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pkqp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行手术治疗的496例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术前病理分级、绝经与否、术前血清CA125水平、有无LVSI、外周血NLR、子宫病变部位特殊与否、术中测量的病灶直径、腹水细胞学检查结果等),统计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并筛选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随访24~32个月,分析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496例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42例(8.47%).无淋巴结转移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有淋巴结转移者(均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CA125水平≥35 U/L、有LVSI、外周血NLR>3.40均为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术前血清CA125水平≥35 U/L、有LVSI、外周血NLR>3.40的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危险性更高,监测上述指标有利于评估预后.
其他文献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目前我国亟须解决的问题,其中和农民直接相关的农村文化建设更应该值得我们关注.文章以河南S村为例,通过分析农村文化建设滞缓的原因,提出推动
文章从图书馆自身建设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及专业素质等方面提出,如何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做好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
介绍了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融合发展的优势、必要性,以及纸电融合在出版、销售和图书馆三大产业链的发展情况,探讨的着重点在于服务层面的纸电融合,并以上海浦东图书馆陆家嘴
开放科学环境下,信息开放获取、信息数据化、智能技术应用日趋深入,我国专业图书馆在资源建设和服务方式方面面临较多的机遇与挑战.韩国专业图书馆的发展处于较高的水平.采用
本文以新疆南疆的巴州、阿克苏、和田、喀什、克州的“五地州”职业教育发展为关注对象,剖析其发展的机遇,即国家政策性帮扶职业教育发展以及在帮扶过程中的问题:国家通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