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厕,我自己来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411102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孩子多大可以开始进行如厕训练,其实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年龄,但孩子通常在18~36个月之间会具备学习上厕所的潜力。父母需要留意孩子的发展动态,然后就能根据这些线索来判断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对他进行如厕练习了。父母可以注意观察以下几项:
  ● 孩子现在是否能执行简单的指令。
  ● 孩子是否能自己脱衣服。
  ● 孩子要上厕所时是否能用语言或非语言(如面部表情或动作)的方式表达出来。
  ● 孩子是否对坐在马桶上已经开始感兴趣。
  需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如果要学习如厕,孩子还必须在情绪上做好准备,所以你的耐心和鼓励很重要。如果孩子一直抗拒,可以给他多一些时间。在帮助他学习上厕所的整个过程中,父母都要积极乐观,不断帮他增加信心。
  以下是一些有趣而实用的小建议,它们能帮助你的孩子从依赖尿布、纸尿裤逐步过渡到学会自己上厕所。

我的专属马桶!


  如果可以,带着孩子去商店一起选购他喜爱的儿童马桶或儿童座便器。买回家后,向孩子介绍他的专属马桶,确保孩子对它感觉舒适。你可以协助他把马桶个性化,比如在马桶盖上贴上他的名字,或者用贴纸、彩色标记等装饰这个马桶盖。向孩子指出马桶的各个部分(比如座板和冲洗按钮)并做好标记,向他展示马桶是怎么用的。另外,可以让孩子穿着裤子在马桶上坐几次,让孩子明白他不会掉下去,使他安心。如果还想让他感觉更放心的话,你还可以给他读一本跟使用马桶有关的故事书。

啊哦,我要上厕所了!


  帮助并引导孩子感知自己身体发出来的信号,识别出自己马上得去上厕所时身体会有怎样的感觉。向孩子强调当他一有要去上厕所的感觉,就得马上停下正在做的任何事情,说:“啊哦,我要上厕所了!”
  有时候孩子坐在小马桶上会说:“我想拉,拉不出来。”此时,如果想帮孩子缓解坐在马桶上等待解便时的压力,你可以在马桶旁放一篮他喜欢的书或玩具。你也可以找一本只有在他上厕所时你们才会一起看的书。你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唱有趣的歌,比如大家熟悉的《一闪一闪亮晶晶》这样的歌曲,或者也可以编一首属于你们自己的上厕所之歌。
  有时孩子会意外拉到裤子里或拉在不该便溺的地方,这很正常,不必面露不悦或者责备孩子,给他造成压力。记着,多多表扬他,哪怕他只是有了一点小小的进步,比如根据自己的身体感觉准确地判断出了自己的如厕需要。

擦屁股,冲水,洗手!


  孩子刚开始学习上厕所时,你要帮助他建立一个如厕习惯,帮助孩子学习并遵循使用马桶的几个步骤。
  提醒孩子抽水的声音节能会很响,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受惊吓。提醒他解便后要学着用卫生纸擦擦屁股,别用太多,用一点卫生纸就够了。然后教教孩子如厕完之后,如何冲马桶。你可以先让他和你一起按几次马桶的冲水洗按钮,然后慢慢地鼓励他自己去按。
  最后,一定要提醒孩子,在用过马桶甚至触摸过马桶后,不要忘记用肥皂和水洗手。记住,洗手时间至少要持续15~20秒钟或者至少坚持唱一首儿歌的时间(比如唱一首《小兔乖乖》的时间)。再或者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数数来保证洗手的时间足够长。当孩子使用马桶时,你可以陪在他身边,或者将卫生间的门打开,让孩子随时能看见你。

鼓励他不断尝试!


  孩子在逐步学习使用马桶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斥责他或者惩罚他。任何孩子学习如厕时都会有憋不住出意外的情况,所以父母要有耐心,用温和的提醒去鼓励孩子学会成功使用马桶。你可以这样跟孩子说来帮助他:“没关系!你只是暂时还没习惯而已。下次你一定会记得用你的小马桶!”所以,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到自豪,并且能够不断地尝试。

要看到他“做得好”


  父母不仅要在孩子成功的时候高兴地表扬他,在孩子努力尝试的过程中也要表扬他。要不断地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和鼓励的语言去奖励他。在孩子有几次成功的尝试后,你甚至可以带他去买他可以穿的小裤衩,让他感到兴奋又有动力,不久就不用再挂尿布了。你要让孩子知道在他学习如厕的过程中,你一直在支持他。你还可以让孩子记录他自己的进步,比如可以奖励他一些贴纸,让他用这些贴纸去装饰一个空白的笔记本或者一张海报图,并且你要把这些东西放在马桶的附近。每次孩子成功了,他就可以自己把奖励贴纸贴在他的笔记本或海报图上!

芝麻街工作室简介


  芝麻街工作室作为一家教育机构,从世界各地幼儿发展的迫切需求出发,全力改善幼儿生活。工作室以调查研究作为基础,通过多样化的平台向观众传播新颖有趣的教育内容——包括创造经典电视节目《芝麻街》、广播、书籍、杂志、舞台剧、手机应用软件和社区拓展活动等,并且受到全球150多个国家数以亿计的儿童、家长、看护人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喜爱。
  (请访问www.sesamestreetchina.com.cn进一步了解芝麻街工作室)
其他文献
事事有度,适度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在生物教学中,把握好“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了解学生程度    教学中,教和学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现有知识水平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订出相应的教学方案,组织教学。从一般浅显易懂的知识要点归纳到章节重点、难点的综合论述;从分散的生物知识与现象中寻找普遍的生物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