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结核性椎旁脓肿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ey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脊柱结核并寒性脓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116例。对经超声检查并经临床诊治及引流物细菌培养证实的脊椎结核及椎旁脓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椎结核116例,结合病理合并椎旁脓肿81例。临床结果表明超声显示椎旁脓肿外形不一,可呈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边界常显示不清,脓腔壁厚,早期可呈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病程较长者,内部渐呈液性暗区,其间散在细小光点或强光斑及索条状强回声,回声杂乱。诊断准确率达96.30%(78/81),误诊3例。结论:超声可显示病灶的大小和形态,并能准确地提示病灶的部位,与皮肤表面的距离,走行及与邻近腹部器官的关系及,对临床诊断和选择手术切口、穿刺引流切口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脊柱结核;寒性脓肿;超声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09-02
  近年来,由于耐药性细菌的增加,使骨与关节结核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脊柱是骨及关节结核的好发部位,约占50%[1]。回顾我院自经超声诊断并经X片、CT,临床诊治及引流物细菌培养证实的112例脊柱结核病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16例,男66例,女46例,年龄9~67岁。经X片、临床诊治及引流物细菌培养证实59例为胸椎结核(52.68%),46例为腰椎结核(39.66%),11例为胸腰椎结核(0.95%),本组未见颈椎及骶尾椎结核。54例原发肺部结核,有16例合并有结核性胸腔积液,腰椎结核合并有寒性脓肿者81例(69.83%),脓肿发生部位:双侧14例,单侧44例。寒性脓肿术前超声为诊断符合率96.30%(73/81),误诊3例,2例对病变定性错误,一例对病变定位错误。
  1.2 仪器与方法:采用ViVide—7、iu22,Toshiba PV-6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日立EUB-40超声显像仪,工作频率3.0~5.0MHZ。患者取俯卧位、侧卧位、仰卧位,自上而下依次探查脊柱、椎旁、腰大肌、髂窝、下腹部等处。
  2 结果
  2.1 椎体声像特征:病变椎体出现程度不同的破坏性表现,椎体前缘塌陷,形成向后的凹陷,高度变小。椎体皮质变薄,边缘毛糙,失去正常的平整、光滑。椎体破坏,椎间盘回声消失呈无回声,病变椎体的椎间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狭窄。
  2.2 脓肿声像图特征:脓肿位于腰大肌鞘内,外形不一,可呈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边界常显示不清,脓腔壁厚,内部回声依病程阶段有所不同。早期可呈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病程较长者,内部渐呈液性暗区(图1),其间散在细小光点或强光斑及索条状强回声,回声杂乱(图2)。变换体位或探头加压可见光点和光斑缓慢移动感。脓肿大小不等,本组最大一例约19×13cm,最小一例约5×3cm。
  圖 1 椎旁脓肿声像图
  右下腹腰骶椎旁香蕉形无回声区
  图 2 椎旁脓肿声像图
  腰脊椎旁右侧长轴纵段扫查腰椎旁
  显示梭形无回声区,其内显示条状强回声。
  3 讨论
  骨与关节结核的诊断临床以往主要依靠临床表现、X线拍片及血沉等来确定。脊柱结核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结核中毒症状,表现为腰背痛伴有午后低热、盗汗、乏力、纳差、下肢疼痛、麻木等,合并寒性脓肿者就诊时主诉腰背部肿物。查体局部深部压痛,拾物试验阳性、脊柱后凸畸形。结核病程发展缓慢,早期X线拍片常无特异性,中晚期 X线检查可有阳性体征,表现为腰推生理弧度改变,椎体边缘或中心有不同程度的密度不匀,边缘不齐,有空洞和死骨,椎体压缩变形,椎间隙狭窄或消失,腰大肌阴影增宽。超声正常骨骼的声像,由于骨组织的物理性质的限制,超声波的吸收衰减大,不能穿透,得不到完整的图像,其显像质量,不如其他软组织,但在病理情况下,骨皮质遭到破坏,骨皮质断裂或完全溶解消失,此时声衰减变小形成声窗声束易于通过,声像图能显示出骨的病变,及位于骨深层的组织结构。脊椎结核脓肿多发生在病变附近两侧,腰大肌脓肿因重力关系多形成椎旁脓肿,急性期病灶以渗出为主,脓肿迅速增大,脓腔张力加大,致使脓腔壁的薄弱处溃破,脓液可沿椎体两旁肌肉间隙,肋骨与椎体横突间隙在不同的部位形成不同形态的流注脓肿,有时与病灶相距甚远,导致漏诊或误诊。
