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与一位女作家的文学版图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_pacif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集《在香港》(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7月版)是周洁茹有关人生阅历和文学创作的一种深度思考,内容真实、沉重。与其在现实中去了解周洁茹本人,倒不如在作品中去阅读她,因为现实中安静,带有一丝神秘感的周洁茹似乎与文学的复杂、模糊没有必然的关系。有时候,甚至我会觉得,作品中的她才是最真实、最有趣味的。《在香港》如同书信、留言、电话等媒介,连接了最真实的周洁茹。


  读这本散文集时,我仿佛置身于人生的记忆河流之中,清扬的和风、荡漾的涟漪以及明媚而刺眼的阳光,伴随着这一切平静而清澈的事物,一直向过去的某个时空漫游。周洁茹以渴望信赖的心声呼唤着交流,渴望获得内心深处困惑的纾解,以及某种不确定性的重新定义。这一些相互牵扯的矛盾都在一篇篇看似平静的文章内部深度纠葛着,这种纠葛的局面恰恰凸显出了周洁茹创作的整体风格。其中弥漫着追忆、困惑、质疑、彷徨,在复杂的情绪背景下,周洁茹并没有一味地沉湎于消极性的情感体验中,她似乎无形中在尝试给这一切一个相对清晰的答案,如同她一贯的写作风格,以某种“最坏的打算”来勇敢地结束或理解一切,这时候的周洁茹又是十分坚定和勇敢的。所以,《在香港》本质上更像是特定时空中,作者对自我、对他人进行消解的庞杂矩阵,在这里,我们每个人似乎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也似乎都能被感染上困惑、质疑与彷徨,然后又被周洁茹莫名其妙地一起消解掉,这其中似乎是一种看似简单的文学体验或玩味,但又难以让人轻易地释怀。我想,周洁茹所曾有的遭遇、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所渴慕的未来,都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与其说“我在做什么”不如说“你在做什么”“我们都在做什么”,这一种充满哲学意味的灵魂拷问,只不过换了一种手段、一种策略,更形象、更个人,也更深刻地被周洁茹诉说着。
  在周洁茹的一系列作品中,我似乎隐约感知到了她生命脉搏的细微跳动,征候轻微,难以察觉,却令人印象深刻。不对,这似乎仍旧无法清晰地描绘出她给人造成的某种复杂而单纯的体验,我想,周洁茹创作的意义或许就在这种微妙之间、难以定义的生命体验的创痛感。如果在阅读《小妖的网》《吕贝卡与葛蕾丝》等其他作品,里面的文字可以预见这种微妙的创痛的体验,但我仍然会很乐观地相信,那时的周洁茹浑身充满着少女的新鲜气息,她对失落、复杂、纠葛虽有体验,却并未深深地坠入“网”中。那时候的周洁茹,真的如同一个小妖精,心思五花八门,神经敏感尖锐,富有挑战激情,那时候的“生活”虽然纵横交错,却是一张困宥不住她充满好奇的“网”。此时此刻,我不由得想起北岛著名的短诗《生活》。是啊,生活的确是一张网!
