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探索

来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un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举措。当前,高校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面临主观认识还不到位、廉政教育还不够深入、制度建设还存在滞后现象等问题,鉴于此,应以“不敢”为导向,从严执纪执法形成震慑;以“不能”为保障,健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以“不想”为目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省自律,进而推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建设。
其他文献
新时代大学生的个体特质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烙印,个性需求也向多层次、立体化方向转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思政课如何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成为广大高校亟须研究的新课题。习近平对思政课建设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中蕴含了丰富的供给侧改革理念,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根本方法论。高校可以吸纳其中的理论元素,充分运用新思维盘活思想政治教育战术,在优化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创新教学供给方式、转换教学话语、构建教学场域等方面攻坚克难,以实现“供”“需”平衡。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生态系统理论有一定的契合性,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分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现其存在着结构失衡、机制失调和功能缺失的现实问题.对此,应借鉴国外高校
“抖音”作为一款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凭借其知识获取的便捷性、时间利用的有效性、跨文化传播的新颖性,吸引了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当然,它也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泛在式参与”“娱乐性平台”“个性化机制”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另一方面,“信息茧房”“碎片化阅读”“娱乐狂欢”“网络炫富”等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抖音文化”现象,需要顺势而上,注重价值引导,坚持“内容为王”;优化传播机制,实现“价值共创”;创新教育载体,入驻“抖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重要拓展延伸。深入探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特别是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意义,是建构过程优化、科学有效、管理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前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对实践教学模式建构的具体路径、基本要素、主要形式等探索具有重要的启示。
推进高校党组织思想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党组织思想建设与立德树人融通发展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命题,也是推进“四个服务”的实践要求。应从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立德树人协同机制欠缺、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工作相脱节现象入手,把党的思想建设作为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的唯一主线,构建“五融五抓”融通发展格局,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工作载体、保障监督四个方面建设融通发展体系,不断凸显党的绝对领导地位,着力培养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终身的时代新人。
按照党中央和地方教育发展战略要求,以及构建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现实诉求,文章以党中央和上海市关于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要求和教育精神为指导,针对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现状,开展新时代对劳动教育认知的重塑研究、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机制研究和劳动教育的无缝衔接教育举措研究,从而探索为大中小学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出对策和建议。
红色文化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经验的历史积淀,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有着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红色文化记忆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奠定了最深
历史虚无主义以唯心主义为立论基础,以虚无具体历史事实来混淆是非曲直,以虚无历史规律侵蚀人们的历史观,以虚无历史的文化价值摧毁文化自信,以网络传播的新形态抢占虚拟舆论阵地。因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从立场与观点、价值与情感、技术与方法等维度来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以有效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具体而言,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历史,揭露历史虚无主义对具体历史事实的虚无和对重要人物的诋毁;遵循历史规律,树立大历史观,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规律的虚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党员监管、作风建设以及惩腐肃贪等方面存在“好同志”与“阶下囚”的悖论、“官本位”与“民本位”的博弈以及“打虎”与“拍蝇”的失衡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尚未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得以充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要论述的民本意蕴给我们党优化党风廉政建设以重要启示: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管党治党政治理念,坚守“密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政治情怀,践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政治追求。
人民美好生活的本质彰显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就内在构成而言,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是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民需要的所有生活状态中所能实现的最好的生活状态,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具有有机的内在结构和生成机理的一种复杂的生活状态,是每个人能够有机会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状态。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既包括改造外部世界的实践,也包括改造内部世界的实践,这两种实践共同构成了美好生活的各种必备条件。当前,在重视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应充分重视过上美好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感性、道德修养等内在精神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