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片镜检法在真菌性角膜溃疡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ta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刮片镜检在真菌性角膜溃疡诊断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行角膜刮片镜检,眼部局麻后,用刀片刮取适量溃疡边缘和基底组织,制成玻片后直接于显微镜下观察,实验室检查发现真菌和菌丝即可确诊.结果 22例拟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角膜刮片镜检阳性者占72.73%.结论 角膜刮片镜检法是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快速、有效的方法,适于临床广泛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行根治术治疗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06例行根治术治疗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12个可能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特征性临床病理因素,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906例患者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9.8%、75.4%和7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理类型、病变长度、淋巴结转移数、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周围器官受侵情况与行根治手
患者女,38岁.6年前双侧大阴唇出现红斑、丘疹,偶痒,逐渐融合成斑块,表面糜烂、破溃,渐延及会阴、肛周.半年前右下颌出现直径约为1.5 cm皮下结节,表面皮肤正常,质硬,有酸胀感,渐增大,4个月前左颏部出现直径约0.5 cm皮下硬结.自觉眼干、口干20年余.实验室检查血ANA 1∶320颗粒型,SSA抗体阳性.唇腺病理活检:小唾液腺组织内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右下颌肿块穿刺,见肿瘤细胞.右大阴唇皮损病
目的 探讨螺旋水刀在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所实施的97例螺旋水刀解剖性肝切除病人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7例手术中有89例不需阻断肝门,断肝时间为15~45 min,断面处理时间为8~20 min,出血量在150~1200 ml之间(<800 ml 93例,>800 ml 4例);术中视野清晰,肝内管道系统暴露充分,未发生管道
目的 探讨水疗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400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水疗组与对照组各200例,对水疗组新生儿于出生后24 h~30 d连续水疗,1次/d,15min/次.对照组单纯沐浴,于生后24 h及第5,10,30天比较2组新生儿的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指数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结果 水疗组新生儿胎便初排时间,胎粪转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0.01);生后第5,10,30天黄疸
目的 探讨黄芪在树突状细胞(DC)水平对过敏性哮喘TH/TH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rhGM-CSF和rhIL-4诱导培养外周血来源的DC并予鉴定,ELISA法检测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12、IL-10以及与自身T细胞反应后,RT-PCR检测T-bet和GATA-3 mRN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分泌的胞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结果 哮喘患儿外周血DC分泌IL-10高于对照组(P
目的 观察7.5%高渗盐水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诊手术后液体平衡的影响.方法 42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诊手术患者,术毕进入外科ICU后,实验组(n=21)输注7.5%高渗盐水(4 ml/kg体重)后续平衡液;对照组(n=21)仪输半衡液.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量、尿量、液体平衡、体莺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手术日的输液量减少(P<0.05);手术日和术后第1天的尿量较多(
目的 评价带锁髓内针治疗大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1999年8月至2008年4月,我院收治46例患儿的47侧股骨干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针治疗,男33例,女13例.平均受伤年龄11岁9个月(8岁9个月~14岁).结果 所有骨折治疗后均获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和延迟愈合.患侧肢体平均过度生长4.6 mm(-6 mm至14.7 mm),其中3例超过10 mm.没有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例.术后平均13个月取
目的 分析皮肌炎(DM)、多发件肌炎(PM)合并间质性肺病(ILD)患者的胸部X线、胸部高分辨CT(HRCT)及肺功能等肺部表现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期间收住院的33例DM/PM合并ILD除外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ILD患者经胸部X线及HRCT证实.根据临床-影像学特点并结合血气分析、肺功能测定,参照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