  误诊原因分析:本组将一例左侧卵巢囊肿患者误诊为腹膜后脓肿,患者,女,28岁,腰骶部疼痛一年余,加重伴下肢麻木四月。超声波检查左侧髂窝部距皮肤表面8.0cm处显示4.3 X 5.1cm无回声区,边缘不规整。超声提示:左下腹囊性占位病变(腹膜后脓肿可能性大)。手术病理报告:①左侧卵巢囊肿;②(3、4腰椎)结核、腹膜后脓肿。超声误诊原因主要是腹膜后脓肿累及后腹膜,后腹膜的炎性渗出累及卵巢囊肿并同囊肿粘连,囊肿失去正常为近圆形,囊壁为光滑规整的形态,感染变性的囊肿与腹膜后脓肿重叠,粘连、移动性小,加只有腰椎结核的病史,以至提示卵巢囊肿。将一例误诊为右侧卵巢囊肿,患者34岁,下腹部持续性坠痛半年余近期加重,月经正常。妇科检查:子宫右侧可触及一约15×10 cm大小的团块,质软,活动度差 ,有触痛。超声检查:子宫未见异常声像图。右侧附件区显示一大小约16×13cm的囊性灶,形态尚规则,壁厚,不光滑,内透声欠佳,可见细小暗淡的光点回声,后壁及后方组织见增强效应。超声提示:右侧附件区囊性占位病变(考虑卵巢巧克力囊肿可能)。手术病理结果为:结核性脓肿。此病例误诊的主要原因是主观上没有考虑结核脓肿的鉴别诊断,没有详细询问病史。腰椎的结核脓肿,可在腰大肌的两侧间隙,或沿腰大肌流注到双髂窝,可误诊为腹部肿瘤,卵巢囊肿。脓肿与比邻的脏器形成瘘道,了解脓肿蔓延途径和其显现部位有助于判断病灶所在处。胸椎结核多表现为椎旁脓肿,腰椎结核多表现为腰大肌脓肿、髂窝及下腹壁等处脓肿。
  X线摄片能较好地显示椎体骨质病变情况,但对寒性脓肿的诊断敏感性却较低。超声可显示病灶的大小和形态,并能准确地提示病灶的部位,与皮肤表面的距离,走行及与邻近腹部器官的关系,对临床诊断和选择手术切口、穿刺引流切口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 .外科学 .第6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98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30例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均采用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与固定,随访时间12 ~ 3
【摘 要】目的:探究不典型化脓性骨髓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58例不典型化脓性骨髓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寒战、发烧、患病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中毒表现,我院对这些患者实行X线和CT诊断,现对58例患者的病情资料与诊断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58例患者的治疗方法来研究不典型化脓性骨髓炎的CT诊断价值。结果:根据病理进行检测知58例患者中有
期刊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应用调强放疗的远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鼻咽癌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调强放疗;同时选择同期收治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08-02  本文收集了行螺旋CT薄层扫描三维成像并经临床证实的18例脊柱外伤资料,并就其临床价值进行讨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5-63岁,平均35岁。骨折部位:胸椎骨折8例,腰椎骨折10例。单纯屈曲压缩性骨折10例,爆裂性骨折7例,撕脱性骨折1例,合并附件骨折5例,伴椎管狭窄者7例。 
期刊
目的:观察腰椎手术后静脉应用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的安全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因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在我院实施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的患者3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对症治疗方式,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2月~2014年5月经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复位
【摘 要】目的:对超声影像与肝活检病理对肝纤维化的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28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分别采用超声影像以及肝活检病理的方法进行检查,并且对两者对肝纤维化的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相对应的肝活检S3与超声检测S3达到了最高的诊断符合率,为93.98%,相对应的肝活检S1、S0与超声检测S1、S0达到了较高的诊断
期刊
目的 总结分析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 不同分为手术组35例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伴脊柱后凸畸形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方法]随访12例重度骨质疏松性骨折伴后凸畸形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椎体成形术的患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