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兴趣才是人生真正的“起跑线”

来源 :风流一代·TOP青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许多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语,培训机构将“起跑线”解读为某项实用的专业技能。家长将“起跑线”的作用定义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人们对“起跑线”的焦虑主要来源于对结果的急切渴望和途中的无力感。
  这是以一种线性的思维方式将未来的可能性定义为某种确定性,在潜意识中将人生置于固定的赛道之上,这样的生命毫无弹性。生命真正的成长方式和发展历程往往是非线性的,我们无法预料会在哪个赛道或在某个节点出现改变人生轨迹的岔路。未来道路上任何一个未知的变量或隐秘的参数都可能改变结果,因此我们不能用线性的思考模式去分析、概括和定义未来的种种可能性。
  那人生究竟有没有“起跑线”呢?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20世纪初就曾提出了“社会兴趣(social  interest)”的概念,它指的是促使个体认同他人、同情他人的潜能,表现为对全部社会成员的情感和态度。有三个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兴趣:
  第一,合作。当一个人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会立即想到与他人合作;当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会习惯性地给予帮助,即便是看到陌生人陷入困境,同样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在他的潜意识当中,协作是解决困难最有效的方式,所以不管谁遇到困难,他总会以共同的担当将困难分解。
  第二,给予。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始终秉承“给多于取”的态度和习惯,让自己的贡献大于所得。哪怕是在日常的平等交易,他也不会让对方吃亏,永远会让付出大于索取——这样的不等式似乎已然成为他的人生信条。
  第三,共情。这是衡量社会兴趣是否充分的第三个特征,表现为对他人的感情、体验给予理解的愿望和能力,也就是一种共情力。一個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总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就会很快进入对方的频道当中并找到共振,提高沟通的信噪比,降低沟通成本,而绝不会固守自己的频率自说自话。
  当一个人树立了健全的社会兴趣,也就定下了“三观”的基调,更明确了面对这个社会的态度和互动方式。大量的统计表明,一个具有充分社会兴趣的人,其幸福程度和事业成就远大于那些社会愿望不足的人。即使有些人凭着某个认知特长或专业技能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就——比如说拥有足够高的社会地位或丰厚的财富,如果思维和行为当中没有充分的社会兴趣,甚至秉持“索取大于付出”的人生信条,那么必然不可避免地陷入到痛苦的境地——因为人际关系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阿德勒认为,精神病、酒精中毒症、心理失调甚至某些犯罪行为都与社会兴趣发展不足有着密切联系,在日常行为中往往表现为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或者向隅而泣。社会兴趣的匮乏远比某项专业技能缺失的影响要大得多,它就像一个巨大的价值黑洞,不停地吞噬所有正面的努力和积极的结果。如果说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开发了人生中的一个应用软件,那么建立完善的社会兴趣则是构筑人生操作系统的底层代码——这大概才是幸福人生真正的“起跑线”。
  我们常常将那些具有较高社会兴趣的人称之为“热心肠”——他们不会太计较个人的付出,在与他人合作时也绝不会抱有明显而直接的目的。“热心肠”的人一般人缘都不会太差,因为他们在付出时所流露的善意会由内而外地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气场,让人愿意接近;而习惯于索取之人常常会让人感觉到阵阵寒意。
  社会兴趣决定了我们在起跑以后,以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这场比赛——是在有限的时空内把所有人都视作竞争对手,还是以接力赛的方式跑向未知的世界。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患上“起跑线焦虑症”,就像三江源的水流——虽万折而必东,只要方向不错,总会有“合作者”汇入进来。管理合作永远比管理竞争更重要,当一个人具有足够的社会兴趣时,就会持续地找到潜在的合作者,让更多的变量汇聚进来,成为壮大的力量,这才是人生的起点。
  (编辑  周静 charm1121@sina.com)
其他文献
以山东无棣县、河南郏县、四川浦江县为代表,各地在紧密型医共体中的医防融合实践探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紧密型医共体的医防融合应秉承\"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为突破口,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健全体制机制,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连续的、医防有效融合的健康服务。
在特斯拉之前,所有人都认为新能源汽车应该是经济的、小型的、家用的汽车,而马斯克用Roadster的问世,证明了电动汽车以前走过的路都是错的。这是一款超级跑车,它的用户几乎就是一张全球名人榜单。  为什么马斯克敢把电动车做成跑車?他有一段阐述:“我们运用‘第一原理思维’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别人已经做过了或者正在做这件事情,我们也去做。这样的结果是只
利用专利分析方法,从专利申请态势、专利技术构成等方面分析了丰田在固态电池领域的专利技术布局及重点研发方向,梳理其在固态电解质技术、固态电池单元技术和固态电池单元层叠技术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点,从宏观、微观角度剖析了丰田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