  在作品中,曾经的周洁茹如同精灵一样,能够轻易地穿越网中的间隙而来去自如。然而,在《在香港》里,我却隐隐地为她感到某种担忧。“担忧”恐怕不只是发生在书的文本里,恐怕也发生在周洁茹的人生体验中。我也因此而体味到清晰可见的担忧,这种清晰度越来越高的担忧,或许超越了周洁茹的内心,已经成为某种人类生存的致命核心。过去的多少时刻,我们似乎太轻视了这个核心,今天它突然冒了出来,就像肆虐人间的新冠病毒一样,隐藏在我们的心里,弥漫在人与人之间。周洁茹清晰地感觉到了这种担忧的致命威胁,它就像一把明晃晃的匕首径直架在颈动脉,随时有刺入的危险。面对这种生命体验的困境,周洁茹略微矫正了人生的姿态,不再像往常那样轻松而高冷地翘着二郎腿,带着硕大的墨镜,身着单色的黑色裙装,企图掩饰或者超越随时来自四面八方各个角落的危险——或许,她变得更加地“傲慢”和“高冷”,也说不定——她有时候真的坚强或固执的如同一副雕像,没有表情,没有涂装,只有雕像本身而已……而此时此刻,她一贯的姿态或许已经有所松动,手指隐约地在轻微颤抖,她在尝试摘掉墨镜,以真实可见的表情,以及面对阳光开始晃动的眼神认真审视这个世界。


  从写作的角度来讲,这本书很大部分地延续了周洁茹创作的个人特征,甚至可以这么说,周洁茹的散文可以当小说看,小说也可以当散文看。如果说,决定一个作家写作特征的根本因素在于作家观照世界的方式,那么周洁茹观照世界的方式对于她写作的影响,某种意义上超越了文体对于写作的某种天生的影响力,这种主观因素对于写作的影响似乎普遍存在于女性作家的创作中,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个性鲜明的作品。周洁茹自不例外,在她的一系列作品中,隐约可见有关叙事的某种模式,我称之为周洁茹的叙事魔咒。在写作中,周洁茹如同一位年纪轻轻、道行高深的法师,随心所欲地嘀咕着咒语,将自己连同相互关联的人物予以施法,统统网罗其中,任其摆布。或许由于过于理智或过于投入,忘乎所以,施加的魔力不仅对那些旁观者、敌对者、陌生者发生效力,而且不幸地将自己网入其中,以致作为善于施咒的法师,在喧闹的当代都市里,演绎出一出出似有若无的人生戏剧。虽然道行高深,技法娴熟,甚至带有某种炫弄的孤傲感,但施法者作为年轻的女子,并未带有邪恶之念,城府也不够深,甚至称不上有城府,因此遭遇魔咒作用的自身和他者,均受到了某种适可而止的影响,这种影响类似短暂的歧路,沿途的波折,失落的间歇。但在我看来,这种轻微曲折的叙事,由于主观的超然能力使然,在波及旁人的同时,不幸也给自身带来言说不清的悲苦,这或许是一种当代女性写作的悲剧情节,这种轻微的沉重感却如同一滴水银,无声而沉重地恰好击中人们内心最脆弱的那个点。我想,因此而带来的某种悲剧般的复杂体验是需要重新去审视。
  这或许是一个很有力的文学式撞击,时至今日的周洁茹隐约触摸到了这个撞击的着力点。通过对比她之前的创作与这本散文集,就会隐约发现周洁茹式的写作模式开始呈现出一个清晰的临界点,我觉得这是十分幸运的一件事,也是十分危险的一件事,周洁茹对于某个点的撞击所带来的全部震颤似乎体验得尤为深刻。她在《在香港》反复不停地言说自我写作的恐慌感便是最有力的证据。对于一位作家而言,写作意味着什么,写作不意味着什么,恐怕是个深奥难解的问题,正如亲情、友情、爱情一样,以往的言说、当前的言说以及未来的言说,到底哪一种言说方式更贴合真相、更取悦于自己的内心,恐怕难以寻找到妥切的答案。周洁茹一遍一遍地自我反省,一次一次地发生灵魂出窍的诡异,我从中深深觉察到了她的某種有关“为什么”的艰难困境。她在坚守原初的自己,又在坚守中扪心自问,或许,这正是她的深刻之处,她为自己何以要写作,何以能继续存在下去,迫切需要一种无声的抚慰。   周洁茹的写作还彰显出鲜明的文学地理学特征,其一系列作品构建起属于她自己的文学版图。她出生于江苏常州,继而游走于国外、定居香港,其间穿梭于众多地理空间,这种有关地理空间的独特感受对周洁茹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尽管她将这种地理空间的敏锐感受完好地与各色人物进行了嫁接,地理空间因此被蒙上浓郁的人间世俗气息。空间与自我、与他者从而构成难以辩解的双重存在与矛盾,这在不少作家中都有所表现,直接让我想到朱天心的《古都》,安部公房的《燃烧的地图》,甚至想到了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等。虽然这些作家所处的文学时代与所要表达的文学思想有所不同,但贯穿其中的均是对于地理空间的某种人间情感体验的敏锐反应。其中有离而复归、自我迷失、彷徨忧虑等等。与人间情感的反复无常相比,地理空间的审美功能似乎极为稳定,如同罗盘一般,而人类永远无法超脱磁场的范畴,如同罗盘之上的匙形转针,在自我有限的规律中疯狂摇摆。朱天心某种程度上是妥协了,一种类似于原始失忆性质的精神妥协,所以她很耐心地游走于“古都”之中,似乎并不刻意留恋其中积淀的复杂与沉重的历史因素,某种程度上,她甚至是带有一点当代人的轻松性质,尽管这种轻松同样耐人寻味。


