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直观PPT, 作文评析显魅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书面表达是高考题型中难度较大,区分度较高的题目,得分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总成绩,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本文主要记录了一堂借助了PPT展示的实效英语作文评析
  课。
  【关键词】PPT 作文评析魅力
  某中学生报的"热点话题"专栏下一期的讨论主题是:"上大学是高中生唯一的出路吗?"假如你是某中学
  高三的学生李华,请你根据下面所给出的提示用英语给该专栏写一封信,介绍你班同学的观点,并发表
  你的意见。
  参考要点:
  1.75%左右的学生认为应该上大学;15%左右的学生不想上大学;10%左右的学生认为无所谓。
  2.观点:⑴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利于择业
  ⑵成功的路千万条
  ⑶学费昂贵,就业困难
  3.生词提示:学费tuition
  这是刚刚过去的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英语卷作文,看到那一张张错误满篇得分不高的作文,真为我们高
  三学生的写作能力感到揪心,这样的写作水平,怎么去迎战高考呢?
  其实,学生的写作水平较低,也是有因可循的,农村地区的孩子本来英语基础就不好,教师在教学中对
  写作这块的关注和投入也不够,但作文在试卷中的分值较大,不容我们忽略,尤其到了高三,还不加强
  写作训练,怎么能保证学生的高考成绩呢?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以往的作文评析,基本都是在评讲完阅读理解或者短文改错之
  后匆匆带过,或者勾画两个句子,或者读一篇优秀文章,或者把范文抄一遍,这样的操作模式,学生究
  竟有什么样的收获呢?是否能有更好的方式有效地进行作文评析呢?
  带着这个困惑,逐一翻阅班上学生试卷的时候,我发现学生们犯的错误大多相似,比如卷面不够整洁,
  某些句型表达错误,语篇结构不合理……
  突然,一个想法闪现在我的脑海中--何不用相机将学生们的作文卷一一拍下来,然后制成PPT播放给他们
  ,让他们看看自己的答卷,仔仔细细地来一堂评析课呢?
  经过前期的相片拍摄,素材收集分类,以及后期的PPT制作,一堂全新的作文评析课即将开始。
  一.剖析试卷,找准问题
  1.一见倾心——关于卷面
  上课开始,一张美女的图片出现在屏幕上,学生们一片哗然,我顺势问道:" Do you like the
  picture? Why? Is she beautiful? So you enjoy all the beautiful things in the world, right?"
  在学生情绪高昂的yes声中,屏幕上出现"一见倾心--关于卷面"以及"Beautiful handwriting
  contributes to a high score." 随即,一些字迹潦草,满篇涂改和一些字迹优美,排版舒心的作文相
  继展示在学生眼前,有人欢笑,有人脸红,还有人羡慕,这样直观的对比展示之后,学生们感受到了卷
  面的重要性。
  2.单句伤不起,历练"There be"
  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单句表达方面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尤其在表达"百分之七十五的学
  生们认为我们应该上大学"时,最常见的错句就是"There are 75% students think we should go to
  college.""Have 75% students think...",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备课时专门准备了there be 句型的练
  习。
  首先,PPT展示:"关于there be 句型--试翻译:有个男生在操场上打篮球。"我先请同学们口头造句,
  一学生说:"There is a boy play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另一学生说:"There is boy is
  playing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看,张口就是典型的错误。
  然后,PPT上出现例句:
  There is a boy who is playing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定语从句)
  There is a boy playing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现在分词作定语)
  A boy is playing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一番分析和读记之后,我又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地笔头翻译:"有56个学生在教室里边做作业。"并请一个
  男生到黑板上写下他的三个句子:
  There are 56 students who are doing homework in the classroom.
  There are 56 students doing homework in the classroom.
  56 students are doing homework in the classroom.
  实践证明,学生们对there be 结构的用法应该是掌握了,随即,PPT展示学生试卷中出现的there be 句
  型的错误,并让他们一一修改,并叫部分同学读出改正之后的句子。但,就在这个纠错环节,学生们又
  暴露出了问题,他们把常见的错句"There are 75% students think we should go to college."改成了
  "There are 75% students who are thinking we should go to college", 针对这个问题,我又强调,   think这个词一般不用于进行时态,随后的纠错练习中,学生们总算真正学会表达了"有多少人认为……"
  这个句子:
  There are 75% students thinking we should go to college.
  There are 75% students who think we should go to college.
  75% students think we should go to college.
  3. 词汇不给力,PPT证实
  除了典型的句子错误外,在PPT展示过程中,学生们发现了很明显的词汇错误,有学生把make a
  contribution写成了make a contribute,大部分学生用了 "The tuition is too expensive" 表达"学
  费很高"(正确表达应为"The tuition is too high for them to afford."),用了"find works"表达"
  就业"(正确表达应为"find jobs"),还有学生用了read university 表达"读大学"(正解:going to
  university)。
  在这一环节,通过PPT的直观展示,一方面学生明白了准确用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们的纠
  错能力。
  4.语篇结构输不起,形象展示PPT
  当PPT显示"输不起的语篇结构"后,屏幕上立即出现了"1.审题要准确,有木有!2.要点齐备,有没有!
