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海新区(2006年5月,被批准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滨海新区简介
2006年5月,国务院将滨海新区纳入全国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标志着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改革实验区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住人口140万。
有学者预测,当前滨海新区的特殊地位类似于当年上海浦东或深圳经济特区。今后5-10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速度将非常之快,并最终成为我国北方的金融中心,在国际金融界也将有一席之地。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滨海新区处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与珠三角地区的深圳、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浦东比肩而立;同时背靠“三北”、依托京津冀、面向东北亚,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北方连接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还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邻近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新区内陆腹地广阔,遍及北方12个省市自治区,区位优势明显。
二是,功能优势。滨海新区具有集港口、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于一体的功能聚集优势,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窗口。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十强,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三是,产业优势。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了优势比较突出的电子信息、石油开采及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汽车及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药等七大主导产业,具备了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群。这些产业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辐射功能强。
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小老百姓可以去滨海做什么
豪无疑问,天津滨海新区在近几年内将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学者推测其发展速度、力度将类似于80年代的深圳。事实上,国家给了一个地方好政策,普通小老百姓是很难直接从中获取利益的。那么,老百姓如何从新区的大好政策中分得一杯羹呢?
——建议自主创业!
创业领域
1、开贸易公司。显然,天津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物流基地,大量的商品都是天津进出的,适宜搞贸易。
2、承办展会。随着天津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信息的需求量将非常之大,承办展会可以轻松赚钱。
3、开小型科技公司。天津高新区已是成熟的高科技创业园区,特别是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软件和新型材料等领域,创业环境相当优质。
4、服务业。比如邮递、送饮用水;开快餐店等。
◎成渝经济区(2007年6月,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成渝新区简介
成渝新区是2007年6月国家设立的中国西部的唯一一个“改革试验区”,其全称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因为有别于1979年起陆续设立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人们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俗称为“新特区”。国家设立成渝新区的目的在于“逐步建立较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强化经济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资源环境永续利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架构、政策设计、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综合模式,走出一条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道路。”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其平原面积和丘陵、山地面积几乎各占一半。因自古就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因此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三国时为蜀汉国都,五代十国时为前蜀、后蜀都城,文化遗存丰富。秦汉以来,成都即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
重庆,简称“渝”,是中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与湖北、湖南、贵州、四川、陕西等省接壤。重庆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山城,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地形起伏有致,立体感强。重庆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以丘陵、低山为主,平均海拔为400米。重庆亦有“雾都”之称。每年秋末至春初多雾,年均雾日为68天。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1935年5月5日,国民党政府颁令,将重庆升格为直辖市。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西迁重庆,于1937年11月定重庆为“战时首都”。
重庆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繁荣而又充满蓬勃生机的现代化大都市,她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热土。
成渝新区发展优势
农村发展机遇:所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新区,主要是为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寻找中西部地区特有的发展模式,探索构建和谐社会。这也是为什么有着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背景的重庆与成都会成为试验区首选的原因所在。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曾经指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具体措施即:一是尽可能扩大在农村和农业取得的GDP,二是推进人口的城市化,三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和政策。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说:“我们农民朋友是城乡统筹的主力军,而我们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涉农的龙头企业是城乡统筹,带领农民朋友奔小康的排头兵和组织者,对我们民营企业,尤其是涉农的民营企业来讲,更是一个机会和挑战。”
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说:“一个商人在能获取同等利润的条件下,他一定会在本乡本土来投资,实际上我们要把乡村的经济拉起来,要把偏远的地方拉起来,这个可能要更多靠民营经济,只要给它同等赚钱的机会,它就会在本乡本土扎根。”
政策驱动力:成渝经济区是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包括成都及绵阳等14个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的23个区县。成渝经济区集聚了两省市1/4的幅员面积、一半以上的人口,积聚了两省市经济总量的六成多。新区统筹城乡发展目标明确指出:一是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取得显著成效。未来10年,要把几万农民转变为市民,工业集中度达到80%,城市化率达到70%。二是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走在全国前列。三是城乡差距得到明显缩小。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四是科学发展体制初步形成。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执政为民的价值体系、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得到全面发展,发展的成果惠及城乡居民,人与自然更加协调发展。
成渝新区适宜创业领域
1、乡村旅游业。随着成渝新区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断发展,乡村经济就有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休闲、观光等将成为热点。
2、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是国家大力扶持的产业,尤其是成渝新区。如果能找到切入点,可以顺势而为,赚点钱不在话下。
3、矿产开发。成渝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利用、矿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开发空间。
4、展会和贸易。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展会和贸易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两个领域进入门槛相对较低。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2007年12月,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简介
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其目的是为了落实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什么是“两型”社会?