  周洁茹的文学版图同样呈现出复杂的人间情感,她关于地理空间的书写,某种意义上,开拓了文学地理书写的新境地。大致可以概括出以下两方面的特征:一是文学地图的本土书写。梳理周洁茹的文学书写地图就会发现,她在一系列作品中没有采取极端的书写策略,虽然有出发也有复归,但她笔下的文学地图似乎永远是完整的世界性构图,从常州到纽约到香港,构成完整的地理空间,这自然是时代的不同,亦是当代作家的时代体验。我认为,周洁茹作品中透露出的空间的本土性,彰显了她的一种传统而又时尚、宏大而又精致的空间书写的审美力,这是十分值得留意的一个整体性的特征;二是文学地图与文学叙述的双重叠构。与其说周洁茹善于从事文学的虚构叙事,倒不如说她善于这种双重的叠构。某种意义上,文学地图成为她叙事的庞大背景,如同绘画,周洁茹首先要做到是选定叙事的背景,然后在上面进行自我有意的构图,或许最让她留恋的是地理空间的转变带给她的心理与情感的悸动,而这种悸动却被她联想到了各色人物、事件,并被冠之以人间的七情六欲。在周洁茹的文学版图里游走,是一种奇妙而复杂的体验,如同置身于她所精心建构的一座别具一格的都市空间,一边游走,一边发现,一边重新认识着周洁茹。当走完一条街道,拐进一个路口,站在《在香港》的路标之前,我不得不停下脚步,怀着好奇而畏怯的心理郑重地凝视着静默的路标,继而开始游走。之所以好奇,是因为看到了周洁茹再次出发,再次投入属于她自己的都市创造。之所以畏怯,是我隐约感知到她某种蜕变的力量。如同一位建筑大师,周洁茹将目光投向自己的都市内部,仔细审视每一处风景、每一处设计,重新回忆每一处厅堂登记簿上的每一位游客的名字……直至这时,周洁茹所建构的文学空间似乎已经带有了某种独特的历史感。或许,正是这种历史感将她置于写作的两难境地,她在重游故地的同时又充满着出发的渴望和恐惧,对于这种复杂的体味我不想多说什么了。其实,我已经说了很多了。或许我想表达的是,周洁茹的文学道路越来越明晰了,她不需要改变什么,只需要勇敢地繼续前行。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历史文化散文集《青花帝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江西籍作家江子在耗时多年的史料阅读和走访实地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这部作品书写了江西景德镇瓷行业的陈年旧事,通过翔实的史料阅读和现场考察以及合理想象,写出了瓷行业的艰辛与荣辱,写出了瓷都与瓷匠、瓷都与爱瓷者、瓷都与庙堂、瓷都与江湖之间的史事,写出了作者对青花瓷的热爱与对瓷行业的敬重。  一部青花史展现的不只是青花,其中有瓷匠们的反抗与忍辱负重,有
上海市普陀区中小学信息化在该市属于中上水平,电子教室等电化教育设备已经相当普及。2005年,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移动办公水平,实现课堂内外师生交流及时化,普陀区教育局一次性购买联想S620笔记本2000台,初步构建无线校园网络。普陀区是如何做到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探索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创新之路的,该区教育局分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副局长范以纲欣然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记 者:我们都说素质
赵瑜、胡世全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革命百里洲》(以下简称《革命》)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并榮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同年获得了徐迟报告文学奖。该书以28万多字的长篇巨幅,书写长江百里洲农村国共革命运动的风云变幻,从清朝末年到中国共产党完成土改,是这个长江孤洲有史以来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具有的代表性一页。在这片富庶美丽的大江孤洲上,上演了上世纪国共斗争的血雨腥风,展
