劳动合同制度的内容,将涉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放在了第五课第二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讲解。
3.第三课:发展中的我国经济
由于涉及我国现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调整较大。在当前形势下,社会公平愈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因此,原版教材第一节的最后一个知识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改成了“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介绍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十七大中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新提法。原版第二节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删掉,介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教材在讲述我国经济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基础上,介绍我国经济正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引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介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以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眼点。第三节除了保留讲解几个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外,其余部分全部删掉,主要介绍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中国面对这一形势为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及新阶段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4.第四课: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是介绍我国政治常识的基础部分,知识点变动不大,主要是对其结构进行了调整。将旧版第五课第一节的知识点作为第一节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的内容。第二节行使公民政治权利,将了解公民权利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对这些权利的初步了解,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增强国家主人翁的意识,同时也为维护自己的公民权利提供基本的知识准备。教材主要介绍了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自由权,其中,自由权是新增的一个知识点。
5.第五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除旧版的第一节大部分内容放在第四课第一节外,其余全部删掉。本课仍分为两节。第一节阐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第二节介绍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原则,以及为促进社会和谐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四个措施。
二、形式调整
为加强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职业活动、社会现象的联系,新版教材依然保留了“案例链接”、“资料卡片”、“探究与实践”等栏目,将“想一想”、“议一议”两个小栏目去掉,新添了“课堂讨论”、“活动天地”两个栏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探究,力求把大道理的灌输和具体知识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安排了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和活动。同时,标题和栏目都用蓝色或蓝色背景醒目标出,使全书显得活泼而不失严谨。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教材中难免疏漏,欢迎广大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利于我们完善教材,共同做好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
(作者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