从系统论的角度,所谓“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集约型地开发、利用、享受资源的社会经济系统;所谓“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利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经济系统。具体说来,首先是生产,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强调低耗能、低排放、高产出。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农村沼气就是非常鲜活的例子。然后是消费,充分开发利用绿色、环保产品,比如建筑节能、家庭照明等,倡导绿色消费。第三是公共部门,比如政府部门、大型商场、写字楼,强调小排量用车、空调温度控制、节能照明等。
“环境友好型社会”具体说来,首先从宏观上,国土开发部门要在全省范围内划定功能区划,根据各地环境承载能力的强弱来发展工业、农业、旅游业等。要多设立像神农架这样的自然保护区,尽最大力量减少对生态脆弱区域的破坏。
在“两型”社会这样的一个新的环境中,老百姓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夸张一点说,试验区的居民,他们的生活方式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首先当然是人们所处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空气质量更高,人们能够切实感受到一种绿色化、人性化的人与自然融洽的氛围。然后是通过节能降耗以后,生产成本下降了,生活成本也会随之下降。试验区效果显现,经济发展加速,人民的收入自然而然就上升了。从过程上讲,人们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消费方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你会发现身边的节能电器、绿色交通工具多了,一次性的塑料袋、饭盒少了,普通市民可以利用这样的机遇创业,研究、生产各种节能型产品,新型包装材料、照明、食品甚至交通工具等等。
武汉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周边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长株潭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1300万,经济总量占湖南全省的38%,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武汉城市圈发展目标
交通规划:按照政府规划,在公路方面,将建成以武汉市大外环和环城市圈高速路构成的“两环”,以及由13条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速公路和快速路构成的公路主骨架网,形成以武汉为中心,通往城市圈8市市区的“1小时交通圈”。
2015年后,建设武汉至孝感、鄂州、黄石、仙桃等城市的城际铁路专用线,形成城市圈轨道交通网。
统一通信收费标准:按照《规划》(最终稿)的设想,将建设一体化的本地网和移动通信网,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圈内长途区号统一,实现同网同号,并稳步推进城市圈移动网络同网实现同费。
10年内打造成中部金融中心:按照政府规划,一是在汉口建设大道建设长2.8公里的金融集聚区;二是在武昌金融总部集聚的中南路一带,完善和提高金融集聚区的建设,使武汉成为中国内陆地区最适宜金融产业集聚的地区。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目标
通过建设,长株潭在百姓的眼中,来往就如走亲戚一般方便。城市群正成为带动湖南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也成为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重点发展的城市群之一。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目标
1、形成长株潭三市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备和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存共生、要素市场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的高效率、高品质的多中心型城市群地区。
2、形成以长株潭三市城区为增长核、以三市间的快速交通设施(高速公路、快速路、轨道交通)为纽带的核心区组团,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发展轴向周边地区放射的城镇网络群体。
3、发展成为经济繁荣,就业能力提高,人居环境良好,污染得到综合治理,人地关系协调并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型城市地区。
4、发展成为在华中经济圈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在国内具有很强竞争力的组群式的特大型城市化地域之一。
适宜创业领域
1、节能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国家提出搞“资源节约型社会”,肯定有具体的行动,如果能顺应时势,肯定能有所作为。
2、IT领域创业。武汉地区高校云集,又有中国光谷,在IT领域创业应该有所作为。
3、小本创业。湖广地区人口密集,地处中部,交通便利,人流量也大。有人就有消费需求,适宜做小本生意。
滨海新区简介
2006年5月,国务院将滨海新区纳入全国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标志着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级改革实验区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住人口140万。
有学者预测,当前滨海新区的特殊地位类似于当年上海浦东或深圳经济特区。今后5-10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速度将非常之快,并最终成为我国北方的金融中心,在国际金融界也将有一席之地。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滨海新区处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位置,与珠三角地区的深圳、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浦东比肩而立;同时背靠“三北”、依托京津冀、面向东北亚,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中国北方连接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还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邻近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新区内陆腹地广阔,遍及北方12个省市自治区,区位优势明显。
二是,功能优势。滨海新区具有集港口、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于一体的功能聚集优势,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窗口。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十强,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三是,产业优势。滨海新区已经形成了优势比较突出的电子信息、石油开采及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汽车及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药等七大主导产业,具备了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群。这些产业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辐射功能强。
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小老百姓可以去滨海做什么
豪无疑问,天津滨海新区在近几年内将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学者推测其发展速度、力度将类似于80年代的深圳。事实上,国家给了一个地方好政策,普通小老百姓是很难直接从中获取利益的。那么,老百姓如何从新区的大好政策中分得一杯羹呢?
