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层运作何以要开会:一个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视角

来源 :中国行政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g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视角来看,思想动员会、工作布置会、协商协调会、群众工作会、督查反馈会等一系列会议是政策宣传发动、政策分解、资源调配、具体实施与调整反馈的过程.把“人”的价值带回科层运作中,将纵向等级权力的“收”与“放”、横向专业分工的“分”与“合”、政策及其表达的标准化与差异化进行动态优化组合,可以实现顶层设计与分层落实的差异对接、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辩证统一、静态结构与动态过程的调节校准.
其他文献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机关事务工作与数字政府建设实践相融合,成为了机关事务管理现代化的方向.本研究以福州“数字乌山(R)”项目为案例,对其从“管理”转向“治理”的改
摘 要: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的特点是风险大、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系统管控难。社区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社区担负着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一线防控任务。因此,探索社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问题,顺应了治理重心下沉、预防关口前移的客观趋势。现阶段,社区在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应急管理中面临着职能不明晰、意识淡薄、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以及动员能力弱化等现实困境,应从党
涉毒隐语贯穿涉毒活动的各个环节,藏匿于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中.涉毒隐语的封闭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使得涉毒交流信息更加隐蔽,为禁毒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涉毒活动增添了障碍,
作为一种超越分散管理的重要备选机制,海洋综合管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然而,实践层面却展现了完全不同的逻辑.自2018年以来,中国海洋管理改革重塑了2013年改革所确立的"综合管理"的改革思路,昭示着中国的海洋治理进入新纪元.为何2018年以来的改革要对2013年确立的海洋综合管理的改革思路改弦易张?本文聚焦于海洋执法机构整合阻滞的组织学分析,立足于2013-2017年中国海洋执法机构整合过程,从组织层次序列情境中相互联系的政治体制、职能机关、机构性质等方面挖掘了海洋综合管理重塑的组织机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2020年是“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年,基层法治政府建设成效应予全
期刊
2019年办,公江室苏将省常委州全市面作依为法试治点省委员会,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法律实施效果评估工作.2020年,在总结常州市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将区域性法律实施效果评估
期刊
建构制度主义认为,源自既有制度语境的认知观念赋予行动阐释意义并影响行动者的选择,制度输出的秩序由行动者的实践加以建构.认知观念和制度语境作为二阶动力促成制度变迁.农地产权制度作为农村社会秩序的基础,其变迁历程反映了国家对不同时期社会结构变化的回应.本文以"三权分置"改革为例,探索该过程中的社会观念更新与广泛的实践行动.权能分离是农地产权"三权分置"变革最鲜明的表征,这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下的人地关系及城乡关系等变化有直接关联.同时,社会转型带来的观念重构和互动则是串联起制度语境变化和制度变迁的关键中介.
环保垂改引发县级生态环境派出机构与县级政府的分离,加深县域范围内生态环境治理困境.引入"结构-过程"框架对这一机构分离进行剖析可见,县级环境监管权产生了结构过程双重分化.实践中,县级层面探索在党委领导下成立生态环境议事协调机构实现县级环境监管权的重组.结构与过程双重视角分析可见,实践中县级生态环境议事协调机构对环境监管权重组呈现虚化间歇、虚化常态、实体间歇与实体常态四种模式.四种模式各自具有不同的适用情景,但其运行仍面临合法性、运行效率、权力监督等方面的困境.生态环境议事协调机构应通过县级党委政府的赋权与
2021年6月2日,李克强总理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上总结了过去一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工作,部署了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回顾过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推动下,全国各地掀起了以"缩时限、减材料、降成本"为主要抓手的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浪潮,"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一次不用跑"等创新举措持续扩散,"浙里办""穗好办""在泉城全办成"等政务服务品牌不断涌现,极大推动了"放管服"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极大方便了企业群众办事创业、扩大了市场
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目标与原则.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中普遍存在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社会责任管理滞后、社会责任实践失衡、社会责任监管不力等问题.本文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视为一个社会系统,政府、企业、社会在这一社会系统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角色"并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与作用.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在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合作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与功能,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合作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