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系到事业成败的首要因素,它已成为21世纪的第一大资源,只要我们拥有业界优秀的人才和精英团队,就能把学校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并使之实现系统最优化、效益最大化,这样才会拥有美好的未来!否则,我们制定的战略目标就会落空。
一、构建人和队伍
1. “人和”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人和”的解释是:人心归向,上下团结。《孟子·公孙丑下》上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构建人和队伍那就是构建“人心归向,上下团结”的队伍。
2. 思想重视。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在学校里构建人和队伍,是我国形势发展的一大趋向。
3. 方向确定。
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建设和谐校园。包括师生和谐、家校和谐、社区和谐、人和校园环境的和谐。
4. 措施得力。
构建人和队伍要有相应的一系列措施作保障,包括师生的行为习惯、礼仪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健康心态等。让学校里的每一位师生、员工都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怎样做才会更利于自己和学校的发展。
5. 注重实效。
构建人和队伍并不是让队伍中的每个人成为“好好先生”,而是从我国的教育方针出发,以大局为重,心灵相通,和谐相处,向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让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教职员工都得到发展,最终达成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打造精英团队
(一)理念先行
团队的真正价值在于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使师生个性化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因而使得学校获得最大的回报和收益。香山中学精神是:“以师生健康发展为本”。它涵盖了团队建设的精髓,的确是令人欣慰和鼓舞!
(二)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包括:1. 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2.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3. 提高心育能力;4. 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5. 积极投身参与教科研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实战能力。
(三)精细管理
1. 班主任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一是班会课模式的突破。要发挥班会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班主任必须在班会课前制定计划,分析学生,研究学生的客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自我学习、自主活动中逐步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努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是管理方法上的突破。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班级管理的特色因人而异,但管理方法却大同小异,因而要在管理方法上有突破与创新,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制度而不要“人治”,要放手但不可放纵;
(2)表扬但不虚夸,要批评但不打击;
(3)要严格但不苛求,要亲密但不无间。
2. 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细化管理。
各班利用班会课时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活动中,各年级、各班主任老师要针对年级或本班学生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较多学生存在“对人不感激,对事不努力,对物不珍惜,对己不克制”等心理现象,侧重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生存”。
(1)学会感恩。
在人生路上缺少感恩是没有结果的。一部分的人一部分的事之所以没有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个人所走的路上缺少了感恩!
(2)学会珍惜。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懂得珍惜眼前的人、物、事?在未可预知的重逢里,我们以为总会重逢,以为总会有缘再会,以为总有机会说一声对不起,却从没想过每一次挥手道别、离去,都可能是诀别,每一声叹息,都可能是人间最后的一声叹息。我们应该知道,我们应该明白,世间事有很多都不可以重来!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珍惜家人,珍惜自己,珍惜你可以拥有的一切!
(3)学会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学习潜力,让良好的学习习惯陪伴一生。
(4)学会做人。
第一层意思是怎么做人。我们常听到有人感慨说:“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其实做人并不难,难者难在肯吃亏,肯为人服务;如果凡事都能替别人设想,自己也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甚至时时就教于人,与人做好互动关系,做人又有何难呢?因此,只要懂得做人的方法,人生之乐乐无穷。如何做人呢?有四点意见:①要做与人为善的人;②要做和而不流的人;③要做见贤思齐的人;④做一个乐于忘忧的人。
同样是人,有的人让人如沐春风,欢喜亲近;有的人令人退避三舍,敬而远之。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要做什么样的人?关键就在于要会懂得做人。
第二层意思是怎么处事。古人讲得好,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如果在担当一些大事、难事的时候都是这么去想,而且研究对策加以解决,排除产生危情的各种各样原因,排除产生混乱的各种各样因素,那么,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
(5)学会交往。
从出生之日起,我们就开始了交往的旅程,最初是在自己的家庭里,与自己的父母和其他的家人进行交往,他们给了我们种种悉心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交往的对象渐渐多了起来,交往的方式也日渐丰富起来。
每个人都渴望交往。交往中,我们收获感情;交往中,我们收获友谊;交往中,我们收获信息;交往中,我们收获知识;交往中,我们收获思想;交往中,我们收获帮助。
交往是一门学问。交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保持适当距离;选择交往对象;寻觅知心朋友。
(6)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学会维持生活的知识与技能;二是争取有保障的生存权利;三是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3. 教学方面的精细化管理。
