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汤剂口服与汤剂灌肠用药异同.方法 检索近15年医学期刊发表的中药治疗UC临床疗效好的研究文献,提取元数据建立“UC方剂数据库”,对口服与灌肠治疗用药的功效、性味、归经等因素进行x2或Fisher's确切概率检验.结果 口服方中核心药物有18味,分别是:甘草、黄连、木香、白术、白芍、黄芩、白头翁、当归、党参、地榆、黄芪、茯苓、陈皮、薏苡仁、干姜、败酱草、肉桂、山药,累计293味次,累计频率72.17%;灌肠方中核心药物有14味,分别是:白及、黄柏、黄连、地榆、白头翁、苦参、三七、五倍子、白芍、赤芍、秦皮、败酱草、甘草、当归,累计299味次,累计频率71.36%.口服药物以补虚药为主,辅以清热药、理气药;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脾、胃、大肠、肺、心经为主.灌肠药物以清热药、止血药为主;药性以寒为主;药味以苦、涩、甘为主;归经以大肠、肝、胃经为主.口服与灌肠用药功效、性味、归经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医治疗UC由于给药途径不同用药差异较大,口服药物重在补虚、清热、理气;灌肠药物重在清利湿热、和血止血.挖掘中医治疗UC用药规律时要区分给药途径.得到的规律才更符合临床实际,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