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进入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来源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he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旨在以埃博拉病毒(EBOV)包膜糖蛋白(GP)为靶点,建立埃博拉病毒进入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应用该模型筛选具有特异性抑制埃博拉病毒进入的活性样品。方法利用细胞水平重组病毒技术,分别用两株不同爆发时间的Zaire-EBOV的GP与HIV核心质粒(p NL4-3.Luc)共表达,制备重组病毒EBOV-GP-Old/HIV-luc和EBOV-GP-New/HIV-luc。利用ELISA和荧光素酶检测技术,优化病毒产量、感染性、感染剂量及荧光活性测定时间等因素,建立药物筛选模型。利用统计学参数及阳性化合物评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具有高效抗肿瘤活性的类抗体偶联药物—--双靶向配体化力达霉素(DTLL)制备过程的优化,获得纯度高和活性强的DTLL产品;探讨影响DTLL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临床申报和工
目的建立适用于靶向PLK1 PBD小分子抑制剂规模化筛选的荧光偏振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以pE T-28a-PLK1 PBD质粒转化E.coli Rosetta BL21(DE3),诱导表达并纯化PLK1 PBD蛋白。利用
目的探讨人肝细胞核因子4α基因Ⅱ型启动子(hHNF4α-P2)双向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克隆hHNF4α-P2–23-–1291(1268 bp)序列;构建由该段正、反序列驱动的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是全国性行业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的会刊,创刊于2006年12月(ISSN 1673-713X,CN 11-5512/R)。本刊面向医药生物技术研发、教学、生产、管理
目的选用ATCC43300标准菌株,建立MRSA感染的大鼠心内膜炎模型。方法大鼠经右侧颈总动脉插管至左心室,术后24 h,尾静脉注射10^3、10^4和10^5 CFU/只感染量的ATCC43300菌液,分
感谢上届协会负责人、会员单位、全体理事以及生物医药界的各位同仁对我的信任和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非常荣幸当选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协会成立20余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酶水平变化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血清样本147例、肝血管瘤患者33例、肝硬化患者36例、健康体检者79例,应用秩和检验比较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谷草转氨酶比值(GPT/GO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和胆碱酯酶(ChE)水平,分析GPT、GOT与临床病理特
目的:开发基于 TNF 功能表位的新型人源单链抗体。方法利用自主研制的鼠抗 TNF-α中和单抗 Z12能特异性识别 TNF-α的141-146位功能表位特性,通过理论模拟构建 TNF/抗体 Z12相
目的通过比较肝癌干细胞的不同单细胞克隆的体外分化能力,分析同一组织来源的肿瘤干细胞分化能力是否具有异质性,以进一步明确肿瘤干细胞的分化特性,为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提供
目的观察人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hACAM)对异种兔软骨种子细胞增殖和表型的影响。 方法将差速梯度离心法制作的人脱细胞软骨细胞外基质,配制成0.5%的浆料,分别铺于6孔细胞培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