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对比观察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x9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和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糖尿病黄斑水肿60例(60眼)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玻璃体内每月注射雷珠单抗1次,连续3次,于第1次注药后1周行黄斑格栅样光凝;B组,玻璃体内每月注药1次,连续3次;C组,玻璃体内仅注药1次。随访6个月,比较3组患者在雷珠单抗注射后1、3、6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区厚度(CMT)。

结果

A组治疗后1、3、6个月时的BCVA和CMT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期内疗效保持稳定。B组治疗后1、3、6个月时的BCVA和CMT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期间BCVA呈下降趋势,CMT呈上升趋势。C组治疗后1个月时BCVA和CM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VA于治疗后3月时降至治疗前水平;CMT于治疗后6个月时恢复至治疗前水平。

结论

雷珠单抗连续3次注射联合和不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均能有效控制DME病情发展并改善视力,两种疗法的短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6个月联合光凝组稳定性优于不联合光凝组。两组疗效均优于单次注射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2.5% (33/40)比50.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