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药物降温法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致发热治疗中的应用对比及护理体会

来源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四种药物降温法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致发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致发热患儿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B、C、D四组,各75例。其中A组采用肌肉注射赖氨匹林进行降温治疗,B组采用口服美林进行降温治疗,C组采用口服泰洛林进行降温治疗,D组患儿采用直肠给双氯芬酸钠进行降温治疗。比较四种药物降温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并探讨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从四组患儿体温降低时间及降温例数可以得出:D组降温例数最高、且平均降温时间最短,均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患儿平均降温时间相同,但A组患儿的降温例数高于C组;B组患儿降温例数与降温时间均优于A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种药物降温法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致发热治疗中的应用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患儿临床实际状况选择适合的降温方法,避免并发症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
运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及扫描电镜方法对叶巢外睾吸虫(Exorchis ovariolobularis)雷蚴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叶巢外睾吸虫雷蚴具有完善的摄食器官及强的活动能力,其强大的肌质咽在早
人胃癌MGC 803细胞经天然抗氧化剂Isoverbascoside(1sov)处理后,细胞生长和增殖呈现Isov浓度和处理时间依赖性抑制,群体倍增时间也相应延长;20 μmol/L Isov处理可使细胞形态和
湿热咳嗽是临床上常见,而且常常被误诊误治的一种咳嗽.此证与热邪、湿邪、寒邪和气虚、阴虚相关;其病因病机和症状复杂,容易误诊.如果诊断上以苔腻为据;治法以宣降肺气,清热
目的:研究老年常见胃息肉的病理特点和内镜观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胃息肉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内镜检查,并分析胃息肉的类型和病理
采用RAPD技术和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对福建棘隙吸虫福建株和广东株虫体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和蛋白质等电点测定.结果表明,15个随机引物在两虫株基因组DNA中共获得扩增带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