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夹联合新型尼龙绳缝合胃壁全层缺损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t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金属夹联合新型尼龙绳(乐奥尼龙绳)缝合内镜全层切除术后胃壁全层缺损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32例胃底黏膜下肿瘤行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采用金属夹联合乐奥尼龙绳缝合胃壁缺损(研究组),其余18例采用金属夹联合Olympus尼龙绳缝合胃壁缺损(对照组),比较2组闭合完成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创面愈合情况。

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所有内镜全层切除术,胃壁缺损闭合成功率均为100%。研究组耗时(13.86±4.62)min,对照组耗时(18.28±6.4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金属夹(9.43±4.09)枚和(9.67±3.61)枚,尼龙绳(1.00±0.00)枚和(1.06±0.24)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分别有1例和2例因气腹明显予腹腔穿刺抽气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无皮下气肿、气胸、纵隔气肿,均未见迟发出血及腹腔感染症状,术后2个月创面均完全愈合。

结论

金属夹联合乐奥尼龙绳缝合内镜全层切除术后胃壁缺损安全和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使用透明帽辅助法进行结肠镜筛查,对于结直肠腺瘤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将376例患者随机分为透明帽组(TH组)190例和无透明帽常规肠镜组(CC组)186例,由同1位内镜医师进行全结肠镜检查,记录退镜时间、肠道准备情况、退镜发现息肉数量、形态、位置、大小,并将发现的息肉全部做内镜下摘除,记录病理结果,统计分析所得数据及相关因素。结果2组共查出腺瘤患者175例、腺瘤317个,其中TH组患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对胆总管结石形成及取石术后胆道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天津市南开医院微创外科中心2011年5月至2014年3月成功行胆道测压和十二指肠镜诊疗的9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是否伴有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分为观察组(伴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52例和对照组(不伴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45例,对比分析2组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前及取石后胆道压力。结果EST术前观察组Oddi括约肌基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未成年人小肠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4年4月期间,应用胶囊内镜进行小肠检查的61例未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其对小肠病变的检出率及其安全性。结果61例患者中,除3例因胶囊胃内潴留而宣告检查失败以外,58例完成检查。其中41例小肠发现阳性病灶(检出率70.69%),包括小肠血管畸形、克罗恩病、麦克尔憩室、溃疡、P-J综合征、隆起性病灶及小肠炎等。最终确
目的探讨残胃腺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与疗效。方法11例符合早期胃癌ESD适应证的残胃腺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施行ESD切除,记录手术时间、并发症、完整切除率及R0切除率,局部复发率及淋巴结转移率等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指标,进行初步分析。结果11例患者完成ESD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5.5 min,除1例术后迟发性出血外,未发生其他并发症。11处
目的评价肾上腺素增强的放大内镜(ME-EPI)、冰醋酸-靛胭脂增强的放大内镜(ME-AIM)、靛胭脂增强的放大内镜(ME-IDC)和窄带成像增强的放大内镜(ME-NBI)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将在4家医疗中心通过普通白光内镜(WLE)筛查出的3 059名患者(3 097处局灶性胃黏膜病变)分为3组,分别进行ME-EPI(1 094处病变)、ME-AIM(873
目的 比较食管黏膜病变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病理的异同。方法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2013年至2014年胃镜活检诊断为食管黏膜病变并行ESD治疗患者共110例,对比分析术前胃镜病理结果与术后ESD病理结果差异。结果术前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率为61.8%(68/110),术后病理程度较术前病理严重占30.0%(33/110),术后病理程度较术前病理轻占8.2%(9
期刊
目的对比早期食管癌内镜切除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年2月到2013年3月间43例内镜切除治疗(内镜切除组)和29例开放性手术治疗(开放手术组)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年内肿瘤复发情况及术后5年生存率。结果开放手术组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11例(37.9%)、食管狭窄7例(24.1%)、吻合口漏1例(3.4%),内镜切除组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