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习策略;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0-0032-02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观念和模式给英语教学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新视野, 提供了新思路, 指明了新方向。它强调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核心地位,使英语教学围绕如何为学习者创造更有利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地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学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目的,从而达到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目标。
一、从改变理念入手,尊重学生,赏识学生
尊重学生就要把学生放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来对待,不可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心理是比较复杂的。一句稍不留意的话,可能会让他们失去信心。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而创造这种氛围,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主体意识,要积极开展学生主体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此外,我们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让英语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1.激励自我。让学生的心理、意识始终处于清醒、活跃的积极状态之中;2.确定目标。协助学生选定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乃至学习的重点与难点;3.引导过程。让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自主、有序地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4.发现自我。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5.调控评价。激发学生的意志力,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保持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二、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中小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依赖逐步走向独立的过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从不会到会,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的关键。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我们从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入手,多层面地培养他们的自主性。首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在情感方面先自主起来。第二,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和督促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尝试自我调控学习的方法、节奏和进程。第三,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读书,分析和思考,从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尽可能地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第四,尊重个体差异,重视个别指导。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无论是在内容上、方法上、速度上都要照顾好各种层次上的差异,帮助每个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让他们的学习更加自主和有效。
三、给予学生适当的任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堂上有1/3到2/3的时间来独立学习,让学生从学的领域扩展到教的参与。时间上的要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突破口,师生的互动关系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改变了以往师生一问一答的状态,形成了师生间多向的互动关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适当的学习任务成为学习的主要目标,比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某一段文章学会提问,让学生学会必学的几个单词,会读且理解几个重要句子,并进行背诵。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逐渐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老师也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中有成绩好的、中等的和较弱的,以便他们能互相帮助。老师给他们确立共同进步的目标,并开展有益的课内外活动,教育他们为小组争取荣誉。这样一来,在小组中,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其他学生巩固知识,而弱的学生可以向同龄人学习,达到共同进步。
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外材料,朗读短文,每天大声朗读短文或课文,并提倡每天写3个句子,要让学生自我阅读,将自学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可以与同学讨论解决,如果不能解决,上课集体讨论解决,教师在可加以点拨,让学生学得牢固、扎实。而且每天朗读英语,写英语句子,成为学生每天学习的一部分,有利于养成每天学英语的好习惯。
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恰当的学习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提高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应该指导学生掌握进行有效语言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比如用顺口溜记单词、反复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等。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这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个别谈心、考试成绩等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自学能力培养目标。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的学习特点也各不相同,因此,要区别对待。在帮助学生制定目标时,要提醒学生不仅要设计自己要达到的成绩水平,还要列出自己的学习方式、评价手段等。从时效上看,自学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有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五、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自主学习需要学生投入一定的情感,并能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另外,英语自主学习并不排斥他人的帮助,相反能有效利用学习资源和向他人求助应是英语自主学习的一个评价标准。英语学习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常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当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困难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而最初的学习动机的动力作用开始减弱时,便需要学生以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克服这些困难,继续学习。这时虽然可以寻求他人帮助,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有毅力与恒心去克服这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心、恒心等非智力因素方面进行长期的教导与训练。从反省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让学生明白反思和学习的重要性,以增强反思和总结学习的意识。通过师生交谈,反思总结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疑问。培养学生监控他们的英语学习过程的能力和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检查与评价英语学习结果的能力。如组织学生出英语墙报,英语小报、英语课本剧表演、英语演讲、英语知识竞赛等活动,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到英语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然后再把这种成功的喜悦化作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这样自然会产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诱发更为主动的参与,更为积极的思维,从而使主动参与学习成为一种持久强烈的意识,最终形成为自主学习的发展奠定基础。
健康的情绪与情感有益于感知、识记、思维、想象等活动,可以提高学习语言的效率。因此,我们除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贴近生活、形式多样的语言材料及各种交际活动的内容开展扮演角色、做游戏、猜谜语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外,还要充分利用好学校英语课外活动,如开办英语角、举行英语口语比赛等,逐步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教学中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就课文内进行讨论,要求同学之间尽量用英语交流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和补充。师生共同探求知识和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能够把学生从生硬的单词记忆、繁琐的语法分析和死板的课文翻译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年龄。他们非常重视老师对他们的态度,因此,老师的方法非常重要。如怎样纠正他们的错误,既要达到目的,又要不伤其自尊。对于学生取得的一点点进步都要大加赞赏。老师不要吝惜Well done! Fantastic! Wonderful! Great! Good idea !Good!Very good! 等评价语。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主学习”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基本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学习是学生自身的内在需要,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它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是英语教学必须倡导的教学方式。但是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时,不能急于求成,要分阶段一步步慢慢来,自主学习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从教到学的过程是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所以自主学习并不否认教师的指导作用,而要更加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导”的作用,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以最优化组合,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位老师都要坚持不懈地抓,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习策略;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0-0032-02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观念和模式给英语教学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新视野, 提供了新思路, 指明了新方向。它强调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核心地位,使英语教学围绕如何为学习者创造更有利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地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学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目的,从而达到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目标。
