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教育体系建设路径探究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j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人类不断受到来自生态环境的威胁,而生态教育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提出。提倡全民参与学习生态教育活动,是加强人民的生态意识、提升人民的生态素质的必要保证。在生态文明理念之下探究生态教育的内涵、意义以及发展路径,促进我国生态教育的迅速普及,是十分有效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 生态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56-02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再次提出的。虽然生态文明建设早已被提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生态意识匮乏、生态伦理观念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生态文明进程的因素。而加快落实开展生态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一、生态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生态教育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而将生态学思想、理念、原理、原则与方法融入现代全民性教育的生态学过程。生态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特别广泛。生态教育的教育对象为社会公众,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作为主要方法。进行全方位的生态教育,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生态教育氛围,让家庭成员接受生态教育的熏陶,在社会工作学习中自觉履行生态教育义务,养成必备的生态道德素质。有学者认为,生态教育是以生态哲学整体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心,凭借教育理论实践进而来提倡保护自然环境的教育模式,最后达到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
  生态教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第一,生态教育是提高生态意识、塑造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生态教育把生态学作为基础,传播生态文化知识、提高公众生态意识和素养,塑造了生态文明。生态意识的提高和生态文明的塑造,依赖于生态教育。生态教育是以生态学为依据,传播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态素养、塑造生态文明的教育。全方位巩固生态意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公众主动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全民建立优化教育体系,对全民进行生态教育。第二,生态教育状况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生态教育的目的是有效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规范人类行为,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引导人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深入学习生态环境知识和价值观。重视生态教育的国家环境良好,一些忽视生态教育,对环境危机放松警惕的国家引发各种环境灾难,导致环境恶化加剧。所以倘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生态教育是十分危险的。第三,生态教育可以为解决当代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资源。工业革命以来,科技水平突飞猛进,人口增长迅速。人类活动频发,程度加深,对大自然的干扰更是频频进行,导致环境破坏严重,已逐渐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二、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崭新的阶段,是在工业文明以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来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尤其是工业文明深度反思的有效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以及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理念、模式方法的巨大成就。
  采猎文明、 农耕文明、 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三个主要阶段,如今体现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普遍认为,生态文明是依据有序的生态发展环境,良好的生态运行机制、合理的生态发展意识,来使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它将人类的发展和生态系统整体的发展紧密结合,把人类与生态的相互作用作为目标,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进行。一直以来,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人类重视物质利益,这一观念长期主导着人类的思想。这种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忽视环境保护的行为,促使全球的生态危机加剧。
  三、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教育路径探析
  生态文明建设促使公众在价值觀念、思维方式、生产生活上产生全方位的改革,根据这一背景,生态教育需要一系列规划来提高公众的生态素养,把养成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的生产生活方式作为目标,努力推进社会文化向生态文明的演进进程,这是作为教育本身必备的特有的社会功能与所要担负的责任。所以,要提升生态文明,生态教育一定要积极施行。经过生态教育,令公众领悟到将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合理优化,是每一个公民所必须尽到的基本义务。
  (一)生态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1.全民教育原则
  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行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国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会使全球国家为之担负;某个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也必将由所有人来一起承担。因此,无论一个人处于什么位置,扮演什么社会角色,都应当积极接受生态教育,树立生态保护意识,让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山明水秀,鸟语花香。
  2.终身教育原则
