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选种育苗。一般选择抗病、耐低温、高产优质的品种如冬冠Fl、翠莹101、美国碧玉、早清一代等。每亩用种量300~400克。经过处理的种子在日光温室内建造苗床育苗,幼苗出土前苗床气温白天保持28~30℃。夜间保持16-20℃。当幼苗有70%开始出土时要及时去掉地膜,并加强通风,降低棚温,严防幼苗徒长。此期棚温应控制在25℃左右。当两子叶离开地面后要继续加大通风量甚至将整个棚膜去掉,棚温以20℃左右为宜,当第一片真叶展平后,下胚轴高度已基本定型,此期可提高温度,多见阳光,促进幼苗快速生长。
2 起垄定植。当幼苗3叶1心,苗龄25-30天时即可定植。定植前3-4天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待土表稍干时起垄,垄宽80厘米、垄高15-20厘米。定植时覆盖部分草帘遮成花荫。采用宽窄行种植,一垄双行,小行80厘米,大行100厘米,将垄耙细整平’,并在垄上开暗沟,暗沟深10厘米,宽15厘米。按株距50厘米挖定植穴。每穴浇定苗水250-500毫升,然后从营养钵中取苗(保持营养土坨完好)定植于穴内。保苗1600~2000株/亩。
3 定植后管理。①前期管理。定植后立即浇一次大水,要浇足浇透,以利迅速生根。水渗后要立即划锄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远离幼苗处要深中耕,多次中耕能起到控制幼苗徒长、花芽分化充实的目的。结合中耕,整修垄面,用宽2米,厚0.006毫米的地膜进行全覆盖。
②吊蔓。当植株8片叶时,进行吊蔓、绑蔓。整枝时长势弱的先吊蔓,长势强的缓后1-3天吊蔓,使植株高矮一致,互不遮光。吊蔓、绑蔓时。及时摘除主蔓上形成的侧芽。
③落蔓。当瓜蔓较高时,随着下部果实的采收要及时落蔓,使植株及叶片分布均匀。落蔓时要摘除下部老叶、黄叶及病虫为害叶片。去除老黄叶时,伤口应远离主蔓,防止病菌从伤口处侵染。
④肥水管理。盖膜后至采收根瓜前,一般不需要浇水追肥,此阶段缺肥。可进行叶面喷肥处理。采收第一瓜后可开始浇第一次水。切忌不要使水流到地膜之上。随水可追施少量化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每次施用量在30千克左右,生物肥可适当偏多施用。第二次浇水一般是在第一次浇水后15天左右进行,由于连续采收,消耗养分大。所以此次浇水要加大追肥量,肥料种类以硫酸钾为主,每亩用量30千克。深冬季节,应减少浇水次数,做到不旱不浇,早春季节每隔5-7天浇一次,每次浇水都加人三元复合肥。进入5月份后,浇水量再次加大。可起到降温作用。另外,每次喷药可喷施叶面肥。
⑤温度控制。定苗后、缓苗阶段尽量少通风,密闭以提高温度,促进幼苗早生根,早缓苗。温度白天保持25~30℃、夜间保持18-20qC,当温度超过30~C时。打开顶窗小通风。缓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2、夜间保持12~15℃。以促进植株根系发育、雌花分化和早坐瓜。坐瓜后调控温度白天为22~26℃、夜间为15-18℃,不得低于10℃,以加大昼夜温差,积累养分,促进果实的膨大。温度调控主要是按时揭盖草苫、及时通风等。深冬季节,白天充分利用阳光增温,夜间加厚覆盖物保温,早晨及时擦净棚膜上的碎草、尘土,增加透光率,提高温度。
⑥蘸花保果。由于冬春季节气温低,可人工授粉或用防落素等激素处理。才能保证坐瓜。方法是在9~10时摘取当日开放的雄花,去掉花冠,在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进行人工授粉,或用浓度为20-30毫克,公斤的2,4-D涂抹雌花柱头和瓜柄。为防灰霉病,可在蘸花溶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4,病虫害防治。①虫害:西葫芦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斑潜蝇。
物理防治:用黄色诱杀虫板进行物理防治。每亩用20x30厘米的黄板30~40片。
化学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倍液喷雾防治,喷洒时注意叶背面均匀喷洒。在阴雪天气用杀蚜烟剂每亩400~500克分堆点燃进行防治。白粉虱用10%11比虫琳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斑潜蝇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②病害防治:灰霉病于发病初期选用40%施佳乐乳油800-1000倍液。或25%灰霉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霜霉病可以用55%百菌清烟雾剂,每亩用量300克左右,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以上药剂应交替使用。白粉病用20%的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郑明华
