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新篇》与洋务思想的文化学比较

来源 :史学集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zon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近来,陆续有人将《资政新篇》与洋务运动加以比较,指出两者之间在欢迎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上的同一性,从而认为《资政新篇》与洋务运动“确实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联系和若干共同之处”。这种尝试,看到了历史上敌对阵营之间存在着一致的东西,给人以启发,但仅此还不够,我们既应看到《资政新篇》与洋务运动的联系和共同之处,也
其他文献
渤海国与日本首次通聘,始于渤海武王仁安八年(公元728年)秋季九月,高斋德当时为渤海国的首领。他奉命与正使高仁、随员德周、舍那娄等二十四人首次前往日本。泛海途中,因遭大风,
中国历史骨架的再现──评《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张仁善河南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1994年4月出版。以下提到该书书名,用《演变》代替)是国内社会史园地上产出
【正】 孙忘山(宝瑄)曰:“凡大英雄出任天下事,必备六体,何谓六体?一曰脚跟,二曰肩膀,三曰面孔,四曰手段,五曰眼力,六曰肚量。缺一不可”(《忘山庐日记》下,1031页)。 予按:
孔子是我国的文化巨人。他的思想曾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多种渠道传播到中央王朝周邻的民族地方政权和外国,对于它们的政权建设、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宋代孔子
【正】 《紫禁城》第廿九期彭长卿之《太监寇连才》与赵蕙蓉之《荣禄其人》两文同载,使人觉寇职位卑微而心地光明,深明大义,迫于内忧外患,国势倾危,不惜以一身匡主殉国,故梁
评《洪武皇帝大传》古朴陈梧桐同志是研究元末农民大起义和朱元璋问题的专家。仅就有关朱元璋的问题,先后已发表二十余篇系列学术论文,近来又出版了《朱元璋研究》论文集,在史学
【正】 最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元代探马赤军进行了广泛地探讨和研究,其中有的问题已基本弄清,有的问题还处于探索之中。如探马赤军的部族构成、五部探马赤军统帅的出身事迹等
毛泽东建国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重大突破──评《毛泽东的建国方略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宝成关读罢青年学者王占阳的新著《毛泽东的建国方略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