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实践中的外语教师发展机制研究——概念发展

来源 :中国外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75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参与研究已成为联结理论与实践、促进教师超越经验和走向卓越的重要途径,然而,教师如何在研究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互动与转化还缺少实证探究.本研究聚焦一名中学英语经验教师(教研员)在高校与中小学合作发展项目中开展研究实践的历程,描述、分析其如何在项目指导和与所在区教师共同探索中建构对研究主题(教学评价素养)的理解,并依据概念形成等观点阐释教师发展机制.本研究发现该教师在不同活动系统交互作用下实现科学概念与 日常概念的汇聚融合,经历从个体含混、复合理解向集体概念演化与创生,并形成共享概念理解与新常规的发展过程.但评价素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体系,教师在建构理解中也遭遇理论、实践和人际等多维层面的碰撞与冲突.本研究对项目推动因素做出反思和提炼,为以研究促进教师发展的培养模式提供启示.
其他文献
人们用语言表达意义、构建意义.语篇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语篇在形式上的特征,做意义上的阐释,揭示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必然联系,并寻求对这些特征的解释.解释是对形式特征和意义特征的进一步追问,表明这些特征不是任意的,而是有动因的.语篇分析一般诉诸外部因素,如结合功能、意义、语境等进行解释.一方面,可以通过共性解释个性,如具体语篇的某些特征可以通过语类共性来解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情景语境解释词汇语法层面的特征,必要时可进一步追问文化语境层面的原因.这正是功能语言学中系统、功能、层次等核心思想的体现.
本文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学业质量的定位和功能,并从校本教学实践的视角,围绕基于学业质量的课程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测、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四个方面,就如何落实《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提出具体的参考和借鉴意见.
本研究综合利用眼动追踪、键盘记录和翻译产品数据,区分总体注意分配及投入原文阅读活动和译文产出活动的注意分配,就翻译方向和文本难度对学生译者英/汉翻译中注意分配的影响进行了多维度探查.研究发现,翻译方向对总体注意分配和投入译文产出活动的注意分配有显著影响.在译出方向,学生译者的总体注意分配和投入译文产出活动的注意分配均显著高于译入方向.翻译方向对投入原文阅读活动的注意分配没有显著影响.文本难度对总体注意分配没有显著影响,但文本难度对投入原文阅读活动的注意分配有显著影响.在文本难度较高水平条件下,学生译者投入
1引言rn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我国语言服务研究学术社团——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计金标、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罗选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祝贺学会的成立,并对如何办好学会提出要求和希望.开幕式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司显柱主持.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战疫应急语言服务报告》新书发布仪式和现场赠书活动.
期刊
本研究借助调查问卷和文化测试等研究方法,对随机抽取的国内高校英语专业3 891名学生的中国文化传承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展开调查,并对学生中国文化学习意愿、课堂教学、作业测试、课程设置、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等变量之间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目前英语专业学生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准确性不高.本研究就增强学生的中国文化传承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化含义丰富的比喻的翻译是中国文学经典作品英译中的典型困难.莫言的《檀香刑》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本文通过对葛浩文译本中比喻的翻译策略分析发现:除极少数的误译以外,译者所采取的八种翻译策略并非可简单归结为遵循描写翻译学所提出的“充分性”和“可接受性”两端的翻译原则,而是分布于两端之间的连续轴上,呈现翻译策略的“连续轴规律”.当汉语比喻的喻体形象及喻义能够在目标语中得到接受和理解时,其译文就体现出“充分性”特征;反之,如果不能被认同接受时,译者要么更改喻体,要么删除喻体只译出喻义,其译文就体现出“可接受性”特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的时代,术语翻译成为国际跨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践内容.不同类型术语的跨语应用存在诸多特殊性问题,其中隐喻型术语跨语传播的问题多与此类术语的认知修辞功能有关.如何判定隐喻型术语翻译的有效性及确立相关认知修辞评价标准尤为重要.本文以隐喻型经济学术语的汉译为例,立足隐喻型术语的复合修辞功能,构建隐喻型术语翻译的跨语修辞评价标准,旨在为此类术语的翻译实践提供适用的评价路径.
教师教育者的自我效能信念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的质量,但是对外语教师教育者自我效能信念的研究却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本文采用 自我研究的方法,通过叙述第一作者自身的英语教师教育实践,探讨教师教育者在创设学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自我效能信念的过程.研究发现,作者的自我效能信念经历了以教师教育者为中心到以教师为中心的发展变化,在作者自我效能信念的发展过程中,质疑和反思起到了推动作用.本研究可以为从事英语教师教育工作的广大同仁提供有益的启示.
1引言rn从“巴别塔”的传说到柴门霍夫创造的“世界语”,从大航海时代到数字智能时代,人类社会互动联通的基因与智慧,不断助推语言和技术的革命,打破思想和文化的藩篱,构建起互联互通的命运共同体.诸多关乎世界和平和未来发展的国际问题,不再是单一国家或国际社会中少数行为体孤立面对的挑战,尤其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国际格局深刻演变”(习近平,2020)的当下,面对错综复杂的风险与挑战,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运,是时代赋予每位“地球村”村民的使命.其中,语言作
期刊
自称语在学术语篇知识建构中调节人际互动,推动劝谏协商,但一直是二语学生学术写作中的难点.现有文献多强调自称语的篇章修辞功能,较少关注其词汇语法形式,且有待进一步系统考察学生群体的语篇实践.本研究基于自建中国理工科博士生学术论文与国际期刊论文语料库,对比学生与专家使用 自称语we的“词汇语法剖面”.研究发现:(1)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序列词和认知类动词分别左、右侧搭配we;(2)学生集中使用以we为核心的研究型词块,强调客观汇报研究结果,较少带动读者篇章互动;(3)学生多以系动词和加强词搭建we的句法范围,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