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u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众多地方本科院校的研究生培养遭受招生和就业的双重困境。原因在于这类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过分强调学术性,政府对高校研究生管理模式限制性太多。困境的解决应建立在政府对高校研究生管理充分放权的基础上,走定向培养、服务区域、专业硕士、应用型类型取向的研究生培养路径。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研究生培养 困境与出路
  地方本科院校,一般是指省市所属,但分布在省会城市之外的地级市区划之内的普通本科高校。[1]这类高校中的部分高校承担了部分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任务。然而,现有的地方本科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陷入了“怪圈”。一方面,还没有研究生授予权的高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最终获得了硕士授予权;但是当地方本科院校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特别是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却是招生困难,就业更难,得不偿失。问题与出路何在?这正是本文研究的主旨。
  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研究生培养的双重困境
  招生方面: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研究生招生的学科相对于重点大学而言处于劣势,且经费相对投入不足,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地理位置亦不优越。导致在研究生招生方面问题严重:第一,在研究生报考的时候,人员严重不足。第一志愿上线不足计划总数的50%,有的甚至更低。第二,在生源的构成方面,几乎没有985或211类院校学生报考地方本科院校的研究生。第三,各个专业间的生源分布不均衡,冷热差异度明显。
  就业方面:当前全国研究生的就业优势整体正在逐渐丧失,研究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其中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那些新获得硕士授予权的地方高校更为突出,这类院校的研究生就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地方本科院校多数不是211或985院校,再加上许多研究生本科阶段亦不属于重点高校,竞争力可想而知。在这种内外交加的双重压力下,地方本科院校的研究生岂有就业机会?
  其他方面:地方本科院校研究生培养除了上述的招生和就业两方面的问题之外,还存在科研学术整体实力和水平相对较低;研究生培养的土壤相对较为“贫瘠”;研究生自主培养能力不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还亟待加强;培养经费投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研究生培养困境的原因分析
  当前,对于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研究生的困境有学者认为:应归结为“水平问题”、“规模问题”和“招生手段问题”。我们认为,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研究生所遭受的招生和就业等困境问题的本质问题是定位问题和制度问题。
  先说定位问题,即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主要包括类型定位和服务定位。有学者作过统计,认为地方本科院校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性问题是没有特色,培养方向和专业纯粹是向重点大学看齐的重复性培养,在就业市场竞争中不可能有地方本科院校研究生就业的机会和份额。可见,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类型方面与重点大学的模式相统一,盲目求高、求大、求深、求热,又无特色而言。
  再说制度问题,主要指的是政府在对地方本科院校研究生的管理模式或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博士研究生授予权总的来说一直都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掌控。政府在评估地方高校是否具有承担研究生培养能力的评价标准总的倾向是理论性或学术性取向,这就为地方本科院校研究生培养定了主方向。另一方面,在研究生招生类别设置,如对专业学位硕士、定向研究生和委培研究生的培养上,国家反而倾向于重点大学。
  一般地方本科院校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解决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通过学校自身和政府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共同促进。
  1.服务定位,应以服务区域需要为主
  地方本科院校研究生的招生方面应侧重和优先考虑区域的需要,在就业方面为区域经济建设输送各类高层次的人才。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要紧紧围绕区域的需要进行。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办学宗旨。
  2.招生方式定位,应以委培和定向为主
  地方本科院校的区域性和在区域内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拥有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服务具有稀缺性。在区域内的地方本科院校,具有相对于省会城市的重点大学都不具备的地理优势。这类学生可以边工作边上学,既能保证不脱离岗位,又能保证继续教育攻读硕士的需要。这就解决了地方本科院校的招生问题。培养类型取向应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实际操作性工作,具有很强的职业技能和专业工作能力,能够进行计划和组织、进行具体操作、解决实际问题。[2]类别定位应以专业学位建设为平台。“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通过政府对地方本科院校研究生的政策调整。将专业学位的授予权划拨给地方本科院校,规定地方本科院校对所在区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独享权或者优先权,在此基础上建设硕士专业学位工程。
  参考文献:
  [1]杨科正.地市普通高校发展策略研究:兼论陕西地市普通高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6:2-3.
  [2]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
其他文献
简要叙述了基于B/S模式的华中电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GIS 系统基本结构及其应用系统的开发.
针对当下的房屋在建筑在建设方面,由于科技的进步,技术的更新,使得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本文主要就现代的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面作下简单的介绍,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需要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有利于为保护、开发森林资源提供决策依据。科技的发展给林业系统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可能,特别是GPS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森林资源监测、灾害预警等方面带来了重大变革,显著提高了林业系统各部门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基于此,本文从GPS的内涵及应用功能出发,对GPS在林业中的具体应用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河南省部分农村公立初级中学办研究对象,以体育教师、学生和学校领导等为调查对象对河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土地面积广阔,推行机械自动化生产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受到经济发展和农民观念的影响,机械自动化在农村地区的实现程度依然不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