(1)备课要求。
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参、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指导、备教育教学技巧、做课堂教学效果预测。 (2)上课要求。
上课的“五有”要求:
脑中有纲――课程标准或考试大纲;
胸中有本――教材、教辅资料;
目中有人――教育对象;
手中有法――教育教学技巧与方法;
学有所得――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3)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
①作业布置要求。
A、优化效能,遵循作业生成原则;
B、加强开发,活化作业布置形式;
C、多元考核,完善作业评估机制。
②作业批改要求。
A、加强检查;
B、凡做必批;
C、有批必评。
(4)课外辅导要求。
一要承认差别;二要分类指导;三要及时认真;四要形式多样;五要成立组织;六要指导具体。
(5)考试、测验试题、评价要求方面的要求。
设计课堂测验、考试和评价包括以下几步:①确定测量的目的;②设计细目表;③选择合适的测验题目和评价任务类型;④编制一套适宜的题目和任务。
在设计测验、考试或评价时准备一套细目表,学生的表现样本就可以更具有代表性。细目表对要测量的成就领域进行了界定和限制。此外,它还描述了要编制的测验、考试题目和评价任务的样本量。细目表对于总结性测验和评价尤为有用(这些测验包含内容很广),此外,它对一些形成性测验和评价也很有用。
设计一套相关的测验、考试题目和评价任务包括:①将测验题目和任务与学习成果尽可能匹配;②获得所有期望的学习结果的代表性样本;③减少影响回答的无关障碍;④避免为学生做出反应提供线索;⑤关注学习和教学的改进。
4. 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以自身物质因素为基础,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精神生活的整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急功近利,要循环渐进,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之互相促进,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体现发展的理念,建立创新、竞争为理念的校园文化;
②坚持创新的观点,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
③建立校园网络文化,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最强音;
④建立健全文化政策,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
构建人和队伍,打造精英团队的成效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如果在操作层面上把握不好,则很容易产生“好好”先生,培养出“精英分子”,甚至由于某些工作不落实,或考核的项目太多、太滥、太细而导致人浮于事,出现我们不想看到的局面。
责任编校 蒋小青
一、构建人和队伍
1. “人和”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人和”的解释是:人心归向,上下团结。《孟子·公孙丑下》上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构建人和队伍那就是构建“人心归向,上下团结”的队伍。
2. 思想重视。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在学校里构建人和队伍,是我国形势发展的一大趋向。
3. 方向确定。
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建设和谐校园。包括师生和谐、家校和谐、社区和谐、人和校园环境的和谐。
4. 措施得力。
构建人和队伍要有相应的一系列措施作保障,包括师生的行为习惯、礼仪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健康心态等。让学校里的每一位师生、员工都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怎样做才会更利于自己和学校的发展。
5. 注重实效。
构建人和队伍并不是让队伍中的每个人成为“好好先生”,而是从我国的教育方针出发,以大局为重,心灵相通,和谐相处,向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让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教职员工都得到发展,最终达成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打造精英团队
(一)理念先行
团队的真正价值在于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使师生个性化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因而使得学校获得最大的回报和收益。香山中学精神是:“以师生健康发展为本”。它涵盖了团队建设的精髓,的确是令人欣慰和鼓舞!
(二)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包括:1. 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2.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3. 提高心育能力;4. 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5. 积极投身参与教科研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实战能力。
(三)精细管理
1. 班主任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一是班会课模式的突破。要发挥班会课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班主任必须在班会课前制定计划,分析学生,研究学生的客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自我学习、自主活动中逐步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努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是管理方法上的突破。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班级管理的特色因人而异,但管理方法却大同小异,因而要在管理方法上有突破与创新,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制度而不要“人治”,要放手但不可放纵;
(2)表扬但不虚夸,要批评但不打击;
(3)要严格但不苛求,要亲密但不无间。
2. 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细化管理。
各班利用班会课时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活动中,各年级、各班主任老师要针对年级或本班学生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较多学生存在“对人不感激,对事不努力,对物不珍惜,对己不克制”等心理现象,侧重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生存”。
(1)学会感恩。
在人生路上缺少感恩是没有结果的。一部分的人一部分的事之所以没有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个人所走的路上缺少了感恩!
