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凋落叶在土壤中分解初期对凤仙花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来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盆栽实验,通过向土壤(每盆8 kg)中添加0 g/盆(CK)、20 g/盆(T1)、40 g/盆(T2)和80 g/盆(T3)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凋落叶,探讨其在土壤中分解初期对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乔木园林植物香樟与林下草本观赏植物的合理搭配以及凋落叶的处理提供参考.为分析施入的凋落叶是否会明显改变土壤物理性状进而影响受体植物生长,干扰化感效应的表现,同时进行了平行空白试验,即将香樟凋落叶蒸煮2 d后风干(尽可能地降低其中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同样设置3个处理(Z1 20 g/盆,Z2 40 g/盆和Z3 80 g/盆).分别在凤仙花播种后第20、60、100和120天测定其植株的生长指标,在第60天测定光合生理指标,并取样测定抗性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香樟凋落叶在土壤中分解的初期,显著抑制了凤仙花的地径和高生长(P<0.05);随着凋落叶添加量的增加,抑制效应增强,且显著抑制了凤仙花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气体交换过程,其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限制值(Ls)在60 d随凋落叶量的增加而显著减小(P<0.05);随着凋落叶量增加,凤仙花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大于CK,表明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膜质氧化损伤;各凋落叶处理的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05),可溶性蛋白(SP)含量随凋落叶量增加呈上升趋势.(2)在平行空白试验中,经蒸煮后凋落叶处理的凤仙花在形态和抗性生理上均表现为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在一定的凋落叶添加量范围内,土壤的物理性质的变化不明显,没有显著影响凤仙花的生长,其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凋落叶分解释放的次生代谢物质在土壤和受体植物中发生化学作用的结果;(3)香樟凋落叶处理对凤仙花的化感综合抑制效应随施用剂量的增大而增强,T1、T2和T3处理的化感综合效应值(CE)分别为0.169、0.354和0.497.综上说明,在香樟凋落叶自然分解初期,其释放的化感物质影响了树下凤仙花的抗性生理活动,对环境适应能力降低,致使凤仙花光合能力下降,生长受到抑制,最终导致凤仙花观赏质量降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鼻窦炎术后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行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后采用基于微
经济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遥感技术便是先进科技的产物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森林调查开始逐渐引进与利用新技术,遥感技术就是其中之一。遥感技术的应用给森林
先秦至唐宋时期中国云南边界变化述论王文光中国自秦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以来,云南就一直作为中国西南边疆的一部分与东南亚各国为邻。尽管王朝更迭,政区有扩展、收缩之类的
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结合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了巢湖东部湖区的入湖河道水生植被的群落结构特征和区系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共发现常见水生植物物种63种,隶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2013年更是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699万,创历史之最。在此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
目的探讨游离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手术方法及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共40例(47膝),男10例(12膝),女30例(35膝)
<正>科研引领新课改是我省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富有科学性、创造性的独特工作策略,在实施新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中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已逐步成为我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
“关键事件”是指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教师要围绕该事件作出关键性决策,并导致教师朝着特定方向发展。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关键事件”的
为了解根外追肥对常绿阔叶树种养分再吸收的影响,以7.5年生刨花楠(Machilus pauhoi,MP)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氮(N)、磷(P)梯度对叶片进行根外追肥,并分别于6月、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