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环氧合酶-2表达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d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男性中,前列腺癌是第二大致死性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催化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的关键酶.众多研究结果显示,以COX-2异常表达为重要表现的慢性炎症,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基因和临床研究的证据表明,COX-2表达增加是致癌作用的关键步骤之一[1-2].多数研究发现前列腺癌组织中COX-2亦呈过度表达,且与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3-4].虽然Zha等[5]研究未发现前列腺组织内COX-2的持续高表达,但在增生性炎症萎缩区内检测到COX-2高表达,而COX-2高表达被认为与前列腺癌的发生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患者多西他赛化疗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1年9月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115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年龄49~81岁,中位数为65岁.确诊时PSA值2.9~4000.0μ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盂切开取石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yelolithotomy,RALPL)治疗复杂肾结石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2013年3-7月,我科对4例复杂肾结石患者以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完成肾盂切开取石术.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37~59岁.2例因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腹腔镜下和开放式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26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06例,年龄(66.5±0.7)岁,身高(167.7±0.5)cm,体质量(66.8±0.9) kg,其中非肥胖组(BMI<25 kg/m2)76例(71.7%),肥胖组(BMI≥
患者,女,56岁.因左侧腰部持续疼痛4d伴发热3d于2011年6月3日入院.体温38.8℃,伴有恶心,食欲不振.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7年.查体:左侧肾区叩击痛明显,腹部(-).尿常规:尿糖(+++),蛋白(++),白细胞(+++);血常规红细胞2.82×1O12/L,血红蛋白85 g/L,白细胞17.82×109/L,血培养和尿培养均提示为肺炎克雷伯菌.B超检查提示左侧肾区低回声包块,考虑肾周血肿
期刊
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我们应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肾盂旁囊肿8例,操作简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36 ~ 66岁,平均51岁.患者有患侧腰背胀痛症状6例,体检发现2例.术前均经B超、IVU、CT或MRI检查确诊为肾盂旁囊肿.囊肿直径4.5 ~6.0 cm,平均5.6 cm.位于肾盂旁,囊肿后方肾皮质厚度1.5 ~3.0 cm,平均2.2 cm。
期刊
目的 分析替西罗莫司(CCI-779)与顺铂(DDP)联合应用对膀胱癌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协同作用机制.方法 2011年3-10月,采用噻唑蓝法检测CCI-779、DDP及CCI-779联合DDP对膀胱癌T2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24细胞p-mTOR、p-p70S6K、p21蛋白的表达;制作小鼠膀胱癌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检测CCI-779、DDP及CCI-779联合DDP对移植瘤的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体器官功能评估和维护主要环节,总结实施DCD供体器官功能评估和维护的经验. 方法 我中心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8月实施75例DCD和142例DCD供肾肾移植.对DCD进行器官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供体器官的有效灌注及功能. 结果 75例DCD中中国三类71例,中国二类4例.共捐献肾脏150个,获取肾脏148个,实施肾移植142例.9例(6.3%)发生
目的 构建去势大鼠双侧肾上腺大网膜自体种植模型,研究其对体内不同激素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不同激素水平下前列腺组织的变化情况. 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5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即去势+肾上腺大网膜自体种植组(A组)、单纯去势组(B组)、单纯肾上腺大网膜自体种植组(C组)及对照组(D组),其中A、C组术中移植物周围滴80μ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术后7
患者,男,60岁.因反复双侧腰痛7年,加重伴尿痛半个月于2012年9月12日入院.7年前患者因双肾结石在外院行右肾切开取石术并留置双J管1根,术后未在规定时间内拔除双J管.时有尿频、尿急.查体:双肾区叩痛.SCr检测215.6μmol/L.超声检查:双肾重度积水,左肾结石,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右肾盂输尿管膀胱内双J管存留.IVU检查示右侧双J管存留并全段附壁结石形成,于第4腰椎上缘水平处见不全断裂
期刊
目的 观察采用近端抗反流技术的回肠替代输尿管治疗长段输尿管狭窄或缺损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99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31例输尿管长段狭窄或缺损(15~25cm)和3例输尿管中下段癌,切除输尿管范围从膀胱到距肿瘤上方5~8em的输尿管。男23例,女11例。双侧19例,单侧15例。采用近端抗反流技术的回肠替代输尿管治疗。输尿管与回肠近端做端侧吻合,回肠两侧壁夹着输尿管固定在腰大肌上,固定段长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