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来源 :房地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g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的年轻夫妇梁思成和林徽因,收到一份来自中国的包裹,父亲梁启超将国内刚刚刊行的《营造法式》寄赠他们。梁启超在信中写道:“其书义例至精,图样之完美,在古籍中更为独特,在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光宠也已……遂以寄思成徽因俾永宝之。”
  这本成于宋代的古籍,给了后人一把钥匙,开启已尘封千年的中式营造法则的殿堂。
  卷帙浩繁的古籍之中,有此一类,营造之法,后世建筑学人共宝之。
  如果没有《周礼·考工记》,后人如何完成周洛邑的复归,终清之世又如何能将华夏周礼传续千年;
  如果没有《洛阳伽蓝记》,我们无从想象北魏王朝通天佛塔的莊严巍峨;更无从亲近那曾在笼罩在古都洛阳城上的浓郁宗教气象;
  如何没有《清明上河图》和《京华梦华录》,汉文化最为巅峰鼎盛的北宋朝代,当年的物产时好,城池风貌,谁记之,谁传之?
  微斯人,吾谁与归?
  在建筑艺术实用和形式美的背后,深蕴着营造之道。
  这“道”,既是人文,也是自然;既是传承,也是拓新;它几乎包含文化的所有基因,民族的全部记忆,人的生命观和世界观。
  千载之下,物转星移,如今的中国,几乎是全世界最具有建筑野心的城市。
  建筑,是公共的艺术,它是某一文化环境中群体心态的映射。它的物理性有产权所属,但它的精神性却属于整个时代和人类。
  我们的建筑,就是我们本身。
  勒·柯布西耶认为,对于建筑设计而言,起点是发现问题,终点是直指人心的境界,这就是营造。那么当今的中国城市、中国的乡村,如何去发现问题,如何去营造境界,如何去建筑这个时代?
  《高端物业样本》,收录下当今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豪宅作品,描摹它们的外形风貌,记录它们营造之法,理解它们的精神气质,这是一份记录,更希冀成为一份收藏,一份传承。
  建筑美的存在,在审美者的眼里,能引起特异的感觉,类似于“诗意”,是一种“建筑意”的愉快。而这种建筑的审美愉悦感,并不需多么精深的专业修养,只需要一份敏锐赤诚之心,因为我们的全部生活,都在建筑空间之中。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其他文献
年报公布之后,绿城的毛利降低就引发了关注。除了绿城给出的原因之外,有媒体报道,在其追问绿城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曹舟南时,曹舟南在匆忙行程中间给出这样一句话:“此前融创降价销售造成的后遗症。”  这样一句无心之语,似乎亦可以看出绿城和融创分手一年多之后,各自的心境。奔向千亿目标的绿城,在携手中交之后,如何进行城市换仓,在重点城市做高溢价,并在管控上做低成本,成为绿城通往千亿道路上的重要关口。  毛利率
进入2016年,万科在美国的声音不断传来。不仅接二连三有新项目签约,更是从房地产开发,扩展到了房地产投资管理。目前,万科在美国的房地产项目达到9个,这距离万科进入美国仅三年的时间。按照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的说法:“万科在美国发展出奇顺畅。”  美国项目频落地  6月1日下午,万科和美国Brightstone Capital Partners联合宣布在纽约建立一个全球地产投资管理平台“Brightst
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问题。通过阐述网络环境下电力系统的数据和通讯安全特点,结合国际上相关的标准,对继电保护
走了三年背运的大龙地产,近日又再次出售项目——退出投入长达8年之久的新都项目。调控之下,中小房企已经走到一个面临抉择的关口。  每一块“地王”的背后,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每一家退了“地王”的房企,都会接连上演另一幕故事。  前者如刚刚在上海拍下46亿地王的北京房企福润天成,所有媒体都在挖这家神秘房企的猛料;后者如三四年前拍下北京天竺地王、至今还没喘过气来的大龙地产。同为拍下地王的中小型房企,一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病毒性肝炎疫苗的研发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