  3.结构合理,有木有!4.最后一个要点要放在最后,有木有!"这样的咆哮体,让学生立刻感到很亲切。
  然后,我们进行作文的审题和要点分析,这是一篇阐述调查结果(含原因)及个人观点的作文,要点七
  个,在谋篇布局时,最好是一种看法一个原因,最后写明个人的观点即可,要尽量避免先写调查结果然
  后一并罗列原因的那种语篇结构,PPT展示的结果表明,很多同学失分在此,其中一份试卷,在写到百分
  之十的人认为上不上大学无所谓之后忘了给出对应的观点,还有一篇文章,开篇直接说三种不同看法未注明原因,第二段就开始用"I
  think…"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篇文章足足缺了三个要点,所以得分很低。
  如此一来,学生们形象直观了解到了此类作文的基本框架和结构。
  二.PPT展示范文,了解作文精髓
  分析了这么多问题和解决方法后,PPT展示了范文,我让学生诵读并找出对自己来说很有启发的句子和同
  学分享,此外,还展示了几篇本班同学的优秀作文,以前的范文赏析,都是老师拿着优秀作文一读了之
  ,学生们一听了之,而这节课,在PPT的辅助下,学生们形象直观地了解了好作文的精髓和闪光点,其中
  一篇学生范文,作者分别用了three quarters, 15%和 one out of ten表达三个百分比; 还有学生在表
  达"有利于择业"时避免了常见的"going to college is good for finding job",, 而用了"It’s
  beneficial for us to find jobs.",还有学生表达"上大学"时用的attending university,这些新颖
  的表达,给文章增色不少。
  三.现学现用,巩固提升
  学以致用,现学现用,类似描述观点的作文在考试中出现频率很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类作文的
  写作模式,我又布置了类似的作文给学生作为课后练笔。
  四. 回眸一看,教学相长
  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这堂课,回首一看,这堂作文评析课真正做到了有趣,有效,有用,做到了教学
  相长。
  首先,于学生而言,教师在课堂引入,教学中每个环节的衔接都显得很智慧,这样的创意,很有吸引力
  ,取代了作文评析课一贯的沉闷,让学生倍感亲切,印象深刻。
  其次,课件中的大部分素材都源自于学生,具有代表性,学生在评析过程中能够意识到并且知道怎样纠
  正这样的错误,从这些身边的或者自己的作文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尤其针对"有人认为……"这个句型的
  讲练结合,真正体现了这堂课的实效性。
  此外,对于教师的写作教学,也给了很大的启示:其一,通过前期的准备,了解到了学生在写作中的问
  题和不足,并归类讲解示范;其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学
  生出现的问题或者观点也能让老师迸发出新的教学智慧;其三,教师更加清楚以后的作文教学该怎样抓
  。
其他文献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一个老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构成了课堂的主体。?多媒体的出现,现在的英语课堂是形式上需要和对教学手段的有效补充。多媒体多姿多彩的教学可以弥补很多不足,同学们也很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到底在我们教学中有什么作用呢?这个问题不能用简单的好或坏来回答.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多媒体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广泛吸取了各类艺术手段的长处,如绘画形象、音乐的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彻底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使他  们成为真正的发现者、探究者。因此,语文教学应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主  体地位和语文学习探究精神等方面的培养。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语文课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体会  。  一、尊重和相信学生是前提  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方面,陶行知先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告戒老师:"说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小学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学的重要途径,因为小学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美育因素,许多美文具有生动鲜明的形象性,那优美的语句、感人的抒情色彩、引人入胜的意境,让学生们都喜学乐学,从而受到感染,得到美的教育。本人认为,作为教师,我们应创设美的课堂,启发、引导、激励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下面,我就《鸟的天堂》一文谈谈如何使学生在
【摘要】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应注重每一章节的章首引入、每一章的第一节课的授课以及每一堂课的课前五分钟的把握,这些对于吸引学生上好这一堂课,启发学生对这一章节的兴趣和自发的对知识的探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入的方法有很多,需要教师慢慢琢磨。不同时采用不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引入 方式 学生 科学    俗话说:“万事贵乎始”,就像将要看
在当前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教育主管部门不再单单关注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成绩,而是更加全面的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尤其是教育科研能力。近几年中学校依托教育科研课题,组织了多次教学设计和优秀案例的征集活动,广大实验教师积极参与,认真撰写,多人次获得总课题组大奖,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写作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每个学科的总课时数大大减少,而教学内容并没有多大变化,这就为广大任课教师带来了考验
●教材分析  《Excel图表分析》这一课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章“Excel电子表格”中的内容。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主要是对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学习这一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的能力。数据图表化是数据分析的重要手段,也是Excel软件最常用、最具特色的功能。  ●学情分析  职中一年级各专业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但普遍文化课知识基础薄弱,对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最关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是最积极有效的,它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本人结合自身的几年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  一、设创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是一门以思维为主的抽象科学,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定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是相当枯燥乏味的,
新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赋予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21世纪的一代新人,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做人的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为此,我认为应该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健康的教育原理和适当的教育模式来管理班级。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教育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促进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相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多时候是老师在督促学生去做。教学生反思。可这样做的效果却并不见得多好。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常常令人纠结。问题出在哪里呢?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位女士养了一只鹦鹉,她老觉得她的鹦鹉的叫声让人生厌,似喉中有痰,听来含糊沙哑而又令人恶心。女士于是就带它去看兽医,但检查结果是一切正常,女士觉得诧异,而医生和她交谈了一会儿,委婉地提议这位女士自己去接受一下检查,原来这位女士长期
中国的诗学历来都强调一个"意境",而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的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一种感性形象,需要的是感性观照和情绪体验,因此,诗歌教学应该充分运用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理论,做到:"相机诱导,以诱达思。"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描述画面,诱导激思,让学生入境  "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意境,它有"物镜"和"情境"之分,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