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馆静待冬奥会

来源 :新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aya0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幕下的国家体育馆。

  国家体育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三大主场馆之一,是亚洲最大的综合体育馆,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承担了体操、蹦床、手球比赛,在北京残奥会期间承担了轮椅篮球比赛。北京申冬奥成功后,为完成夏奥场馆向冬奧场馆的转换,国家体育馆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改建,于2020年12月12日完工,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奥场馆”。改建后的场馆总面积约9.8万平方米,除主馆增加相关功能外,北侧还新建冰球训I练馆,今年1月完成首次制冰。明年冬奥会上,这里将举行男子冰球、女子冰球部分比赛,以及北京冬残奥会的残疾人冰球比赛。

硬件升级


  国家体育馆外观尽可能保持了原有风貌。扩建部分的外立面无论屋顶造型、立面选材还是空间尺度的划分,都与原有建筑保持一致。扩建部分按照“绿色办奥”的理念改造,充分引入自然采光,通过外遮阳和内遮阳系统最大限度减少照明能耗。室内增加了空气净化功能,90%的空间具有空气净化能力,并装备传感器,实现自动调节新风,充分体现了建筑可持续。为充分体现冬奥会的冰雪元素,训练馆的外立面设计采用了凸显冬奥元素的“冰堡”造型玻璃幕墙,材质是一面光滑一面具有凹凸质感的冰花图案压花玻璃,共计863块。最大的玻璃超过8平方米,采用错落有致的排列方式安装,在灯光配合下呈现出晶莹剔透的效果,营造出浓浓的冬季氛围。
  冰球运动有其特殊性,运动装备厚重,器具很长,运动服需要烘干,冰刀需要经常打磨修整,这些都对运动员更衣室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体育馆采用了全新的装配式设计,整个更衣室由14个更衣单元组成,每个更衣单元包括运动员磨刀室、储藏室、卫生间、淋浴室、按摩室、教练室、更衣室各一间。为满足北京冬奥会运动员使用需求与可持续理念,建设者采用了模块化工艺,像搭积木一样组装更衣室。赛后,每个更衣单元可以拆成8个独立的箱体或重新按需要拼接,可循环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国家体育馆此次改造还提升了整体观赛环境,照明在不改变原有结构的情况下,通过电脑模拟实现现场精准定位安装,无需调试,一次即可达到设计要求,冰场围板的反光影也能在比赛过程中淡化。为烘托赛事现场气氛,让观众更加清晰地看到赛场情况,场馆中央增加了超大曲面屏,形成全方位的清晰视角,方便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及时了解比赛信息,极大地提升了观赛体验。

首次制冰


  冬奥会冰球比赛对场地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为使冰面质量符合冬奥赛事标准,国家体育馆聘请国内最高水平制冰团队,在今年1月完成了首次制冰。在各方的配合与努力下,改造后的国家体育馆新增两块冰球冰面,一块用于冬奥会正式比赛,一块用于赛前训练热身。两块冰面均具备多种尺寸模式的转换条件,不仅符合冬奥会、NHL赛事60米×26米冰场尺寸要求,赛后也可转换为60米×30米的冰场,为花样滑冰、运动员日常训练、大众冰上活动及各类赛事提供服务。
  国家体育馆制冰采用环保型制冷剂,经过5-7道施工工艺,历时6天完成。来自美国的制冰专家介绍,国家体育馆冰面状况及制冷机组运转良好,冰面质量已达到冬奥会的标准和要求。
  为保证冰面质量,施工方对冰面下的混凝土结构层做了精心设计,为的是保持结构层平整。冰面下结构层含混凝土垫层、防潮层、保温层、防水层等11层结构,接近1800平方米,保持它的平整是非常大的考验。为确保误差在5毫米之内,国家体育馆引进瑞士监测设备,实行逐层校验,随时纠正,为高质量冰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助力残奥


  在今年4月举行的“相约北京”测试活动期间,国家体育馆完成了从冬奥标准冰球场转变为冬残奥标准冰球场的第一次转换工作。打造残奥会场馆的标准很明确,那就是一切达到无障碍。
  残奥冰球运动员使用冰橇比赛,视线比普通冰球运动员低,因此运动员席和受罚席需要替换为透明界墙。透明界墙采用了高密度聚乙烯板,既能保护运动员,又便于他们观察场上局势,随时做好上场准备。运动员席和受罚席都要改造,铺上一层冰面,方便坐着冰橇的运动员自由进出。由于冰橇对冰面形成的冲击更大,因此需要增加赛场冰面的厚度。
  来到国家体育馆,残奥运动员可以便捷地直达更衣室。残奥队伍的更衣室距离主馆冰场、训练场、维修点都很近,在更衣室换上冰橇后,即可直接滑入冰场。在更衣室区域,有轮椅假肢维修站点,每支参赛队伍都有专门的器械室。
  不仅是运动员,媒体记者和观众都能获得无障碍体验。国家体育馆新闻发布厅第一排设置为轮椅席,媒体工作间设置无障碍工位。场馆坐席区部分坐席被拆除,无障碍坐席区扩大,且都配套了陪护席位。这些举措把国家体育馆打造成了全方位的无障碍场馆。

