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 得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话小品
  画史无小品之说,由文学体裁小品文嬗衍于画作的小品画与小品文至少有两点同趣。
  其一,小品之作得于天然而不待雕琢,它往往是艺术家的真情流露,是作者对生活的体悟,物我之见解。有名人说:“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可见,这种得于天然的真情之物(小品),绝非逸笔草草之戏作。它是作者艺术功底、诸多修养的自然天成,这其中一个“悟”字了得。
  再一,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任何艺术品,一旦刻意完整则索然无味。小品有的言简意赅,小品画的“不太工巧而自多妙处”,这恐怕就是“小品”的精髓之所在。所谓“文章宁可说不尽”,小品画可能只是寥寥数笔,但多一笔太肥,少一笔嫌瘦,这可是没有“金刚钻”拿不起的活儿。小品画或许也会有浑厚华滋的篇章,但它是不泥迹像得鱼忘筌的意象之笔,无炼丹之术不能为。
  此文为小品画张目,夺理阐述,难免偏颇,强辞而已。
  浙粤两地画友交往绵长,情意笃好。此番小品交流,犹如身处武林湖畔居,羊城越秀五层楼,品茗清谈,无分雅俗,绝尽风流;理论心得,切磋技艺,酒肉相佐,大快人心。
  生活·艺术
  环境滋养人的秉性,学养造就人的品位。初识田舍郎君的时候是在都市的一个很具田园色彩名称的地方——杭州松木场流水桥。这里原是京杭大运河通往西湖的一条支流,春天里浙北、苏南的香客带着各自的民风民俗在这里流淌。我少儿时的“狗爬式”泳姿就是从这里起步的。往事如烟,而今田舍郎君的书斋就枕在这条古河道上。书斋不大,没进门就见门庭上挂着两只鸟笼,进门后又见两只鸟笼挂着,硕大的画案居中放着,上面懒散地躺着几幅未作完的画。精彩之处在一个墙角一张极普通的小方桌,一口还在冒着热气的小暖锅,盘中无几多小菜,酒瓶却散落一地。据说这一桌酒菜是从早至晚不收摊的,朋友自远近来全天候可以享用。田舍郎君身着一身宽松的大对襟中装,脚蹬“粉底皂靴”老布鞋,富态的脸上留着稀疏的长须,让人想起财神或灶王爷的尊容。在繁华的大都市有这小小的一方书斋,就像一朵小小的白莲漂浮在时尚而喧闹的湖上。人们常说“画如其人”,如果说这是艺术家自我包装、作秀的作派,不如说田舍郎君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艺术品格的执着追求融化在一天24小时的生存状态中。这是麦场上蹒跚学步的追忆豆荚地里仰望星空遐想的延续,这或许就是他儿时的梦。
  ……
  艺术品的高下、优劣最好不要用数字化的等级差,聪明的先贤们有一套评判中国画本质的标准——能品、神品、逸品。品位是一定得有的至于您的作品已经达到何种品级,那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事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画传统根系挖掘不穷,现代文明光怪陆离,审美时尚与时俱进。“山野之人”走得最踏实的还是一步一个脚印。
  偏执和痴情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让以绘画为职业的艺术家们不得不为生计而拟定自己的学术指向。残酷的市场经济让原本潇洒、自负的“精神文明创造者”不得不为“物质文明”而像农夫一样,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心焦地盼着秋收。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绘画毕竟不同于种庄稼。我曾在一篇小文章里写过:“艺术作品是一块闪烁着各种内涵的,晶体学识的集结构造了她的闪光面。经典的艺术品就是价值连城的钻石……”诚然,绝大多数的画家摘不到这颗钻石,但他们终生都会为这颗晶体的集结付出自己的智慧和情感,而为打磨她的闪光面有些近于疯狂的偏执和痴情。朋友田舍郎有着家学濡润的根基、外憨内秀的睿智,心平气和的纯真品质,他或许就是这偏执狂似的职业画人。
  作者简介
  张华胜,江苏人,擅长中国画。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后任济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美术设计、《东海》编辑部美编,浙江画院院长、浙江省美协副主席,一级美术师。作品《荷》入选全国首届花鸟画展,《春》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接天莲叶》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出版《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张华胜画集》。
其他文献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到高校后勤服务行列中。构建高校后勤服务业的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待遇。提高高校后
对我国1978-2011年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与财政收入的时序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
“华盛顿共识”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深刻地影响了上世纪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对俄罗斯等国的经济社会转型产生重要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盛顿共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