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相关性研究

来源 :实用老年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 medial thickness,IMT)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老年T2DM患者3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IMT,根据检查结果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102例,增厚组116例,斑块组92例,检测3组患者血液各项生化指标以及血清25(OH)D3的浓度,分析T2DM患者颈动脉IMT与血清25(OH)D3水平的关系。结果 (1)斑块组患者的病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与增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厚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斑块组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明显高于增厚组,增厚组患者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患者25(OH)D3明显低于增厚组,增厚组患者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颈动脉IMT与患者病程、TC、LDL-C、hs-CRP、FBG、Hb A1c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正相关(r病程=0.194,rTC=0.312,rLDL-C=0.274,rhs-CRP=0.303,rFBG=0.288,rHb A1c=0.294,rUAER=0.183,P均<0.05);颈动脉IMT与患者的25(OH)D3水平呈负相关性(r=-0.292,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颈动脉IMT与血清25(OH)D3水平密切相关,血清25(OH)D3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保护因素,适量的补充能够降低T2DM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风险。
其他文献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学习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词汇习得的过程中,适当的时间分配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着重探讨中国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采用的两
本文分别从教学大纲、课程定位、教学过程等方面探讨了课程教学如何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问题。指出,要实现课程教学与培养目标的紧密结合,必须制定好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必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关系到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未来前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成人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跨越,依照地域的差异,形成了不同模式的教育体系,
目的: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为T2DM大血管病变的重要机制之一,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