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平衡原理在魔术中的应用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ndb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展示了三个简单的魔术表演,并对其中的物理原理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揭示了看似“不科学”的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科学道理。
  关键词:魔术;物理;平衡
  魔术师用巧妙的手法将“科学”隐藏了起来,让我们看到的是“不科学”的现象。本文将介绍几个看似违背了物理学原理的魔术现象,揭示其中蕴含的深奥而有趣的物理学原理。
  一、纸币平衡
  如图1所示,魔术师向观众展示一张100元人民币,然后沿宽度方向将人民币对折两次。
  图1 纸币对折示意图对折后用双手大拇指托住两端,纸币可以平衡在大拇指的两端。当魔术师将左手移开后,纸币仍然可以在右手拇指上稳定平衡,如图2所示。
  图2 纸币平衡示意图 物理原理:纸币被双手支撑时,其所受外力平衡,力矩平衡。而当单手支撑时,只有右手拇指一个支点,纸币长端与短端所受重力对支点产生的力矩不再平衡。下一刻必然会出现绕支点的转动,无法在右手拇指上保持平衡。若想令其继续稳定在右手上,就必须在纸币短端施加一个力。如何做到?秘密在一枚硬币上。魔术师在对折纸币时,用很快的手法将一枚硬币藏入其中。为了隐藏硬币,一百元纸币必须对折两次,因此硬币的大小受到限制。一元硬币过大,只有五角和一角的硬币可以满足要求。
  定量计算:百元纸币尺寸为:165mm×77mm×0.1mm,质量1.13g,质心在正中心,距离左端r1=8.25cm。五角硬币直径20mm,厚度1.67mm,质量约为3.8g,质心在正中心,距离左端r2=1.55cm。
  如图3所示,利用物理学质心的计算公式,则两者放在一起共同的质心位置为:
  xc=m1r1+m2r2m1+m2=1.13×8.25+3.8×15.51.13+3.8=13.8(cm)
  由计算结果可知,魔术师手指的位置大约是离右侧2.7cm附近。但手指与纸币接触时不可能为一个点,
  求解出的值仅为魔术师拿出一个瓶子(或者是杯子、光盘),用双手同时握住,然后缓缓张开双手。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瓶子依然稳定地待在原处凌空漂浮着,如图4所示。
  图4 凌空漂浮示意图物理原理:众所周知,地球附近的物体会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如果一个物体悬浮在半空,必须克服重力的作用。魔术中经常使用磁力、风力、悬挂、支撑等方法来达到悬浮的效果。今天介绍的这个魔术有些特殊,它利用的是大气压强。这个魔术中用到的道具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样物品——吸盘。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图4中魔术师的手并不是完全与漂浮物脱离,而是有一根手指被物体遮挡。在这根手指上固定着一个吸盘,物体是被吸盘吸住的。吸盘是如何来承重呢?这和大气压有关。吸盘和物体之间并没有任何粘胶类物质,只是当吸盘紧紧贴在物体表面时,其和物体间的空气被完全挤压出来,吸盘外部的大气压就对吸盘产生较大的压力。
  定量计算:吸盘的直径不用太大,2cm左右即可。大气压强约为101KPa,大气压对吸盘产生的压力为:
  F=PS=101×103×π(1×10-2)2=31.73N
  该吸盘与被悬浮物体之间的压力约为31.73N,利用吸盘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即可实现悬浮魔术。
  三、纸币上放硬币
  这个魔术有点像智力测验——你能将一枚一元硬币放在一张竖直展开的100元纸币上吗?其实方法很简单: 先将纸币对折,形成一个“V”字形,再将硬币摆在“V”字形的角上。后将纸币慢慢拉直,直到完全展开,你会发现硬币一直稳定在纸上。(如图5所示)
  图5 纸上竖硬币示意图物理原理:这个魔术主要利用的是重心原理。要揭示這个魔术的物理学原理,我们可以先研究下面这个实验:用两根手指托住一根细木棒的两端,之后两手指缓慢接近。你会发现,其中一根手指先相对木棒滑动,另一根手指相对木棒静止;滑动一段距离之后,最初运动的手指将会停止滑动,另一根手指与木棒开始相对运动;滑动一段距离之后再次交替。最终,两手指将会停在木棒的重心处。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相关,而最大静摩擦力则比滑动摩擦力略大一些。如图6所示,假定木棒的质量分布不均匀,O点为质心所在位置,两手指与质心的距离分别为x1和x2,在竖直方向给木棒向上所施加的支持力分别为f1和f2,根据平衡条件,可以得到:
  图6 纸上竖硬币原理图从图6中可以看出:与质心距离较远的一端,所受到的正压力小;与质心距离较近的一端,所受到的正压力大。于是,正压力较小的一端(距离质心较远)将首先产生滑动,减小与质心的距离,变为距离质心较近的一端。于是,原本距离质心较近的一端,变为距离质心较远的一端。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至两个手指相互接触,达到O点。纸币上放硬币的魔术同样如此,“V”的顶点和两边与硬币的接触面会出现正压力不相等的情况,交替与硬币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并且慢慢接近硬币的质心,最终硬币会平稳的停留在纸币上。
  通过学习物理学,研究各种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刻的道理,结合手法、光影等手段,可以开发更多的有价值的魔术,“骗”过观众的眼睛,产生似乎“不科学”的不可思议的魔术现象,为我们的生活添姿添彩。
  参考文献:
  [1]袁铃,尹钊.利用魔术创设物理教学情境[J].高师理科学刊,2010(5).
  [2]王月,张国栋.巧用魔术进行物理情境的创设[J].物理教师,2007(28).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生物辩论式教学是针对传统生物教学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通过对学生辩论的指导而进行问题探究和观点切磋。这一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生物教学效能。本文对高中生物辩论式教学進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中;生物;辩论式教学  一、辩论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概述  1.辩论式教学  辩论式教学是指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手段,以发散性思维和反向性思维为特征,基于
我们说话,我们拥抱,我们接吻,我们写作,可我们不知道说了什么,不知道拥抱代表何意,分不清接吻与梦境哪个更为真实,笔下尽是虚妄,诗也虚妄,文也虚妄,无理数也虚妄。  人与人之间都是陌生,相望,交谈,中间隔着距离和时间,像肃杀荒野,寸草不生,漫无边际。这种陌生充满了窒息感,即便是最亲、最近、最爱的人。爱人之间始终无法相互理解,一旦交谈便有歧义,发声就是陌生。只能相嫌,相弃,相杀。  事物永远不能完成,
On May 20, authorized by Certification and Accreditation Administration of P.R.Chi-na(CNAL), the Nanotechnology Special Committee of CNAL technical committee, w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