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点滴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s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课堂,就是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教育环境,教师随时随地都要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不仅要学到知识,而且也培养了能力。其中,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是教师不容忽视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重视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我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
  
  一、在閱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为学生树立说话的典范。借助语文课本由读到说,便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主要通过问答、朗读与背诵、复述、讨论等形式进行。
  1.问答:在教学活动中,问答是一种最常见的练说方式。特别是学生惧怕说话又缺乏说话能力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是使学生迈出说话训练的第一步。
  2.朗读与背诵:朗读与背诵是把书面语言转换成口头语言的一种方式,它是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有效手段。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同时增强记忆。另外,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学生还可以丰富词汇,增强语感,学会多种句式,从而把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有利于形成精练、准确、流畅的口头表达习惯。
  3.复述:复述就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文章的内容。它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词汇,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连贯的较长时间的口头表达能力。
  4.讨论:抓住时机,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办法。教师提出议题后,让学生分组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长期训练下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定会提高。
  
  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结合作文教学,进行经常性的口语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其形式主要是口头作文,口头作文就是根据命题,让学生稍作准备之后,进行连贯、系统地表达,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说话训练方法。
  
  三、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是一个大课堂教学。在平时课余活动中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其方式主要有谈话、即兴讲话、读报、举办故事会、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等等。
  1.谈话:谈话是人们日常交往的一种言语活动,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情境,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当然,教师在其它现实情境中也可以对学生进行训练 。
  2.即兴讲话:这是一种迅速整理自己的思路,根据不同的环境、对象和需要而随时调整说话内容、方式的说话训练形式。可以采用“抽签练说”的方法,还可以根据当时情况临时指定学生发言。
  3.读报:这种方法与课堂上的朗读有些近似。不过,这是在课外进行的。它也是使学生有精练、准确、流畅的口头表达习惯的训练方式。
  4.举办故事会:讲故事是以看、听、读获得的原始材料为基础,经过讲述者的消化理解,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说话的创造性,是培养学生长篇讲话能力的一种形式。
  5.演讲会:这是一种综合训练,它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语言潜能,同时注重听众的反应,随时矫正自己的内容和姿态,从而取得最佳的演讲效果。
  6.辩论会:辩论会是口头表达能力的总检验,它的要求极高,须得全面的指导、精心的组织、充分的准备。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说话形式,在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说话能力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
  
  四、在一定的境界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叶圣陶要求在说话训练时能为学生设计一种“境界”,“迫使学生的口头表达愿望合理且丰富地产生”。他说,这是一种“开源”的办法,比一般单纯指定学生说这说那要合理,而且有效。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消除心理重压,激发他们参与说话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敢说愿说。在教学过程中,中学生一般都难争先恐后地发言,因此我们进行学生说话训练必须一定的创造条件。教师在提问学生时可多运用一些启发式语言,如“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听听?”“同学们,你们有什么不同的见解,老师很想听听,哪个先来说一说?”等等。这样,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了,为说话的进一步进行作好铺垫。在学生的表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运用多种非语言表达方式,如眼神、手势、面部神情等,把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潮随着教师的情感起伏。当学生说得好时,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用微笑进行鼓励。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随时对学生进行训练。其训练方式多种多样,并非一成一变,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方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不善开口的学生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在说话训练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情感倾向,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体体验,让学生享受到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快乐。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我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随着21世纪的来临,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将改变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使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利用信息技术,
期刊
【摘要】现代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除传授知识外,还应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手段。文章拟就创设魅力语文阅读情境的几条途径谈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构建情境;魅力语文阅读    现实的阅读教学经常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学生读书、感悟少,教师提问、分析多;学生质疑、发现少,教师牵引、灌输多。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之幸,也是千千万万的
期刊
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在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然而,传统的“传授——接受”的旧观念至今影响着一部分教师,旧的教学观念还是影响着现代的教学;以学生考分高低评价教师的优劣,也使得有些教师急功近利;更主要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并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  纵观小学数学课堂:学
期刊
【摘要】物理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直观、适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物理情景,结合生活、实验、现代教育技术展现情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  【关键词】物理情景、认知结构、创造思维、实验     课堂教学是教学最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
期刊
指导中学生如何学习数学,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新形势下的教师不再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学生怎么才能发挥好“主体”的作用,成为积极地探索者,思考者。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让学生学会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为了对一节课初步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    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
期刊
班主任是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各项工作的领导者、管理者,是学生美好未来的设计者和健康成跃的引导者.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良好班集体的创建者.是孩予们美好心灵的塑造者。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怎样做到因材施教,是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严格要求优生    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都喜欢优生。优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教学的骨干力量。怎样
期刊
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一种“知识课堂”,以知识为中心,关注的是教学的结果;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模式则是一种“生命课堂”,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新课程标准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并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逐步形成了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
期刊
一、了解差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动态的人际交往过程。建立良好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证。而教师----中差生关系尤为重要。一位耐心体贴、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师,肯定为中差生学生所尊敬;而尊敬老师的中差学生往往又会顺应老师的期望,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学习。那么,如何才能建立教师与中差生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