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分析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1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是国家为了稳定粮食市场,保障全国人民粮食供给稳定和安全的同时,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且获得合理收益的有力举措。本文采用3类粮食品种的主要价格支持政策和粮食价格进行分析,考查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价格支持政策是我国调控市场粮价的有力手段,我国粮价整体呈缓慢增长趋势,需要进一步发挥价格支持政策的作用。
  关键词:价格政策;粮食价格;影响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是国家稳定粮食市场,保障粮食供给和农民收益的有力举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粮食产量逐年下滑,为扭转这一趋势。2004年开始,我国政府相继出台粮食价格支持策略,一方面不让粮食价格过高,让我国人民都能够买得起粮食,解决温饱问题;一方面不让粮食价格过低,避免过低的粮价让农民受益太小,影响种粮积极性。许多专家学者对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进行研究,普遍认为最低收购价格能够有效提高粮食价格,而临时收储政策能够有效降低粮食价格。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2004~2016年的稻谷、小麦和玉米这3类粮食价格和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考察价格支持政策对粮价的影响。

1 价格支持政策与粮食市场价格变化


  2004年我国政府对价格连年降低的稻谷实施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将稻谷最低价控制在1.40元/公斤。该政策最初只在安徽、湖南和湖北等几个主要水稻产区实行,在2008年开始全面推广,此后几乎覆盖全国所有地区。稻谷最低价控制在1.54元/公斤,该政策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翌年水稻年产量提高了10个百分点。2006年我国政府开始对小麦实施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将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控制在1.40元/公斤,先在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等小麦种植大省执行。2008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为2.36元/公斤。2006~2008年价格提升了57%,也极大的提高了小麦种植户的积极性。2006~2010年,我国小麦产量一共增加了10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政府开始对东三省的玉米实施临时收储政策,来缓解玉米连年攀升的价格。直到2013年我国的玉米价格达到最高,为2.24元/公斤,经过收储政策的价格调控,到2015年已经下降至2元/公斤。虽然收储政策调节玉米价格一共用了7年时间,耗时较长,但是最终也确保了玉米市场供给和价格的平稳过渡。
  由近些年价格支持政策及全国粮食价格变化情况可知,2007~2014年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每年以10%的增长率增长。2014年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为2.92元/公斤,和2007年相比几乎增长1倍。2014~2016年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没有太大波动,逐渐放缓至2016年的2.70元/公斤。2008~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以每年7.7%的涨幅增加,在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达到最高2.4元/公斤。之后小麦最低收购价格逐渐以每年4%的速度下降,最终降至2016年的2.22元/公斤。2009~2012年间我国玉米市场价格以每年10%的增长速度增加,到2012年达到最高价22.2元/公斤,虽然2013年玉米收储价格还在增加,但是其市场价格已经回落,下跌至2.16元/公斤,并在2015年跌至18.84元/公斤,说明临时收储政策取得成效。从上述趋势可以看出,价格支持政策对我国粮价的影响显著。当提高价格支持时,粮价保持同步增长;当最低收购价格不变时,粮价则缓慢下降;当取消临时收储价格时,粮价价格大幅回落。