一、从改变理念入手,尊重学生,赏识学生
尊重学生就要把学生放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来对待,不可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心理是比较复杂的。一句稍不留意的话,可能会让他们失去信心。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而创造这种氛围,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主体意识,要积极开展学生主体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此外,我们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让英语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1.激励自我。让学生的心理、意识始终处于清醒、活跃的积极状态之中;2.确定目标。协助学生选定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乃至学习的重点与难点;3.引导过程。让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自主、有序地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4.发现自我。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5.调控评价。激发学生的意志力,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保持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二、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中小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依赖逐步走向独立的过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从不会到会,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的关键。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我们从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入手,多层面地培养他们的自主性。首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在情感方面先自主起来。第二,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和督促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尝试自我调控学习的方法、节奏和进程。第三,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读书,分析和思考,从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尽可能地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第四,尊重个体差异,重视个别指导。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无论是在内容上、方法上、速度上都要照顾好各种层次上的差异,帮助每个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让他们的学习更加自主和有效。
三、给予学生适当的任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堂上有1/3到2/3的时间来独立学习,让学生从学的领域扩展到教的参与。时间上的要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突破口,师生的互动关系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改变了以往师生一问一答的状态,形成了师生间多向的互动关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适当的学习任务成为学习的主要目标,比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某一段文章学会提问,让学生学会必学的几个单词,会读且理解几个重要句子,并进行背诵。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逐渐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老师也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中有成绩好的、中等的和较弱的,以便他们能互相帮助。老师给他们确立共同进步的目标,并开展有益的课内外活动,教育他们为小组争取荣誉。这样一来,在小组中,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其他学生巩固知识,而弱的学生可以向同龄人学习,达到共同进步。
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外材料,朗读短文,每天大声朗读短文或课文,并提倡每天写3个句子,要让学生自我阅读,将自学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可以与同学讨论解决,如果不能解决,上课集体讨论解决,教师在可加以点拨,让学生学得牢固、扎实。而且每天朗读英语,写英语句子,成为学生每天学习的一部分,有利于养成每天学英语的好习惯。
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恰当的学习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提高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应该指导学生掌握进行有效语言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比如用顺口溜记单词、反复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等。教师应如何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这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个别谈心、考试成绩等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自学能力培养目标。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的学习特点也各不相同,因此,要区别对待。在帮助学生制定目标时,要提醒学生不仅要设计自己要达到的成绩水平,还要列出自己的学习方式、评价手段等。从时效上看,自学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有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五、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自主学习需要学生投入一定的情感,并能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另外,英语自主学习并不排斥他人的帮助,相反能有效利用学习资源和向他人求助应是英语自主学习的一个评价标准。英语学习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常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当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困难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而最初的学习动机的动力作用开始减弱时,便需要学生以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克服这些困难,继续学习。这时虽然可以寻求他人帮助,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有毅力与恒心去克服这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心、恒心等非智力因素方面进行长期的教导与训练。从反省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让学生明白反思和学习的重要性,以增强反思和总结学习的意识。通过师生交谈,反思总结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疑问。培养学生监控他们的英语学习过程的能力和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检查与评价英语学习结果的能力。如组织学生出英语墙报,英语小报、英语课本剧表演、英语演讲、英语知识竞赛等活动,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到英语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然后再把这种成功的喜悦化作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这样自然会产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诱发更为主动的参与,更为积极的思维,从而使主动参与学习成为一种持久强烈的意识,最终形成为自主学习的发展奠定基础。
健康的情绪与情感有益于感知、识记、思维、想象等活动,可以提高学习语言的效率。因此,我们除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贴近生活、形式多样的语言材料及各种交际活动的内容开展扮演角色、做游戏、猜谜语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外,还要充分利用好学校英语课外活动,如开办英语角、举行英语口语比赛等,逐步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教学中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就课文内进行讨论,要求同学之间尽量用英语交流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和补充。师生共同探求知识和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能够把学生从生硬的单词记忆、繁琐的语法分析和死板的课文翻译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年龄。他们非常重视老师对他们的态度,因此,老师的方法非常重要。如怎样纠正他们的错误,既要达到目的,又要不伤其自尊。对于学生取得的一点点进步都要大加赞赏。老师不要吝惜Well done! Fantastic! Wonderful! Great! Good idea !Good!Very good! 等评价语。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主学习”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基本特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学习是学生自身的内在需要,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愉快的体验,它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是英语教学必须倡导的教学方式。但是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时,不能急于求成,要分阶段一步步慢慢来,自主学习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从教到学的过程是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所以自主学习并不否认教师的指导作用,而要更加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导”的作用,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以最优化组合,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位老师都要坚持不懈地抓,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