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HMGB1、AI-2和HBD2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临床意义及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来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01newg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粪便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自诱导分子-2(AI-2)和人β-防御素2(HBD2)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中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NEC患儿作为NEC组,以及同期出生的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依据改良Bell-NEC分期标准将NEC患儿分为轻度NEC组及重度NEC组,根据病程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根据肠道菌群紊乱程度分为Ⅰ度失调组、Ⅱ度失调组及Ⅲ度失调组.检测受试新生儿粪便HMGB1、AI-2和HBD2水平,比较对照组和不同严重程度、不同NEC时期、不同肠道菌群紊乱程度的NEC患儿HMGB1、AI-2和HBD2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HMGB1、AI-2、HBD2水平与急性期NEC病情严重程度、肠道菌群紊乱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轻度NEC组和重度NEC组粪便HMGB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NEC组高于轻度NEC组(PⅡ度失调组>Ⅲ度失调组(P<0.05);粪便HMGB1水平与肠道菌群紊乱程度呈正相关(r=0.368,P<0.05),AI-2和HBD2水平与肠道菌群紊乱程度均呈负相关(r=-0.432、-0.406,P<0.05).结论 粪便中HMGB1、HBD2和AI-2水平与NEC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并可以反映肠道菌群紊乱情况,而HMGB1水平降低、HBD2和AI-2水平升高则预示着病情好转.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叶酸受体介导的宫颈特殊染色法(FRD)联合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DNA、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 mRNA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意义.方法 以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200例CIN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FRD、HR-HPV DNA、HPV E6/E7 mRNA检测,比较2组受试者及不同病理分级CIN患者的检测结果.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IN诊断、病理分级与FRD、HR-H
目的 系统评价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原及其血清抗体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1年1月数据库中符合研究目的中英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价文献质量.根据肾组织PLA2R抗原阳性及阴性、血清PLA2R抗体阳性及阴性分组,提取连续型变量及二分类变量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处理数据,计算临床参数的均值差/标准化均值差、缓解率/不良预后率的相对风险及95%CI,采用Stata 16.0软件检测发表偏倚.结果 最终纳入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BNP)、D-二聚体(D-D)水平及24 h室性期前收缩(PVC)负荷对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该院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50例入院排除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BNP和D-D水平,行24 h心电图检查,记录24 h PVC负荷.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心源性不良事件与未发生心源性不良事件心力衰竭患者的BNP、D-D水平及24 h PVC负荷,分析血清BNP、D-D水平及24 h PVC负荷与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