  生态环境具有客观性,无论在什么阶段,人类的进化过程、生长过程、生产生活都依赖于生态环境,人类只有热爱自然,才能主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因此,对于生态教育的终身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让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得以提升,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赢,早日实现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相互协调,坚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3.分类教育原则
  首先将生态教育对不同年龄的人进行划分教育,让生态教育思想循序渐进地灌输到不同年龄的人的大脑中,从小树立保护生态这一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让生态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其次,对于不同文化层次的人进行区别教育。最后,针对农村和乡镇的不同地域采取多种的教育形式。
  (二)生态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
  1.学校生态教育
  第一,幼教阶段。在孩子接受幼教这一阶段,老师应当采用多种形式教学,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无限魅力,例如在室外活动时,不仅让孩子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好,还可以通过写生形式让孩子动手描绘出花草树木、鸟兽鱼虫。让他们在启蒙阶段就逐步养成热爱大自然的良好习惯。第二,在学校教育阶段。在教材中增添保护环境的有关篇章,让学生具体了解自然界的演进由来的基础知识,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多进行野外采风活动,不仅可以达到劳逸结合的目的,还能让走进大自然的学生体会大自然的风采,油然而生一种保护环境的欲望,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第三, 高等教育阶段。在步入大学这一阶段,应在课程中设置生态教育类课程,鼓励成立生态教育学习小组,让专家指引、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生态教育的模式有效运行。
  2.社会生态教育
  家庭生态教育,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是个体养成生态意识的良好环境。家长应当以身示范,从节约用水、随手关灯等生活小事做起,感染孩子形成生态思想。
  社会生态教育方面,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与环境保护相矛盾。要通过环境保护法,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加以惩治,达到警示约束的作用。在社区内,要加大环保宣传力度,例如借助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媒介。
  (三)生态教育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1.巩固生态立法
  生态教育波及范围广,具有复杂性,持久性。生态教育的基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在赏罚分明之中,不仅让企业、个人有动力去保护环境,而且也对不法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
  2.重视生态教育投资
  生态教育是全民教育,同时也是终身教育,涉及地域广泛,涵盖农村城市。因此,要加大对生态教育的资金投入,整合各级教育系统和城乡教育链。其次,对人才的培养更是迫在眉睫,要培养出一批生态素养高、专业知识强的人才,厚积薄发,对生态教育的顺利进行有催化的作用。
  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下,发展生态教育,指引人民建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养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活行为习惯,因此生态教育是最有效和最持久的生态保护手段。
  参考文献:
  [1]刘开淼,魏立志.关于高校生态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9(2).
  [2]苏宝梅.培养亲生态人口与和谐教育的使命[J].理论学刊,2005(6).
  [3] 洪世梅.建设生态型大学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7(3).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其他文献
千百年来,关于人性的问题人们一直在争论,并且得出很多不同的评断。有人支持说人性是善良的,也有人持相反态度,并且认为人性原本是邪恶的。读完了戈尔丁《蝇王》这部作品,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加强高校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实效性、文
期刊
5号线检修中心作为北京市地铁运营一分公司成立的第一个检修中心,自2007年成立至今一直承受较大的运输压力.为确保乘客安全、快捷、平稳的到达目的地,检修中心在车辆维修管理
期刊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经历了由改革开放前“统收统支、分级管理”的中央高度集权型体制到中央和地方分权型体制的嬗变,并在20世纪90年代后初步形成了“政府负担为主、多渠道
2016年3月15日,北京新机场旅客航站楼及综合航站楼(指廊)工程正式动工,负责项目的北京建工集团新机场工程项目总承包部建立一系列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标准和施工流程,确保
期刊
摘要:微信作为一种迅速流行的社交软件对于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各高校高度重视的工作领域,微信在各高校的迅速普及既彰显了微信的商业运作越发顺应市场规律,同时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从微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角度来说,有必要明确微信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只有明确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带来的真正挑战,才能据此提出相应的应对
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光通信领域具有深厚科研积淀和领先技术优势的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烽火通信”),以其承担的“高性
摘要:中学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指在中学政治课课堂教学中,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学生实际生活为载体,以观察、体验、感悟为主要途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问题化为学习的内容。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探讨了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现存问题以及对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最后论述了对现存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 生活化教学 现存问题
摘 要: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讲述了小丑制造犯罪事实,蝙蝠侠拯救哥谭人民于危难的故事。该电影讲述人性善恶的同时,也展现了刑法上的若干问题,如犯罪意图、程序正义、对精神病人犯罪的惩罚等。本文主要从以上三方面展开讨论该电影所蕴含的刑法观。  关键词:犯罪意图;程序正义;精神病人犯罪  中图分类号:D9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3-0191-01  作者简介:陈