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gbmnma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蒙古族在我国黑龙江省嫩江两岸的狭长地带多有分布,这里位于我国蒙古族文化比较偏远的地区。嫩江左岸与科尔沁草原比邻,受到蒙古族文化的影响较深,嫩江右岸则于汉族聚居区接壤,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由于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与渗透,蒙古族文化从主动逐渐变为被动、从不接受汉文化到主动接受汉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本文阐述了当代黑龙江省蒙古族聚居区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学校传承、保护民间艺人、文艺团体传承、现代传承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黑龙江省;蒙古族音乐;传承对策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文明迅速的深入发展,原有的文化形态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融与渗透,导致民族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旧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逐渐退出了全球格局,民族文化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蒙古族音乐发展现状
  居住在嫩江两岸的蒙古族传承下来的民族传统音乐,融合了黑龙江省蒙古族群体的人生情感和生活记忆,鲜活地表现出了他们本民族的思想感情。由于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而形成了自己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具有独特的民族个性和地域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也发生了改变,意识形态领域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对民间音乐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元文化的趋势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拓展,民族传统文化反而越来越受到漠视,不断被边缘化。绝大多数青年人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感到陌生和难以接受,使大多民间音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远离乡村的年轻人对传统民族音乐不关注,也缺乏兴趣,不但很少去听,更说不上去学习和传承了,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
  二、存在问题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提高和经济、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绝大多数青年人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感到陌生和难以接受,使大多民间音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农村广大乡、村地区的文化娱乐活动不断衰落。
  传承人的问题。首先表现在虽然有些地方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申报,确定了相当数量的文化传承人,但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文化传承人的工作往往难以得到顺利地开展,社会上并没有营造出适合传承民族传统音乐的氛围,有的传承人出于种种原因表演的积极性并不高,有的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表演,这都导致了民间文化艺人不断流失。民间音乐传承人日趋减少,蒙古族民间传统音乐不再被欣赏,老的传承人自然出现人亡歌息的情况;二是现在年轻人是在现代化、信息化、外向化、城镇化的大背景下长大的,他们耳濡目染的主要是多元外来文化包括快节奏的现代文化,电视、手机、网络等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相反对民族传统民间音乐不感兴趣,不愿意去学习,有时甚至认为是过时落后的文化,进而在传承发展问题上不推不动,直接影响到蒙古族传统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大众传媒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等大众媒介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首先,在大众传媒的强势传播下,蒙古族人民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第二,人们业余休闲的时间被新媒体充实占领,人们很少有时间去传承和表演民族音乐文化,以新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更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传统民族音乐却受到了冷落。
  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学校教育。但是,民族文化教育传承目前在我国学校教育并没有受到重视。在我国,主流价值观最先是通过学校教育传播和普及的,学校教育无论是课程安排还是教学内容都没有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黑龙江蒙古族音乐文化在蒙古族地区的学校都在不同程度地传承着,开设了四胡班、马头琴班,表现出良好的势头。但是,很多蒙古族孩子都不会唱蒙古民歌,蒙古族音乐还没有纳入体系化教学中。另外,音乐教师掌握的蒙古族音乐知识也远远不够,相应的蒙古族音乐学习环境也没有营造出来。相反,流行音乐却大行其道,受到了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欢迎和追捧。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流行音乐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几乎是无限的。学生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接受流行音乐,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流行音乐都能很快的流行开来,而传统的民间音乐却往往受到冷落。
  三、几点建议
  (一)要注重加强学校传承力度
  为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提高蒙古族学生的综合素养,蒙古族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必须得到加强,这是传承和发展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民族传统音乐针对某个民族来说是单一的,但从全世界的视角来看,它又是丰富多彩的。音乐最早的起源就是一种民间活动,听懂了一个民族的传统音乐,你就按住了这个民族跳动的脉搏。教师在民族音乐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如果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当前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是以西方音乐教育理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就民族传统音乐教育来说,针对性还是比较欠缺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加强学习和研究。要以蒙古族传统音乐为主要内容,借鉴发达国家音乐教育体制、机制,通过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营造出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民族传统音乐学习中去,让他们自觉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巨大魅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传播蒙古族民族传统音乐。
  (二)注重对民间艺人加强保护
  蒙古族民族传统音乐传承下来的主体是广大分布在民间的艺人,是他们把民族传统音乐创作和流传了下来,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民间艺人在民族传统音乐发展中的作用。民间艺人的音乐创作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蕴含着本民族深厚的思想感情,这些来自于生活的作品,通过世代传承,历代民间艺人都对其进行了加工和再创造,艺术上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都是用口口相传的方式传唱民族音乐作品的,所以,多数民族音乐作品都没有形成书面文本,亦会因环境的差异造成细节上的不同。政府部门应该承担起保护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的责任,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并给予部分资助。要从经费上保障传承人的保护机制良性运转,加大对他们的保护力度,让他们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尤其要提升民间艺人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带动整个民族都来“传承”与“保护”自身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
