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抑郁期与缓解期患者豆状核磁共振氢质子波谱研究

来源 :中华精神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xe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抑郁期、缓解期患者基底节豆状核脑生化代谢物水平变化特点。

方法

对29例双相障碍抑郁期患者(双相障碍抑郁组)、22例双相障碍缓解期患者(双相障碍缓解组)和24名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应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技术检测3组基底节区豆状核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asparte,NAA)、胆碱和肌酸3种代谢物水平,分别计算NAA/肌酸和胆碱/肌酸的比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双相障碍抑郁期、缓解期临床特征与豆状核磁共振氢质子波谱技术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双相障碍抑郁组(1.5±0.2、1.5±0.1)、双相障碍缓解组(1.5±0.1、1.5±0.1)左侧、右侧豆状核NAA/肌酸值低于对照组(1.7±0.3、1.7±0.2),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614,P=0.005;F=7.811,P=0.001)。3组间双侧豆状核胆碱/肌酸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双相障碍抑郁期、缓解期患者临床特征(年龄、总病程、发作次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杨氏躁狂量表评分)与脑生化代谢物水平比值不相关。

结论

双相障碍抑郁期及缓解期患者均存在双侧基底节豆状核神经元代谢功能降低,豆状核神经元功能下降可能是双相抑郁的神经影像学内表型。

其他文献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20例健康人和35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术前肾动态显像结果,以了解腹主动脉瘤对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腹主动脉瘤患者术前行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的价值.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择体格检查健康者20名为对照组,男11名,女9名,年龄40 ~74(56.20±9.69)岁.选择腹主动脉瘤患者35例,男29例,女6例,年龄22 ~ 80( 63.05±14.37)岁,既往均无肾疾病史,其中近肾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处理的树突状细胞(DC)与Hepa1-6肝癌细胞融合后的瘤苗体内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以及对荷瘤小鼠的治疗效果. 方法应用免疫磁珠分选和贴壁培养法收集融合细胞,Rhodamine 1 23/PI双标法检测凋亡,4 h51C r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观察瘤苗对荷瘤小鼠保护性免疫反应和免疫治疗作用.结果用50μg/ml HCPT处理DC-Hepa融合
沃尔沃集团投资的瑞典燃料电池技术开发商 Power-Cell处在其第二代燃料电池堆平台--S2开发的最后阶段。S2的功率范围更大,可达25 kW,对CO和重整生成气的耐受性与目前的S1平台相
期刊
PE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对其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本研究分析了38例临床疑诊PE患者的99Tcm-MAA SPECT/CT融合显像与64排螺旋CT肺动脉成像结果,评价2种影像检查方法对PE的定性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人肝细胞性肝癌(HCC)的发生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的表达及其印迹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半定量法和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对40例H C C组织标本(其中3 3例有癌旁组织),检测IGF 2的相对表达量,观察肝癌组织中IGF 2基因印迹状态的改变.结果 H C C中IGF2的相对表达量,在各病例间的变化较大;癌组织中的表达(1.5431±1.4
国内首套生物法制取丁二酸试验装置--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扬子石化)1 kt∕a丁二酸中试装置成功完成第三次生产试验任务,产出高纯度丁二酸产品,为该中试装置后续万
期刊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脊柱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1].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34例脊柱MM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通过比较探讨其对诊断MM的价值,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