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棒技术的序贯矫形治疗伴有B型冠状面失衡的退变性脊柱侧凸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卫星棒技术的序贯矫形在伴有B型冠状面失衡的退变性脊柱侧凸(DS)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序贯矫形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于南京鼓楼医院应用序贯矫形技术行手术治疗的21例伴有B型冠状面失衡的D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4例,女17例,平均年龄(63±8)岁。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主弯Cobb角、冠状面平衡(C7PL-CSVL)、最大后凸Cobb角(GK)和矢状面平衡(SVA)等影像学参数。患者术前及每次随访时均填写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问卷(SRS-22)以评估生活质量。手术前后比较分析应用配对t检验。

结果

本组平均随访(20±8)个月。主弯侧凸Cobb角由术前52°±12°改善至术后19°±7°(t=13.886,P<0.01),末次随访时为19°±8°,未见明显矫正丢失(t=1.101,P=0.284)。术前C7PL-CSVL为(46±11)mm,术后减至(12±7)mm(t=19.718,P<0.01),末次随访时为(12±7)mm,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3,P=0.179)。术后GK及SVA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随访时未见明显矫正丢失。末次随访时20例(95.2%)患者冠状面平衡类型改善至A型,1例(4.8%)仍为B型。末次随访时SRS-22量表疼痛及自我形象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06、3.104,均P<0.01)。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相关并发症。

结论

对伴有B型冠状面失衡的DS患者应用基于卫星棒技术的序贯矫形可明显改善患者外观畸形和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冠状面失衡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odic改变对于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术后椎间融合效果和融合器沉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放置单枚高分子聚醚醚酮(PEEK)融合器行单节段TLIF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MRI影像放置融合器节段是否存在Modic改变,将患者分为Modic改变组和无Modic改变组,于X线片上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行TLIF节段的椎间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在门静脉高压并发顽固性腹水及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因门静脉高压行TIPS个体化治疗的47例患者临床资料,男26例、女21例,年龄23~75(52±14)岁。采用Viabahn支架控制分流道直径并依据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制定个体化的TIPS术后P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300例高血压前期患者作观察组,健康人28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率减速力(DC)以及心率变异性(HRV)、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和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超过50 ms心搏百分比(pNN50)水平,同时探讨DC与HRV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高血压前期的发生可能同自主神经功能障
目的评估新型全覆膜内照射支架用于治疗中晚期食管和贲门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9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食管内照射支架置入术治疗中晚期食管或贲门癌的122例病例资料。按支架类型分为新型支架组[59例,男45例、女14例,平均年龄(73±10)岁]和普通支架组[63例,男51例、女12例,平均年龄(72±9)岁]。两组间各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期刊
目的探讨体外膜氧合(ECMO)救治儿童急性爆发性心肌炎(AF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ECMO治疗AFM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ECMO撤机后48 h是否存活分为ECMO撤机成功组(9例)与ECMO撤机失败组(3例)。分析影响ECMO撤机成功的相关因素,总结撤机成功患儿ECMO救治前后临床与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
放射性粒子植入已经成为实体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提高植入精准度、增强剂量学控制、增加放射敏感性是今后放射性粒子治疗科研发展的主要方向。加强放射性粒子治疗技术人员的规范化培训是粒子领域将来的重要工作。
本文报道2例采用颅外三叉神经非半月节射频联合125I粒子植入技术治疗颌面部肿瘤晚期疼痛病例。
本文报道一例巨大颅骨血管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
目的探讨磁共振(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扩散成像和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2015年10月至2019年2月期间诊治的49例单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MR图像进行回顾分析。测量扩散图像病灶最大层面高信号梗死面积(SD)以及相应层面异常灌注面积(SCBF)。以SCBF>SD表示存在缺血半暗带(IP),将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