2 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


  2004年开始我国就出台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缓解了当时小米、小麦和水稻价格逐年下滑的问题,稳定了粮食产量,且提高农民的种粮收益和耕种积极性。2014年我国粮食价格超出市场价格8个百分点,政府又通过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来控制住逐年攀升的粮食价格,使得粮食价格稳定在合理范围,确保了我国人民的基本用粮保障。国家每年都会公布各类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格,当市场上的粮价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时,国家就通过中粮企业按照最低价格收购粮食,减少农民囤积的余粮,这样市场粮价就会上涨,当涨到最低收购价格时,政府停止收购粮食,粮食市场照常进行。与此同时,还实施粮食临时收储政策,当粮食价格上涨且有新粮大量涌入市场时,中粮企业就以市场价大量收购新粮,确保农民的收入。当市场上缺乏新粮,余粮销售价格上涨之际,国家就以收购价销售,平缓市场大幅上涨的粮价。
  总而言之,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干预市场供求状况,来维持粮食价格。例如采用最低收购价格政策来让粮价逐步与最低收购价格持平,来提高粮食价格,采用临时收储政策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来,避免粮价上涨。二是提前公布政府粮价,对市场释放政府调节粮价信号,让市場有所准备,避免政府对市场价格干预过多而使粮食市场失灵。从2016年后我国取消了临时收储政策,价格支持政策只有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这意味着我国粮价只会稳步上升,这是对我国农民提高粮食产量的激励策略。总体来说,价格支持政策是我国调控市场粮价,确保粮食供给的有力手段。
其他文献
摘要: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是水稻施肥方式重大革新,该技术在插秧过程中同步向水稻根侧精量施肥,改变了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和施肥方式,降低了水稻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本文简述了裕安区水稻侧深施肥的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裕安区;水稻;侧深施肥  裕安区位于安徽省西部,全区耕地面积约127.7万亩。目前,我区水稻的施肥方式,常常是撒施、表施,肥料利用率低,流失严
摘要:果树园艺技术与果树营养诊断方法对于园林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果园园艺技术可以帮助果农选址、造林、管理,而果树营养诊断方法可以在果树生病时,确认树木生病原因,控制果树病情发展,为果树正常发展提供基础成长保障。只有在这两种技术相互配合情况下,果园每年额定产量才会稳定。为此,本文浅谈现阶段我国果园发展近况,希望为果园种植者提供全新的种植思路。  关键词:果树园艺技术;果树营养诊断方法;探究策
摘要:本文以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和褐梗天牛成虫总数为基础数据分析,测定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对松墨天牛成虫和褐梗天牛成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都对松墨天牛有较强的药效,对褐梗天牛药效较弱;3%噻虫啉缓释型微囊悬浮剂对松墨天牛成虫虫口减退率在施药第6~22天期间防效基本可以达到90%以上。  关键词:噻虫啉;微囊悬浮剂;松墨天牛;褐梗天牛  松材线虫病是世界公认的重大植
摘要:本文就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人员素质、管理模式等方面展开了论述,并提出一些林业生态建设的优化措施,希望可以为此类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问题;解决措施  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得到较大程度改善,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随时经济增速下滑,林业生态需求刚性增加,协调林业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推动林业事业发展。 1 林业生态建设存在问题  1.1 工作人员素
近年来,由于习惯性施肥,只是偏重氮肥、磷服的施用,而忽视钾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致使土壤养外失去平衡,缺素现象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玉米的缺钾、缺锌症状非常明显,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缺素症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1 缺素症的发生情况及症状表现  1.1 缺素症的发生情况  通过我们近两年调查,玉米缺素地块明显增多,面积达到上万亩,轻者减产,重者几乎绝收,发
摘要:在新疆,棉花种植密度要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在保证棉花产量的前提下不影响棉花的纤维品质,因此,探寻更加适宜的棉花种植密度来增产提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不同种植密度对北疆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展开试验分析,并提出北疆宜棉区内适宜稀植的早中熟棉花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  关键词:棉花;种植密度;产量;纤维品质  新疆棉区实行全程机械化,有效提高了棉花产量与生产效率。但随着兵团改革农户品种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制度是我国种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实施好这一制度,依法合规规做好许可核发,对于准确把握许可要求,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保护企业合法權益,促进公平竞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多年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在核发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4个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1 掌握许可依据  实施行政许可必须在法律法规框架内依法实施。许可核发过程中应当注意深入把握和严格执行。《中华人
农村河道是国家河道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灌溉、抗洪、排涝等诸多功能。农村河道建设效果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成效,但是如今农村河道生态现状不容乐观,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为了消除农村河道建设中的不良现状,应加强对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河道治理效果、优化河道生态环境。
摘要:我国对减少环境污染和发展无公害水果的生产极其重视,农业部制定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就无公害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技术操作规程等予以明确。作为苹果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的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占世界总量高达40%,在世界苹果产地中占有重要地位。无公害苹果作为绿色无公害食品的代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本文对无公害苹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无公害苹果;种植技术;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