我与乐译认识已近二十载,虽然不时看到他发表的时事、文化评论,他的每本学术著作出版后都会寄来,但我迄今尚未较为系统地阅读过包括小说、游记、散文、访谈等在内的他的其他文体的写作,直到这一本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沉甸甸的随笔小说集《拒绝在沉默中遗忘》摆在书桌面前。欧阳修所言“遇人浑浑,不见圭角”,用在生活中的乐译身上大概极为贴切;但在这部随笔小说集中,我看见了另外一位积极介入现实、冷眼审视时代、深刻洞察人性
对于以Word电子文档提交的作業,最让教师们头疼的就是抄袭问题。教师应以何种形式向学生发布Word格式的作业,如何鉴别学生有无“抄袭”行为呢?  在进行操作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文档的“属性”参数。用鼠标右击未被打开的Word文档图标,选择“属性→摘要→高级”命令,在“来源”处可见“作者”(文档原作者姓名)、“最后一次保存者”(文档最后修改者姓名)两项。两者均为由Word自动取自用户设置的“用户信
李贺的诗有着让人无法忽视的魅力——相比人短促的个体生命,诗的艺术生命显得格外悠长。早逝的天才身后不算寂寞,仍有同属诗坛挺秀的“小李杜”为其集作序、为其人作传——杜牧《李贺集序》中指出“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李商隐《李贺小传》也说李贺“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不难想见时人公认韩愈为李贺之“伯乐”。  李贺生活在中唐,唐德宗贞元初到唐宪宗元和时期,若按《唐国史补》的勾勒,算是从“贞元之风尚荡”走向“元
《亲爱的安德烈》是当代作家龙应台和其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结集,该书是龙应台做母亲以来完成的“人生三书”之一,继《孩子你慢慢来》,完整地展现了龙应台从幼年孩童的母亲到成年儿子的母亲,形象的建构与转变。  龙应台是从台湾偏僻落后的渔村走出来的,大学之后,美国留学8年,在大学任教期间关注社会时政,笔耕不辍,后来出任台湾市政府文化部长,在这个平台上,更是放眼世界,纵横海内。孩子在德国出生,从小接受中西文化的
在去法国东方语言与文化研究院的路上,司机指着塞纳河边的一些绿铁皮箱子说,这里边都是旧书,现在时间还早,要到十点以后才开。啊,这就是塞纳河边的旧书摊!只见这些铁皮箱子密密麻麻地排列着,足有几百米,很是壮观。司机说,对于这些卖旧书的人,政府是不收税的,但是要保证经常开放,如果长时间不开,政府就会收回这些铁皮箱,转给新的申请人。  以前,只是听说过塞纳河边的旧书摊,很是向往,没想到就在眼前,真想立即下车
1799年12月14日深夜,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在自己心爱的弗农山庄溘然长辞。哀讯传来,举国悲痛,美国有四百多个城镇和村落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在诸多悼文中,流传最广的当属亨利·李(Henry Lee)的悼词。他盛赞华盛顿是“战乱之时第一人,承平之世第一人,国人心中第一人”,简洁、精准、文雅地概括了华盛顿的三大历史功绩:领导北美殖民地独立,缔造美利坚共和国
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育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组织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教学人员考试(初级)”。微软Office软件包(以下简称Office,包括Word、PowerPoint和Excel等)作为一套基础的信息技术工具,将其规范和高效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已经和必将成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初级、中、高级能力培训与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