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根植于生活情境才更有效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6293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结出硕果,许多学校都设立了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部门,从形式到内容,把德育作为一项独立而重要的工作来抓,但效果难尽人意。其实,无论是从学校德育的目标来看,还是从内容、方法上来分析,德育工作都很难独立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之外,必须和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情境相结合。因此,追求有效的德育,就应该让德育回归生活,根植于学生生活。以此思想为指导,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东风小学开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动。
  在生活场景中感悟。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借助一定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从具体事件中受到教育。学校一位学生突发重病,同学们了解到该同学家境困难、无力支付高额医疗费后,便自发在师生中组织募捐。短短两天,师生慷慨解囊,捐款达万余元。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懂得了要珍惜生命;更从同学们的友情关怀中,感悟到人性关怀的无私和崇高。
  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学校开展各类体验活动,如“当天值日班长”“当一回交通警”“当一天家”“走进大西北、相聚在延安”“为敬老院老人唱首歌”“开展徒步远足”等,从不同角度给学生提供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当班长、当警察、当家长的过程中体验别人的艰辛和快乐,让学生在延安的窑洞、在敬老院、在大自然中丰富自己的经验,体会课堂上、书本中得不到的东西。
  在生活环境中熏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发展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為学生创设适宜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呢?
  一是学校、家庭、社区三者密切配合,整体优化育人环境。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通过家访、家长学校、《家教简报》等途径把正确的教育理念、学校的教育思路和家庭教育的方法传递给家长,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学校与地方政府部门密切配合,努力净化、优化社区环境,如整治网吧、游戏机房,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等活动,给孩子积极的影响。
  二是积极营造健康、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分为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美化校园,让学生在春生夏长、鸟语花香中感悟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生生不息的神奇。同时,积极营造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三是积极倡导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也是一种环境影响,被信任、被尊重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在生活交往中成长。让学生在特定的人际环境中,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学生同伴之间的交往会相互影响,这也是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让学校德育根植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片沃土,就使德育有了根基和依托。特别是伴随校本课程的开发、新课程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将为学校德育的生活化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东风小学)
  责任编辑:谷珵
其他文献
蛋白质组学实验作为蛋白质组学理论课程的配套课程,对夯实学生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术和培养学生科研兴趣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蛋白质组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 微课的制作及应用给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它不但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情商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学习微课制作技术,通过多种形式的微课与中学语文教学密切结合,展现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商,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 微课;中学语文;情商;信息技术;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
摘要:有效教学,顾名思义,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残障学生学习和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称之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应着眼于残疾学生发展,针对最近发展区,不断转化教学方法,倡导内在发展,在师生互动中,教师也能获得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16-02  近几年,特殊教育学校普遍都面临这样一个问
体育史教学中应始终贯穿主题思想是体育史学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注重比较不同地区体育的共同特征,考察其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尤其注重体育对外交流史的教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实
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首次明确提出要把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学前教育发展重新定调,将其定位于公益性和普惠性,“普惠性民办园”概念在官方文件中首次被正式提出。随后各地开始探索和实施普惠性民办园政策,2017年国家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提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随着普惠目
全国两会是老百姓参政议政的良好通道。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以推动中国学校性教育为己任,自2014年以来每年都撰写提案,通过“两会”代表委员提交。2018年我们的提案是《把性教育纳入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2018年9月28日,教育部在其网站上对该提案做出答复。  学校性教育的紧迫性、必要性已经在社会上形成广泛共识。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
摘要:法律援助制度是一种司法救济制度,旨在使每位公民在诉讼中的权益可以得到平等的保护,以实现司法公正。1994年,我国首次将法律援助写入法律,这是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萌芽时期。自此以后,该制度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司法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法律援助工作在实施中遇到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法律援助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