贯彻可持续理念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后,冰球将成为国家体育馆长期发展的运动项目,世界顶级冰球赛事将被引进。国家体育馆计划举办各类冰球培训,宣传冰球文化,打造国内冰球产业发展的舞台,让更多人感受到冰球的魅力,让这里成为冰球爱好者的乐园。此外,改造后的国家体育馆冰面既可满足赛时需要,也可转换为花滑、短道速滑等项目的冰面,提高了冰场利用率。场馆还实现了冬季和夏季运动项目的“两栖”能力,冰场和夏季项目场地双向转换。未来,国家体育馆除开展群众冰雪活动、青少年冰雪活动以外,还将冰雪产业与文化、旅游、科技融合,搭建更加综合、立体的产业链。
  责编柏强 陶莽 王敬泽
场馆水线一丝不苟。
“相约北京”冰上测试活动在国家体育馆举行。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老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怎样表达真情呢?恰好在新作文论坛上看到李冰霖老师的“情感交流式”的习作指导模式,很受启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对福建省基层公路养护管理队伍的调研和当前智能化养护发展现状、需求的剖析,发现福建省基层公路养护队伍建设存在结构欠优、总量不足、机制不全的困境和挑战,提出提高人员素质、拓宽育人渠道、优化用人机制的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对策。
为充分利用水泥稳定碎石的铣刨料,实现经济合理、环境友好的目标,以某市政道路为例,通过筛分得到铣刨料的级配曲线,在铣刨料中分别掺加20%、30%、40%的10~20 mm新料,试配得到符合规范要求的级配曲线;分别掺加3%、4%、5%、6%、7%的水泥,在试验室内制作试件,以7 d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主要质量控制指标,选择合理的水泥掺量;铺筑试验段养生7 d后,分别做取芯及弯沉检测。检测结果证明,在水泥稳定铣刨料中掺加适量的新料,达到符合要求的级配曲线,再添加合理的水泥掺量,按规范施工,最终的施工质量完全可以达
为提高软土地区公路建设水平,分析了软土路基沉降计算理论和常用处治措施的特点,依托某二级公路项目桩号K15+752断面软土路基,利用PLAXI8.0软件分析软土路基在水泥搅拌桩加固前后的沉降变形规律,并分析了压实度和填土速率对路基沉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搅拌桩法能够明显改善软土地基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减小沉降变形,同时在路基施工期间可根据沉降监测数据来预测合适的压实度和填土速率。
现有公路在建设完成投入运营后,如若遭遇短时强降雨天气,或是路基范围受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容易发生路基边坡失稳现象,给公路的运营和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威胁。结合公路路基边坡加固工程实例,针对工程现场地质情况展开勘察;论述了传统加固施工方法的局限性,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模袋混凝土和拼接型螺旋钢桩的复合应用技术,可实现运营过程中不间断施工;介绍了施工加固方案和具体施工工艺流程,明确施工关键节点;对工程加固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可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公路路基加固工程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以某地区公路隧道施工为例,通过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采用CD法和三台阶七步法开挖隧道时的位移、塑性区及锚杆轴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采用CD法对隧道拱顶和拱腰的竖向位移影响较小,而采用三台阶七步法对隧道边墙的竖向位移影响较小;采用CD法时,拱顶、右拱腰、左边墙和右边墙处的锚杆轴力均小于采用三台阶七步法施工时,说明采用CD法时围岩的自稳性相对更好;采用三台阶七步法施工时左拱腰、右拱腰和右边墙的塑性区深度比采用CD法时分别增大了75.0%、70.6%和14.3%,说明相比于三台阶七步法施工,采
2021届高三学生已进入全面备战高考阶段,为检测全市高三学生的学习情况,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专家命题,举行了2021届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测后举办英语学科质量分析报告大会。研究者听取了质量分析报告,深入分析了学生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策略,寻找教学突破口,为全市高三英语教师针对性教学备战高考提供参考建议。
以京台高速平潭段苏澳高架桥移动模架现浇梁为项目背景,梳理和总结了移动模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分别从移动模架预压、模板施工错台控制、现浇梁混凝土质量控制、安全管控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及防范要点,可为后续移动模架现浇梁施工提供参考。
2021年的主题预计是“从COVID-19中解放出来”。因此,人们预计,在COVID-19之前停滞不前的旅游文化将重新焕发活力。自从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出现以来,穿着漂亮的衣服,边旅行边拍照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但是,如果把衣服放在一个小的行李架上,长时间旅行,行李架内的行李之间会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很容易起皱。我开始这个项目的想法是如何把像这次旅行中的消极经历变成积极的。
文/周静远指导老师:苏旬艳守奇奇的玩偶小虎不见了,他着急地四处寻找。突然,一阵吉他声吸引了他,他发现玩偶小虎竟然变成了真正的老虎,正随着美妙的音乐跳着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