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牡丹籽壳黄酮提取及抑菌活性

来源 :陕西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h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通过乙醇浸提,综合单因素、响应面法优化牡丹籽壳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并进行了农用抑菌活性测试.试验结果表明52.17%乙醇浓度、124.12 W超声功率、51.95℃提取温度为牡丹籽壳总黄酮的最优提取条件(提取率1.44%).同时,牡丹籽壳总黄酮提取物对七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小麦赤霉病菌和甘蓝黑斑病菌的抑制率最高,它们的EC50值均小于30 mg·L-1.研究结果优化了牡丹籽壳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为牡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思路.
其他文献
阐述了创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必要性,介绍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状,对教学管理创新进行了研究.
研究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叶面喷肥不同比例的N/K试验,为苹果生产合理施肥提供参考.试验选用尿素和氯化钾对7年生红富士进行叶面喷肥,采用两因素三水平,2因素为尿素(C)和氯化钾(K),尿素与氯化钾各设置3个水平浓度],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测定叶片和果实相关指标.叶施氮肥、钾肥均可促进果实产量、单果重、果型指数,叶施氮肥增加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叶施钾肥对果实硬度、色泽、可溶性固形物有促进作用,当喷施氮肥浓度大于等于2.5g·L-1时对果实硬度、色泽、可溶性固形物有抑制作用;氮钾配施对叶绿素含量影响不
为有效控制当地番茄晚疫病的发生,选用当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4种番茄晚疫病防治药剂75%百菌清、80%烯酰吗啉、霜脲·锰锌和5%氨基寡糖素,对当地主栽番茄品种进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旨在筛选出对番茄晚疫病具有显著防效的药剂.试验结果表明:除75%百菌清以外,其余3种药剂的二次防效均高于一次防效,防效最高的药剂为5%氨基寡糖素(防效65.03%).第一次施药时处于病害始发期,第二次施药时处于病害高峰期,病情指数达到40以上,表明施药对于此阶段的病害发生控制作用不显著.对比9个处理的防效结果,除75%百菌清用药后病
以19杂2和19杂3大白菜为试材,设计追肥过程中的化肥减施试验,以期为种植户提供科学施肥方案.每个品种设置4个处理,处理1(CK),常规追肥;处理2至处理4:从第二次追肥开始按照大白菜需肥规律改用配方肥,化肥总量分别减施20%、30%和40%,收获前调查各处理下大白菜的生长状况、产量及品质.与对照比较,19杂3大白菜处理4株高、株幅最大,分别增加4.49%、10.1%;处理2球高、球宽最大,分别增加2.28%、2.35%;处理3单株毛重、单株净重、生物学产量和经济学产量最高,分别增加57.75%、57.8
引进16个品质番茄品种,以冠粉8号品种为对照(CK),在陕西省大荔县韦林镇田园村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为较大型红果番茄品种中,从适宜保护地栽培和果实外观、丰产性、外观品质和采收期来看,以西润1726为最佳,但是从番茄口感风味相比较,美戴和品质菜用品质最佳;樱桃番茄以甜贝502和红樱桃最佳;黄色番茄品种以皇后70和阳光11最佳.同时对参试品种的糖(Brix%)、原酸、糖酸比进行了测量分析.
通过十种多肉植物的水培试验,探索不同类型的多肉植物的耐水能力,试验表明景天科伽蓝菜属、仙人掌科丝苇属、昙花属、金琥属均适合水培,光照、温度、养分影响其生根及长势,这为多肉植物水培产业化提供依据.
通过研究低温处理、沼液浸种处理、水杨酸(SA)浸种处理对黄花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我国黄花菜的种子生产和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理论支持.试验以当年采收的黄花菜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常规浸种处理确定种子萌发最适浸种时间与温度,结合低温处理,沼液浸种处理、SA浸种处理等方法,找出促进种子萌发的最优化方法.结果 表明,常规浸种处理中,黄花菜种子萌发最适条件为温汤浸种24 h;不同低温处理中,发现低温处理7d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95%,且萌发速度最快,发芽最整齐,低温处理4d也可促进种子萌发,但萌发速度慢、发
为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宛椒506农艺性状,产量及病害发生的影响,以宛椒506为材料,设置株距分别为25cm、30cm、35cm和40cm共4个栽培密度,通过田间观察、测产及病害调查,统计宛椒506的农艺性状、产量及病害发生情况.结果 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对其均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部分农艺性状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病害的发生整体呈升高趋势,在产量上,前期产量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而总产量在35cm时最高,且病害发生率相对较低.通过以上试验发病率和产量情况,得出宛椒506在株距35cm时,综合
为比较豫西地区不同施肥模式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及果树生长特性的影响,以传统施肥(CK)为对照,比较果园生草+配方肥+有机肥(处理1)、果园生草+配方肥+有机菌肥(处理2)、水肥一体化+有机肥(处理3)和水肥一体化+有机菌肥(处理4)等4种不同施肥处理对苹果品质及果树生长的影响.与传统施肥模式相比,4种不同施肥方式均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品质,同时对果树的生长特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分析得出:处理1效果最佳,相较于对照,单果重提高了23.03%,硬度差异不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增加了9.09%、果实亮度升高了5.8
优选黄连小檗碱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考察过程要综合很多因素,提取时间与溶剂浓度都应划进考察范围,小檗碱含量为检测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当盐酸小檗碱浓度保持在每毫升0.004~0.020 mg时,溶剂浓度同其吸光度存在线性关系,且呈现情况较为显著,线性方程为Y=49.993X+0.0289,R2=0.993,平均回收率为99.29%,用75%乙醇溶液提取3h,黄连中小檗碱含量最高,达12.42%.优选黄连小檗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75%乙醇溶液,提取时间3h.该提取条件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