  (三)文艺团体传承
  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的民间文艺团体,能够激发民间艺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民间音乐的创作和保护中去。艺人们可以在农闲时节、不计报酬、主动参加团体活动,排练和演出一系列优秀作品和剧目,让许多优秀的传承人走向舞台,进行表演,同时招收具有资质的年轻人举办乐队,将带有传统色彩的蒙古族传统音乐和当今的流行色彩融合起来,把蒙古族传统民间音乐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也能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保护民间音乐的重要性。
  (四)现代传承
  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对于音乐文化的传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乐谱的传播方式受到“专业性”的限制,那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媒体是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方式,新媒体的传播无论是在速度还是广度上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们完全可以把老艺人请到录制现场,对他们的演唱活动进行录像、录音,并可以把这些作品制作成光盘公开发行。这样既可以保持原作品的民族特色,年轻人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互联网是一个传播和宣传民族传统音乐的有力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传播民间音乐信息,观众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观赏,而且也可以把这些作品下载储存起来,随时向自己觉得合适的群体进行推广和传播,通过网络新媒体传唱蒙古族民间传统音乐。
  音乐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把蒙古族民间音乐传承和发展下去,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草原民族特性是蒙古族民乐音乐独有的特征,其中蘊含着蒙古族勤劳、勇敢和善良的优秀品质。为了把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我们不仅要具备保护民族文化艺术的意识,而且要在生活实际中行动起来,把弘扬和宣传民族文化摆上重要位置,只有做到这一点,蒙古族传统音乐才能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成为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散发出夺目的光辉。
  作者简介:包明德,男,蒙古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教授;张柯然,女,汉族,黑龙江省绥化市,研究生,齐齐哈尔大学,研究方向: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 李叔同(弘一法师)是位中国近现代的艺术先驱。李叔同(1880-1942年),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祖籍浙江平湖。1880年10月23日在天津出生,他从小接受中国文化,长大后出国留学,学习了很多东西,可以说是博览群书,博采众长。1905年留学日本,归国后在上海、杭州等地教书育人,在很多领域都曾开风气之先,是我国著名的书画篆刻家、音乐家、戏剧家、教育家、美术教育家、诗人、学者,是中国话
【关键词】逆行者;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4-0039-03  【作者简介】1.周国莉,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心理健康中心(江苏常州,213022)主任,讲师,助理研究员;2.张冬梅,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心理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设计理念】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武
【摘要】在研究Leap motion侦测数据生成运动信息的基础上,以赫哲族为例建设民族聚落,运用Leap Motion与漫游系统进行体感式交互,提高赫哲族文化的辨识度。通过前期数据的采集及总结,完成了对赫哲族建筑/文化体验等模型的构建;通过制作漫游、游戏程序等操作进行交互试验,增强用户临场感,增强赫哲族文化国际性及人与人之间传播能力;提出了对贴图、LOD、DOF、碰撞等技术的优化新方案,改善交互体
【摘要】本课题以国际化旅游城市曲阜为例,深入践行Service Learning理念,我们旨在通过本次对Service Learning理念的践行,进一步规范曲阜的城市文化建设,使其与国际发展相接轨,从而提高曲阜的国际化形象和知名度。  【关键词】公共标识语;Service Learning;翻译策略;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Service Learni
【摘要】万玛才旦导演在藏语电影《塔洛》中表达了“现代性”进程中个体的身份焦虑,这种焦虑同时也表征了藏族在当代现代性进程中的个体割裂所造成的困顿。《塔洛》作为藏语电影,丰富了我国少数民族电影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塔洛》《清水里的刀子》等少数民族电影的出现,进一步丰满了以汉语为主流的“华语电影”的文化版图。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少数民族电影,正被电影产业推动着、冲击着传统的“华语电影”“少数民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助人;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8-0057-03  【作者简介】王婷,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江苏南通,226000)教师,一级教师。【设计理念】  助人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个方面。培养儿童的助人行为,对儿童社会适应及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移情能力的训练和榜样示范有助于儿童助人行为的形成
【摘要】礼貌原则是人在社会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准则,礼貌理论的学者们提出的准则可应用于教师的批评教育中,帮助提高教师批评教育的效果。本文通过将Leech提出的礼貌准则与笔者组织的教师批评语问卷调查结合,总结出教师批评语的五条使用原则。  【关键词】礼貌理论;教师批评语;使用原則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礼貌是各国文化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普遍性。自20世
故事梗概:  唐云因成绩优秀被选为新班长。但是由于性格内向,有些清高,她不被其他同学认可。在她被班里的小霸王徐远捉弄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选择旁观,只有唐云的同桌孟思淇,一个看上去“离经叛道”,实则正义勇敢的女生对她伸出了援手。欺凌升级,终于被班主任撞见,班主任决定处理班级里的欺凌现象。在班主任的支持和鼓励下,孟思淇、唐云先后站上高台勇敢地喊出心声,指出欺凌行为的错误,令在场同学深受触动。在班主任的正
【摘要】邦典是藏族妇女系在腰间的彩虹,凝结着藏民族的手工智慧和审美情趣。文章扎根于传统的美学理念,通过对邦典的功能、材质、色彩的分析,参照邦典纺织的美学规范,使“自然相生美”成为它的美学核心。邦典的审美定位反过来有助于推动邦典材质、功能的完善,同时为邦典的推介起到基石作用。  【关键词】邦典;文化;审美;审美定位  【中图分类号】J528.5 【文献标识码】A  什么是美?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
1921年7月,毛澤东、何叔衡代表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毛泽东、何叔衡从上海回湘后,把积极、慎重地发展党组织,筹建中共湖南支部放在首位。他们将学生进步组织扩大为群众性的学术研究团体,吸收进步青年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再吸收入党。  10月,一个秋凉的日子,在长沙城外的协操坪旁边的公共墓地里,毛泽东、何叔衡、陈子博、易礼容、彭平之等人,在这里讨论组织湖南共产党支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