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背景下大学生课余体育运动情况发展问题研究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keycn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从国家的体质监测可看出,大学生的体质一年不如一年,呈现日益下降的趋势,而且对于此现象也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前景令人堪忧,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是如何进行体育活动的。该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对南昌大学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关键词:体育运动 课余 南昌大学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8(b)-0150-02
  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教养功能、教育功能、培养社会的个体化功能、美育功能、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中也包括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课外的体育锻炼对于体育课更为重要,课外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中占的比重最大,课余体育运动对于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他们长期待在寝室,大部分的学生身体都呈现出亚健康的状态[1]。课外体育锻炼也是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弥补体育课的不足,增强学生的体质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深化体育教学和全面完善课外体育锻炼显得尤为重要[2]。
  确立南昌大学的学生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提倡以人为本,激发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使其成为21世纪全面发展的人才。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是南昌大学200名各院系在校学生
  研究对象是南昌大学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南昌大学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和书籍,收集本课题所需要的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针对南昌大学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进行调查而制定的问卷调查。本问卷经过多人的指导和意见,最终完成的问卷调查表。并在南昌大学随机选取了200位学生进行发放,回收187份,回收率为98.5%,其中有效问卷是183份,有效率为95.2%。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和整理,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百分比的统计处理。
  1.2.4 访谈法
  按照预先设计的访谈提纲对被试者进行访谈。
  2 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对学校的体育设施设备的数量满意程度调查表
  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增强他们的体质健康,并对道德品质进行教育,使他们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要完成这个目的就要具体实施以下任务: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增强身体基本的活动能力。这也是学校体育设施的重要性。表3.1所示。
  从表格数据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绝大多数的被调查对象是对学校的体育设施持满意的态度,从表中还可看出男生对体育设施的需求更高一点,可能和男生喜欢运动有关系,但是也仍有五分之一的男同学对学校的体育设施不满意,这也说明我们学校的体育设施还有待强化,还有一少部分的女学生觉得学校的体育设施不尽人意,但是鉴于这种现象,学校还是要做出一些需要调整的措施来满足其余的同学的需求。因为在非常满意中所占的比例还不是很多,这就证明还是有欠缺和不足的。通过后面我们P值的计算,男生和女生之间对体育设施的态度还是有一定差异的。x2的值可以看出我们调查的对象和学校里面的同学的观点还是有一定偏离的。我们会在后续做出更加详细的研究和调查。总体上来讲,学校的体育设施设备被大多数同学所满意,但也存在一些的不足和缺陷。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南昌大学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不多,而且时间也大多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与国家的规定还有一定的差距。
  (2)南昌大学的学生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目前比较明确,且有多种多样,还有部分的大学生对课外的体育锻炼不太感兴趣,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也不想去浪费这个时间。有点只是消磨时间。但在锻炼的时候,还是很多人没有目的性,大部分都很盲目。而且缺乏合理的科学安排。管理的松弛也造成体育意识的偏差和下降。
  3.2 建议
  (1)充分认识并重视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全面贯彻《全民健身条例》,为课外体育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力度,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教学管理范畴,健全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与管理制度。
  (2)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课外体育锻炼管理体系,更好地激发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热情,同时督促锻炼意识差的同学。
  参考文献
  [1] 王雅林.闲暇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 曲宗湖,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3] 兰自力,赵克.我国部分省(市)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2,37(3):22-23.
  [4] 刘大海.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工程的设计与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11(2):47-49.
  [5] 季瀏,胡增荦编著.体育教育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孙天明.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改革实践与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3):114-116.
  [7] 范立仁.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0(2):7-11.
  [8] 周学荣.高师院课外体育组织管理的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9).
  [9] 姜桂萍.对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弹性管理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
  [10]李建芳,陈汉华编著.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11]冯秋明.对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5):20-22.
  [12]葛宝阳.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制在健康教育中的效应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3):14-16.
  [13]胡永南,段健芝.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的研究[J].体育学刊,2013,8(2):96-98.
其他文献
摘 要:本研究以第45届体操世界锦标赛男子团体前三名的中国队、日本队、美国队为研究对象,对中国队的六个项目得分即D分难度分以及E分完成分进行剖析。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录像观察法以及访谈法等,分析此次体操世锦赛男子团体前三名队伍在6个项目中的实力差距,并根据数据提出相应建议。结果发现,中国队的优势在于D分起评分上,日本队的优势则在E分完成分上,美国队的优势在于D分与E分比较平均。
摘 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做好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小学体育教育对素质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了探索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新途经,东方红小学创造性地将“快乐体操”引入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当中,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欢乐。  关键词:快乐体操 体育课堂 教学 小学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1(
摘 要:田径运动作为各项运动的基础,被誉为体育运动之母,其可以全面、高效地反映人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初中生田径运动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的能力水平。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拔和培养,使部分学生成为优秀的田径特长生,从而在各级田径比赛中脱颖而出,带动学校体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 初中 田径特长生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
摘 要:为探讨递增运动中尿十项和血乳酸值的关系变化,以XX高校体育学院男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在递增负荷运动中、运动后尿十项和血乳酸变化规律及人体代谢速率和恢复情况,探索尿十项和血乳酸参数在代谢能力和运动人体恢复能力评定应用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生 递增运动 尿十项 血乳酸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1(b)-0006-03  
摘 要:动物竞技历史悠久,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进入现代社会,动物竞技逐渐由仪式演变成了表演,内在的仪式性逐渐丧失,加之动作保护理念的传播,动物竞技的合法性受到质疑。本文以斗牛为个案进行分析,认为动物竞技的开展无论是立足于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还是立足于发展旅游、实现商业价值,都应关注到动物福利、生态伦理,在现代文明价值观的规约下,寻求合理发展之路。  关键词:动物竞技 传统文化 伦理 斗牛 全球化
摘 要:本文将利用各种调查方式,对江西省高等体育院校以及社区体育的服务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索,并以此提出两者合理的“需求—供给”发展模式对策。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 社区体育 “需求—供给”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1(b)-0206-02  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use a variety of
摘 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钦州学院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健身场地不足等问题制约该校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应加强体育健身知识教学,改进体育教学模式、加大体育健身场所建设等方面,加快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与发展。  关键词:钦州学院 大学生 体育健身意识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文章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初步分析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及其建设途径。结合调查结果和文献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法以广州市为实证研究,初步探索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子:体育价值观因子、体育素质因子和体育传统因子。  关键词:影响因子 体育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项目类型日益繁多,体育旅游在国内是一项新的旅游产品。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的领域,是以体育资源为基础,吸引人们参加与感受体育活动和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休闲生活方式,也是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云南边疆地区为例,围绕云南边疆民族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多方面多角度的对云南边疆地区体育文化旅
摘 要:该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对JL大学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论:JL大学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赛事目标与赛事执行脱节、赛制僵化、赛事组织与管理比较随意、赛事文化建设薄弱等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因此,建构赛事指导思想明确、赛制科学合理、职业化的组织与管理团队、强化赛事文化传播的大学生乒乓球联赛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乒乓球 联赛 终身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