——建议自主创业!
创业领域
1、开贸易公司。显然,天津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物流基地,大量的商品都是天津进出的,适宜搞贸易。
2、承办展会。随着天津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信息的需求量将非常之大,承办展会可以轻松赚钱。
3、开小型科技公司。天津高新区已是成熟的高科技创业园区,特别是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软件和新型材料等领域,创业环境相当优质。
4、服务业。比如邮递、送饮用水;开快餐店等。
◎成渝经济区(2007年6月,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成渝新区简介
成渝新区是2007年6月国家设立的中国西部的唯一一个“改革试验区”,其全称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因为有别于1979年起陆续设立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人们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俗称为“新特区”。国家设立成渝新区的目的在于“逐步建立较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强化经济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资源环境永续利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架构、政策设计、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综合模式,走出一条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道路。”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其平原面积和丘陵、山地面积几乎各占一半。因自古就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因此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三国时为蜀汉国都,五代十国时为前蜀、后蜀都城,文化遗存丰富。秦汉以来,成都即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
重庆,简称“渝”,是中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与湖北、湖南、贵州、四川、陕西等省接壤。重庆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山城,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地形起伏有致,立体感强。重庆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以丘陵、低山为主,平均海拔为400米。重庆亦有“雾都”之称。每年秋末至春初多雾,年均雾日为68天。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1935年5月5日,国民党政府颁令,将重庆升格为直辖市。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西迁重庆,于1937年11月定重庆为“战时首都”。
重庆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繁荣而又充满蓬勃生机的现代化大都市,她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热土。
成渝新区发展优势
农村发展机遇:所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新区,主要是为了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寻找中西部地区特有的发展模式,探索构建和谐社会。这也是为什么有着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背景的重庆与成都会成为试验区首选的原因所在。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曾经指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具体措施即:一是尽可能扩大在农村和农业取得的GDP,二是推进人口的城市化,三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和政策。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说:“我们农民朋友是城乡统筹的主力军,而我们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涉农的龙头企业是城乡统筹,带领农民朋友奔小康的排头兵和组织者,对我们民营企业,尤其是涉农的民营企业来讲,更是一个机会和挑战。”
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说:“一个商人在能获取同等利润的条件下,他一定会在本乡本土来投资,实际上我们要把乡村的经济拉起来,要把偏远的地方拉起来,这个可能要更多靠民营经济,只要给它同等赚钱的机会,它就会在本乡本土扎根。”
政策驱动力:成渝经济区是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包括成都及绵阳等14个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的23个区县。成渝经济区集聚了两省市1/4的幅员面积、一半以上的人口,积聚了两省市经济总量的六成多。新区统筹城乡发展目标明确指出:一是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取得显著成效。未来10年,要把几万农民转变为市民,工业集中度达到80%,城市化率达到70%。二是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走在全国前列。三是城乡差距得到明显缩小。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四是科学发展体制初步形成。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执政为民的价值体系、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得到全面发展,发展的成果惠及城乡居民,人与自然更加协调发展。
成渝新区适宜创业领域
1、乡村旅游业。随着成渝新区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断发展,乡村经济就有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休闲、观光等将成为热点。
2、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是国家大力扶持的产业,尤其是成渝新区。如果能找到切入点,可以顺势而为,赚点钱不在话下。
3、矿产开发。成渝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利用、矿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开发空间。
4、展会和贸易。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展会和贸易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两个领域进入门槛相对较低。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2007年12月,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简介
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其目的是为了落实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什么是“两型”社会?
