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角是幼儿认识、探索植物的窗口,它为幼儿提供了天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机会。有效地创设和利用自然角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教育价值。
●让幼儿直接参与自然角的创设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创造力和独立性,他们有能力参与自然角的创设和管理。我们首先通过一系列问题,如自然角可以种些什么、如何摆放才美观协调、如何陈列才有利于植物生长,让幼儿共同参与有关自然角布置的讨论。接着,我们就地取材,利用废物创设个性化的自然角:废弃的球架摇身一变成了花架,底部摆放大盆植物,中间摆放文竹等需要支撑的植物,顶端悬垂吊兰。水果篮、油桶和大纸桶成了植物的家。为了了解和统计班级自然角植物的名称和数量,我们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以写生的手法绘制植物汇总统计图。在活动中,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是自然角的主人,有能力参与班级自然角的创设,这更加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和观察探究的愿望。
●让自然角成为课程活动的源泉
幼儿對于亲手创设的自然角往往更加关注和爱护。他们每天观察,期待着植物的生长变化。有时,他们异常惊喜:豆子发芽了,番茄叶子长大了,牵牛花开了……有时他们十分困惑:辣椒、番茄怎么总是细细长长、只见长不见壮?这该怎么办呢?许多幼儿对此议论纷纷。我们觉得幼儿的这一发现正是教育契机,从幼儿的疑问入手可以引发一系列关于植物的主题探究活动。
于是,我们鼓励幼儿调动已有经验大胆猜测,并让他们自由阐述理由:“可能是土太少,营养不够”,“也许是花盆太小,支撑固定不好”,“可能是没有晒到足够的太阳”……可是,怎么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呢?我们尊重幼儿的想法,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想法:将花盆换成大的,往花盆里加土,每天给植物晒太阳。幼儿的探索欲望非常强烈,他们不但亲自动手实践,而且坚持天天观察,可是植物的变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显然,影响因素可能更复杂。这时,我们启发幼儿尝试运用多种途径寻求帮助:有的回家求助于有种植经验的家长,有的查阅图书,有的和家长一起上网搜索,还有的去咨询相关专家。然后,我们组织幼儿讨论交流,将收集来的资料与大家分享,以积累更多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经验。一名幼儿还特意请来了在植物研究所工作的爷爷作为“客串老师”,为孩子解答疑问。在“客串老师”的建议下,孩子们决定用竹竿、棍子、绳子为那些“摇摇欲坠”的植物固定,并留意观察各种植物对水、阳光、肥料的不同需求。每天早晨幼儿入园时,他们总要牵着家长的手走过自然角,看看植物有了哪些新变化。我们还利用晨间活动、餐后休息、下午自由活动时间,引导幼儿有序而细致地观察植物,用写生的方法配以各种符号记录自己的发现,强化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对自然角植物的观察与探究。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是最好的教育内容。正是因为对自然角植物的生长产生了浓厚兴趣,幼儿成了主动的发现者与探究者,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而这种探究活动又激发了他们更深层次的观察与思考,使他们对植物的探究热情持续升温。
我们放手让幼儿创设自己的小园地,决定自己观察和管理的方式,使幼儿成了自然角的主人,自然生成了多种丰富的活动,从而发挥了自然角独特的教育价值。
●让幼儿直接参与自然角的创设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创造力和独立性,他们有能力参与自然角的创设和管理。我们首先通过一系列问题,如自然角可以种些什么、如何摆放才美观协调、如何陈列才有利于植物生长,让幼儿共同参与有关自然角布置的讨论。接着,我们就地取材,利用废物创设个性化的自然角:废弃的球架摇身一变成了花架,底部摆放大盆植物,中间摆放文竹等需要支撑的植物,顶端悬垂吊兰。水果篮、油桶和大纸桶成了植物的家。为了了解和统计班级自然角植物的名称和数量,我们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以写生的手法绘制植物汇总统计图。在活动中,幼儿充分感受到自己是自然角的主人,有能力参与班级自然角的创设,这更加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和观察探究的愿望。
●让自然角成为课程活动的源泉
幼儿對于亲手创设的自然角往往更加关注和爱护。他们每天观察,期待着植物的生长变化。有时,他们异常惊喜:豆子发芽了,番茄叶子长大了,牵牛花开了……有时他们十分困惑:辣椒、番茄怎么总是细细长长、只见长不见壮?这该怎么办呢?许多幼儿对此议论纷纷。我们觉得幼儿的这一发现正是教育契机,从幼儿的疑问入手可以引发一系列关于植物的主题探究活动。
于是,我们鼓励幼儿调动已有经验大胆猜测,并让他们自由阐述理由:“可能是土太少,营养不够”,“也许是花盆太小,支撑固定不好”,“可能是没有晒到足够的太阳”……可是,怎么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呢?我们尊重幼儿的想法,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想法:将花盆换成大的,往花盆里加土,每天给植物晒太阳。幼儿的探索欲望非常强烈,他们不但亲自动手实践,而且坚持天天观察,可是植物的变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显然,影响因素可能更复杂。这时,我们启发幼儿尝试运用多种途径寻求帮助:有的回家求助于有种植经验的家长,有的查阅图书,有的和家长一起上网搜索,还有的去咨询相关专家。然后,我们组织幼儿讨论交流,将收集来的资料与大家分享,以积累更多有关植物生长的知识经验。一名幼儿还特意请来了在植物研究所工作的爷爷作为“客串老师”,为孩子解答疑问。在“客串老师”的建议下,孩子们决定用竹竿、棍子、绳子为那些“摇摇欲坠”的植物固定,并留意观察各种植物对水、阳光、肥料的不同需求。每天早晨幼儿入园时,他们总要牵着家长的手走过自然角,看看植物有了哪些新变化。我们还利用晨间活动、餐后休息、下午自由活动时间,引导幼儿有序而细致地观察植物,用写生的方法配以各种符号记录自己的发现,强化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对自然角植物的观察与探究。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是最好的教育内容。正是因为对自然角植物的生长产生了浓厚兴趣,幼儿成了主动的发现者与探究者,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而这种探究活动又激发了他们更深层次的观察与思考,使他们对植物的探究热情持续升温。
我们放手让幼儿创设自己的小园地,决定自己观察和管理的方式,使幼儿成了自然角的主人,自然生成了多种丰富的活动,从而发挥了自然角独特的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