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min673594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档案管理工作是任何一个机关、事业、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随着当前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成熟,电子信息技术也应运而生,并且广泛地运用在很多领域。电子信息技术也使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变革,能够让档案管理的过程更加便利。由电子信息技术催生出的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档案管理工作改革之下的全新模式,非常适合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
  【关键词】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 ; 档案管理 ; 作用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288-01
  一、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概括
  (一)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概念
  電子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基于当下社会信息化、科技化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模式。所谓的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往往是指在现代大中小型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利用计算机磁盘、硬盘、U盘或者其他化学磁性材料进行档案材料的贮存手段,其管理的档案材料内容主要包含了图片、信件、报表、图纸等,是一种相对而言的面积要求低、环境要求高的档案管理模式。
  (二)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特点
  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在计算机及其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之下产生的。当下的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巨大变革之下的全新档案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操作不能离开计算机以及相关现代办公软件的支持,整个过程的档案生成、归档、贮存、签发、查阅都必须以机读形式存在。
  往往在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中,收集和贮存的档案信息必须要精确、真实、有价值,这就给其提出了要求,整个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一个去伪存真的模式,是一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模式,是一个严谨科学的模式。
  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之上进行积极改革、更新、改善而建立的一个开放性的全新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是对从前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必要补充的模式,也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为目的的模式。改变了以往档案管理不规范、管理封闭、管理衔接不严密等问题。
  二、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一)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采取电子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档案管理的体制化与信息化,促进资源的合理共享。与此同时,也能够促进档案翻阅、档案查找以及档案编码等档案相关工作便利性的增强。而随着信息网络以及科学技术更深层次的改革与推进,电子档案管理逐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严格依照不同的档案管理情况进行档案查阅、档案资料分类、档案优化等。
  (二)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确保档案检索的准确性以及有效性
  过去的档案管理工作都是采取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查阅、档案分类与整理等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工作效率非常低,并且工作中出现的误差也特别多。而现在,通过采取各种先进的相关网络技术设备,将档案管理人员从过去纯手工的管理方式中转变为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采取了电子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促进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数字化的网络管理系统,具有比较完善的检索方式,不仅有高级检索还有专业检索等,并且对于广大档案管理人员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压力,推动相关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更深层次的提高。
  (三)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确保档案的时效性
  过去的档案管理工作由于相关技术不发达,管理思路也不清晰,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知识,庞大繁琐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耗费档案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运用了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与此同时,信息化的电子计算机管理模式也能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完成,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四)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在信息网络以及科学技术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档案管理工作都是采取纯人工操作的管理方式,对相关档案进行管理。因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档案的整理、登记以及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而当今社会,随着网络信息以及科学技术更深层次化的改革与推进,档案管理思路的不断创新,档案管理方法的进一步丰富,各领域都逐渐采取各种先进的相关的技术设备,将档案管理人员从过去纯手工的管理方式中转变为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将电子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列为了档案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中进一步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推动了各领域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更深层次的提高,如: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各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
  三、推广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新举措
  一是建立和完善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根据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各自的特点,建立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双保险”制度,将两者进行同步归档,既对纸质文件照常整理归档,又对电子文件中的有关数据录入存档,使其起到资源共享,共同互补作用。同时要建立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网络安全制度。由于在电子信息化环境中,档案资料信息更容易被復制、更改,很容易泄密,而且电子介质之间复制更简单、快捷,并且不容易被人发现,所以安全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设立一套安全有效的安全制度,通过加强权限管理,设置多层密码,加强密码设置的安全性,安装正版的防毒工具等措施可能有效地防止不被非法访问和窃取。
  二是加大资金的投入和人才的培养。现在是电子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电脑等硬件设施更新换代非常快,这就要求要加大资金投入,及时的更新硬件设施,有效保证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实现。同时注意加大人才培养,注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化档案的管理人员,既要精通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还要同时具备计算机方面的信息处理技术,所以要加大力度对这类型人才进行培训。还要有针对性的随着相关技能的不断更新改革,做好相应的继续教育培训,为实现建立高效良好的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创造有利的条件。
  总而言之,结合以上种种情况表明,在信息网络以及科学技术更深层次改革与推进的现代社会,各领域都需要摒弃落后的档案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采取电子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采取电子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对于各领域档案管理工作而言,既是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因此,相关领域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创新档案管理思维,并对档案人才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以期推动电子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在各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晓云.电子信息化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J].办公室业务,2012(01).
  [2]和梦吉.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杨振春.信息化在档案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华章,2013(06).
  [4]牛晓丽.电子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才智,2013(24).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我国英语阅读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本、分析文章、多角度地对文章进行全面解读,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急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本文探讨了英语阅读和批判性思维的定义,英语阅读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并结合教学实例阐释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关键词】英语阅读 ; 批判性思维能力 ; 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大学生在恋爱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极端情绪,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加强对自身的认识,促进恋爱关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 恋爱 ; 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282-02  1.研究背景与意义  大学生恋爱已成为普遍现象,而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带有盲目性(张玉莹,马忠丽,2002)。由于缺乏与
【摘要】在文化发展的场合中,文化所具备的变迁和异化使得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存在偏颇。而在对外译介的研究当中,这种文化异化和文化不对等情况就更加严重。本文以创新创业为视角,在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儒家文化进行研究时发现:在两种文化的交流要求中,在进行对诸如儒家文化等具有历史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内容进行翻译时,存在巨大的语言差异,使得翻译无法进行。因此本文结合《论语》的英译研究对文化对外译介进行论述,试图归
【摘要】领导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强化法治思维、提高法治能力,是领导干部在推进法治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领导干部应带头尊崇法律、遵守规则,运用法治思维打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从而加快推进我们的法治社会进程。  【关键词】领导干部 ; 法治思维 ; 培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D920.0;D2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
【摘要】在时代的发展中,教育领域得到了全面的改观,很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立体化教材是一种全新的教材模式,其是以网络为基础,实现教学内容的立体化和多样化,它能够充分调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享受。但是,由于立体化教材在教学领域中的运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亟待得到迅速地完善和发展。本文探讨了现阶段,如何科学有效地优化立体化教材建设。  【关键词】立体化教材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STD)逐年增多,而其中尖锐湿疣(CA)的发病率占性病构成比的24.73%,居第二位。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别众多,而尖锐湿疣主要是由HPV 11型引起的。HPV基因组中的晚期
【摘要】互联网大金融背景下,市场格局发生了新变化,对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阐述了新经济形势下“大金融”概念的内涵及特点,梳理“大金融”理论在中国改革中的实践,在此基础上总结金融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关键词】大金融 ; 人才需求 ; 实践  【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283-01  一、“大金融”概念的内涵及特点 
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户数量多、生产规模小的中国农业生产,正处于传统农业的转型、调整时期.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所经历的阶段,讨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
【摘要】食品安全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可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严重损害了人民的身心健康。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消费者价值观念偏差和政府监管缺失是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的主要原因,因此,食品企业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政府要加强惩治力度,完善法律体系,并且建立完整的食品行业的诚信档案,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此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