从系统论的角度,所谓“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集约型地开发、利用、享受资源的社会经济系统;所谓“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利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经济系统。具体说来,首先是生产,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强调低耗能、低排放、高产出。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农村沼气就是非常鲜活的例子。然后是消费,充分开发利用绿色、环保产品,比如建筑节能、家庭照明等,倡导绿色消费。第三是公共部门,比如政府部门、大型商场、写字楼,强调小排量用车、空调温度控制、节能照明等。
“环境友好型社会”具体说来,首先从宏观上,国土开发部门要在全省范围内划定功能区划,根据各地环境承载能力的强弱来发展工业、农业、旅游业等。要多设立像神农架这样的自然保护区,尽最大力量减少对生态脆弱区域的破坏。
在“两型”社会这样的一个新的环境中,老百姓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夸张一点说,试验区的居民,他们的生活方式将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首先当然是人们所处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空气质量更高,人们能够切实感受到一种绿色化、人性化的人与自然融洽的氛围。然后是通过节能降耗以后,生产成本下降了,生活成本也会随之下降。试验区效果显现,经济发展加速,人民的收入自然而然就上升了。从过程上讲,人们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消费方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你会发现身边的节能电器、绿色交通工具多了,一次性的塑料袋、饭盒少了,普通市民可以利用这样的机遇创业,研究、生产各种节能型产品,新型包装材料、照明、食品甚至交通工具等等。
武汉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周边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长株潭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1300万,经济总量占湖南全省的38%,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武汉城市圈发展目标
交通规划:按照政府规划,在公路方面,将建成以武汉市大外环和环城市圈高速路构成的“两环”,以及由13条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速公路和快速路构成的公路主骨架网,形成以武汉为中心,通往城市圈8市市区的“1小时交通圈”。
2015年后,建设武汉至孝感、鄂州、黄石、仙桃等城市的城际铁路专用线,形成城市圈轨道交通网。
统一通信收费标准:按照《规划》(最终稿)的设想,将建设一体化的本地网和移动通信网,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圈内长途区号统一,实现同网同号,并稳步推进城市圈移动网络同网实现同费。
10年内打造成中部金融中心:按照政府规划,一是在汉口建设大道建设长2.8公里的金融集聚区;二是在武昌金融总部集聚的中南路一带,完善和提高金融集聚区的建设,使武汉成为中国内陆地区最适宜金融产业集聚的地区。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目标
通过建设,长株潭在百姓的眼中,来往就如走亲戚一般方便。城市群正成为带动湖南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也成为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重点发展的城市群之一。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目标
1、形成长株潭三市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备和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存共生、要素市场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的高效率、高品质的多中心型城市群地区。
2、形成以长株潭三市城区为增长核、以三市间的快速交通设施(高速公路、快速路、轨道交通)为纽带的核心区组团,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发展轴向周边地区放射的城镇网络群体。
3、发展成为经济繁荣,就业能力提高,人居环境良好,污染得到综合治理,人地关系协调并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型城市地区。
4、发展成为在华中经济圈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在国内具有很强竞争力的组群式的特大型城市化地域之一。
适宜创业领域
1、节能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国家提出搞“资源节约型社会”,肯定有具体的行动,如果能顺应时势,肯定能有所作为。
2、IT领域创业。武汉地区高校云集,又有中国光谷,在IT领域创业应该有所作为。
3、小本创业。湖广地区人口密集,地处中部,交通便利,人流量也大。有人就有消费需求,适宜做小本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