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大肠杆菌O157:H7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来源 :华北农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ltt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建立快速、特异的分离鉴定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大肠杆菌O157:H7菌体抗原和鞭毛抗原的基因序列(rfbE和fliC基因)设计2对特异引物,分别建立针对rfbE fliC基因的单一PCR方法;通过优化扩增条件,进一步建立可用于动物粪便检测的大肠杆菌多重PCR方法,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试验,同时还初步应用到临床样品的检测中.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同时扩增出rfbE基因(327 bp)和fliC基因( 247 bp)的特异性片段,特异性结果显示其他非大肠杆菌O157:H7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细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02cfu/mL.通过试验初步建立了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为从动物粪便中分离鉴定大肠杆菌O157:H7提供了一种简单、灵敏的试验方法,可用于临床动物携带大肠杆菌O157:H7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其他文献
采用Trizol试剂提取副溶血弧菌感染的九孔鲍血细胞的总RNA,经Oligotex纯化得到mRNA.根据SMART技术原理合成双链cDNA.双链cDNA采用双链特异核酸酶进行cDNA的均一化,构建成九孔
探索了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毛云芝菌产漆酶的情况,发现该菌漆酶属于组成型漆酶,其酶活力高,产酶周期短,酶的合成与菌体生长没有明显相关性;以漆酶的酶活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为研究驼乳对体力疲劳的延缓作用,将驼乳分为3组,分别以0.5、1、2mL/d的剂量灌胃小鼠,并以0.9%生理盐水(1mL/d)为对照组。30d后记录小鼠爬杆和负重游泳时间,并用试剂盒测定全
起搏细胞自律性的发生和调节与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流、电压依赖性Ca2+电流、电压依赖性Na+电流、电压依赖性K+电流、乙酰胆碱依赖性K+电流和ATP依赖性K+电流、Na+-Ca2+交换电
由于大跨径上承式拱桥在拱座处将产生巨大的水平推力,导致地基变形,而溶崩角砾岩岩质较软,对工程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以大宁河特大桥桥址处溶崩角砾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试验与理论研究,得到溶崩角砾岩抗压特性并提出溶崩角砾岩的流变力学模型,并将建立的流变力学模型所得的研究成果与试验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流变力学模型进行验证。本文研究成果为对我国建设中最长的上承式钢管拱桥———巫山大宁河大桥
1案例简介1.1简要案情某男,41岁。2010年2月4日自莫桑比克返乡探亲,2月16日夜因出现大汗畏寒症状就医;2月18日中午,体温40.6度;2月19日17时,出现抽搐、呕吐、昏迷,抢救无效于
贵农22是由簇毛麦、硬粒小麦以及普通小麦杂交选育而成的普通小麦品种,其对我国目前所有已知条锈菌生理小种均表现高度抗病。为了明确其抗条锈性遗传基础,并对抗条锈基因进行
以可溶性角蛋白为诱导底物,采用综合CS/CZ比值、活力大小与脱毛效果的集成定向诱导选育技术,从制革污水样品中,筛选到脱毛效率高的角蛋白酶野生菌株.应用菌落形态特征、部分
目的 比较周围神经标准端-侧缝合方式与其他变体在修复效果上的差异.方法 SD大鼠126只,随机分为7组,将右侧肌皮神经切断,以同侧尺神经作为供体神经,按照端-端缝合组(end-to-e
目的 探讨肌动蛋白交联蛋白(Fasc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ascin与VEGF在92例肾细胞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