(2)学会珍惜。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懂得珍惜眼前的人、物、事?在未可预知的重逢里,我们以为总会重逢,以为总会有缘再会,以为总有机会说一声对不起,却从没想过每一次挥手道别、离去,都可能是诀别,每一声叹息,都可能是人间最后的一声叹息。我们应该知道,我们应该明白,世间事有很多都不可以重来!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珍惜家人,珍惜自己,珍惜你可以拥有的一切!
(3)学会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学习潜力,让良好的学习习惯陪伴一生。
(4)学会做人。
第一层意思是怎么做人。我们常听到有人感慨说:“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其实做人并不难,难者难在肯吃亏,肯为人服务;如果凡事都能替别人设想,自己也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甚至时时就教于人,与人做好互动关系,做人又有何难呢?因此,只要懂得做人的方法,人生之乐乐无穷。如何做人呢?有四点意见:①要做与人为善的人;②要做和而不流的人;③要做见贤思齐的人;④做一个乐于忘忧的人。
同样是人,有的人让人如沐春风,欢喜亲近;有的人令人退避三舍,敬而远之。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要做什么样的人?关键就在于要会懂得做人。
第二层意思是怎么处事。古人讲得好,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如果在担当一些大事、难事的时候都是这么去想,而且研究对策加以解决,排除产生危情的各种各样原因,排除产生混乱的各种各样因素,那么,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
(5)学会交往。
从出生之日起,我们就开始了交往的旅程,最初是在自己的家庭里,与自己的父母和其他的家人进行交往,他们给了我们种种悉心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交往的对象渐渐多了起来,交往的方式也日渐丰富起来。
每个人都渴望交往。交往中,我们收获感情;交往中,我们收获友谊;交往中,我们收获信息;交往中,我们收获知识;交往中,我们收获思想;交往中,我们收获帮助。
交往是一门学问。交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保持适当距离;选择交往对象;寻觅知心朋友。
(6)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学会维持生活的知识与技能;二是争取有保障的生存权利;三是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3. 教学方面的精细化管理。
(1)备课要求。
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参、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指导、备教育教学技巧、做课堂教学效果预测。 (2)上课要求。
上课的“五有”要求:
脑中有纲――课程标准或考试大纲;
胸中有本――教材、教辅资料;
目中有人――教育对象;
手中有法――教育教学技巧与方法;
学有所得――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3)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
①作业布置要求。
A、优化效能,遵循作业生成原则;
B、加强开发,活化作业布置形式;
C、多元考核,完善作业评估机制。
②作业批改要求。
A、加强检查;
B、凡做必批;
C、有批必评。
(4)课外辅导要求。
一要承认差别;二要分类指导;三要及时认真;四要形式多样;五要成立组织;六要指导具体。
(5)考试、测验试题、评价要求方面的要求。
设计课堂测验、考试和评价包括以下几步:①确定测量的目的;②设计细目表;③选择合适的测验题目和评价任务类型;④编制一套适宜的题目和任务。
在设计测验、考试或评价时准备一套细目表,学生的表现样本就可以更具有代表性。细目表对要测量的成就领域进行了界定和限制。此外,它还描述了要编制的测验、考试题目和评价任务的样本量。细目表对于总结性测验和评价尤为有用(这些测验包含内容很广),此外,它对一些形成性测验和评价也很有用。
设计一套相关的测验、考试题目和评价任务包括:①将测验题目和任务与学习成果尽可能匹配;②获得所有期望的学习结果的代表性样本;③减少影响回答的无关障碍;④避免为学生做出反应提供线索;⑤关注学习和教学的改进。
4. 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以自身物质因素为基础,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精神生活的整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急功近利,要循环渐进,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之互相促进,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体现发展的理念,建立创新、竞争为理念的校园文化;
②坚持创新的观点,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
③建立校园网络文化,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最强音;
④建立健全文化政策,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
构建人和队伍,打造精英团队的成效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如果在操作层面上把握不好,则很容易产生“好好”先生,培养出“精英分子”,甚至由于某些工作不落实,或考核的项目太多、太滥、太细而导致人浮于事,出现我们不想看到的局面。
责任编校 蒋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