2 起垄定植。当幼苗3叶1心,苗龄25-30天时即可定植。定植前3-4天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浇水,待土表稍干时起垄,垄宽80厘米、垄高15-20厘米。定植时覆盖部分草帘遮成花荫。采用宽窄行种植,一垄双行,小行80厘米,大行100厘米,将垄耙细整平’,并在垄上开暗沟,暗沟深10厘米,宽15厘米。按株距50厘米挖定植穴。每穴浇定苗水250-500毫升,然后从营养钵中取苗(保持营养土坨完好)定植于穴内。保苗1600~2000株/亩。
3 定植后管理。①前期管理。定植后立即浇一次大水,要浇足浇透,以利迅速生根。水渗后要立即划锄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远离幼苗处要深中耕,多次中耕能起到控制幼苗徒长、花芽分化充实的目的。结合中耕,整修垄面,用宽2米,厚0.006毫米的地膜进行全覆盖。
②吊蔓。当植株8片叶时,进行吊蔓、绑蔓。整枝时长势弱的先吊蔓,长势强的缓后1-3天吊蔓,使植株高矮一致,互不遮光。吊蔓、绑蔓时。及时摘除主蔓上形成的侧芽。
③落蔓。当瓜蔓较高时,随着下部果实的采收要及时落蔓,使植株及叶片分布均匀。落蔓时要摘除下部老叶、黄叶及病虫为害叶片。去除老黄叶时,伤口应远离主蔓,防止病菌从伤口处侵染。
④肥水管理。盖膜后至采收根瓜前,一般不需要浇水追肥,此阶段缺肥。可进行叶面喷肥处理。采收第一瓜后可开始浇第一次水。切忌不要使水流到地膜之上。随水可追施少量化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每次施用量在30千克左右,生物肥可适当偏多施用。第二次浇水一般是在第一次浇水后15天左右进行,由于连续采收,消耗养分大。所以此次浇水要加大追肥量,肥料种类以硫酸钾为主,每亩用量30千克。深冬季节,应减少浇水次数,做到不旱不浇,早春季节每隔5-7天浇一次,每次浇水都加人三元复合肥。进入5月份后,浇水量再次加大。可起到降温作用。另外,每次喷药可喷施叶面肥。
⑤温度控制。定苗后、缓苗阶段尽量少通风,密闭以提高温度,促进幼苗早生根,早缓苗。温度白天保持25~30℃、夜间保持18-20qC,当温度超过30~C时。打开顶窗小通风。缓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2、夜间保持12~15℃。以促进植株根系发育、雌花分化和早坐瓜。坐瓜后调控温度白天为22~26℃、夜间为15-18℃,不得低于10℃,以加大昼夜温差,积累养分,促进果实的膨大。温度调控主要是按时揭盖草苫、及时通风等。深冬季节,白天充分利用阳光增温,夜间加厚覆盖物保温,早晨及时擦净棚膜上的碎草、尘土,增加透光率,提高温度。
⑥蘸花保果。由于冬春季节气温低,可人工授粉或用防落素等激素处理。才能保证坐瓜。方法是在9~10时摘取当日开放的雄花,去掉花冠,在雌花柱头上轻轻涂抹进行人工授粉,或用浓度为20-30毫克,公斤的2,4-D涂抹雌花柱头和瓜柄。为防灰霉病,可在蘸花溶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4,病虫害防治。①虫害:西葫芦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斑潜蝇。
物理防治:用黄色诱杀虫板进行物理防治。每亩用20x30厘米的黄板30~40片。
化学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倍液喷雾防治,喷洒时注意叶背面均匀喷洒。在阴雪天气用杀蚜烟剂每亩400~500克分堆点燃进行防治。白粉虱用10%11比虫琳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斑潜蝇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②病害防治:灰霉病于发病初期选用40%施佳乐乳油800-1000倍液。或25%灰霉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霜霉病可以用55%百菌清烟雾剂,每亩用量300克左右,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以上药剂应交替使用。白粉病用20%的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郑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